拓展训练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及解决对策
2012-04-08王治国李晓婵
王治国,李晓婵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116023)
拓展训练中国化后,随着训练进程的不断深入,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也源源不断地暴露出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训练事故在逐年增多.训练事故的发生有其客观因素存在,如场地设置不合理、设备质量不合格等;除此之外,一些拓展公司在训练中无基地、无设备、无教练的“三无产品”也为事故的产生埋下了隐患;甚至有很多拓展教练在私下交流时都认为拓展训练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民间行为,在监督机制和管理模式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能清楚地界定问题[1].研究发现,拓展训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由拓展训练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所致,如拓展训练部分目标与项目设置之间的矛盾、拓展理念与教练能力之间的矛盾等,并且很多矛盾又是拓展公司单方面无法克服的,需要高层管理机构、拓展公司、参训团队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使矛盾逐渐得到缓解.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地解决,就有可能导致拓展训练的方向发生偏移,甚至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拓展训练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拓展训练部分目标与项目设置之间的矛盾分析
1.1 矛盾所在 拓展训练的目标之一是“挖掘潜能”.潜能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里被解释为“潜在的能力或能量”,“潜”字也充分说明了其能量巨大,因此“潜能”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说到“挖掘”,则说明潜能一般是深藏不露的,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其释放出来.但潜能的挖掘不能急于求成,教练在设置障碍时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学员要从较低的难度开始挑战,每完成一次突破后教练要增加难度系数;随着难度系数的逐步增加,学员的能量也在一点一点地被挖掘出来.所以,在拓展训练中,“挖掘潜能”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才能实现.但在现实训练中,却看到很多训练的项目数量设置过多,而且一般项目操作时间又相对较短,多数情况下只有90~120 min,从而使教练和学员只能频繁地奔波于各个项目之间,很难实现“挖掘潜能”的目标.
1.2 矛盾产生的原因 导致拓展训练部分目标与项目设置矛盾的原因之一是:参训团队中领导或者协调人对训练目标的理解有偏差.拓展训练的目标之一是“挖掘潜能”,它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员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2].而在实际训练中,很多参训团队对拓展目标的理解是:一次训练中,设置项目数量越多越好,很多学员认为项目数量设置得少自己会很吃亏.所以,一般的参训团队在前期训练流程的设计上会要求教练尽量多设置项目,但随之而来的是,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设置项目越多,则每个项目的实际操作时间就会越少,这就使得多数学员不能充分地实现“挖掘潜能”.
导致拓展目标与项目设置矛盾的原因之二是拓展项目的难度设置问题.有的训练难度设置偏低,即训练内容是学员轻易就能完成的,因此,根本谈不上“挖掘”;有的训练则难度设置过高,学员虽然很努力,但仍无法完成“挖掘”的目标;还有的训练由于时间被压缩得过于紧张,致使训练只能草草结束,“挖掘潜能”更是无从谈起.
1.3 缓解矛盾的指导原则
1.3.1 催化剂原则 在帮助学员实现此目标时教练的角色是“催化剂”.有的学员在训练时会受到“能力性局限信息”的限制,就会认为“我没有能力完成”[3].而“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教练激发学员努力去挖掘潜能,有了教练的“催化”,学员达成目标的行动就会更快些.这就要求教练不仅要积极引导学员努力地挖掘自身的潜能,而且还要运用适当的手段促使学员完成任务.
1.3.2 跳摘原理 教练在项目难度设置上要遵循管理学中的“跳摘原理”.该原理是针对人的跳跃潜能而定的,主要指拓展训练项目的难度设置要符合人的动机水平.当人的动机水平较高时,可适当增加难度;当动机水平明显不足时,要降低难度[4].例如,如果将一个小球悬挂过高,学员跳起来抓住小球的几率为零,他就会放弃努力,这样对其跳跃潜能的挖掘就起不到作用;反之,当小球悬挂过低,学员跳起来很容易抓住小球,其概率为百分之百,这对其潜能的挖掘同样起不到作用.而在现实的训练中,大家在做同一件事时所能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不同的,也没有任何公式可以计算出每个人在项目中所能承受的极限范畴[5].因此,教练员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学员的状态来设置障碍的难易,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不断地激发学员训练的潜能.这个过程也符合人格结构的3个层次,即学员只有发现了“本我”,才能找到“自我”,最后达到“超我”,从而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目的[6].
1.4 解决矛盾的对策
1.4.1 提高学员对拓展训练实质的认识 拓展公司要在正式训练开始前发放资料,使学员提前了解相关情况;并且,拓展公司还要提前跟参训团队的协调人进行沟通,使其清晰地了解拓展训练的实质.
1.4.2 在训练的“破冰”阶段进行专业性的讲解 “破冰”是训练的开始阶段,在“破冰”过程中,教练不仅要引导学员“打破状态”[7],更要专业地讲解拓展训练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以及拓展训练的实质,以便加深学员对拓展训练的认识,为实现学员的自我价值而做好铺垫.
2 拓展项目设计理念和教练实际能力的矛盾分析
2.1 矛盾所在 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刺激-反应”原理,人体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反应.在刺激强度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对人体施加刺激的强度越大,人体受刺激的强度就越深,所引起的反应也就越强烈[8];因此,学员的感受会越深刻,训练的收获也会更大.例如,在“挑战150”项目中,由于学员相互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上的分歧,还可能会出现激烈的摩擦或争执,甚至是对抗.这时,有经验、有能力的教练会很恰当地利用这个时机,通过“这个残局”对学员进行引导,很多时候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的教练由于能力所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无法控制局面,因此,很多教练就会想方设法削弱“刺激”强度,或者有意地避免深刻的刺激出现,这就与项目设计理念产生了矛盾.
2.2 矛盾产生的原因 导致项目设计理念和教练实际能力矛盾的原因,主要来自教练的主观因素.
1)部分教练缺乏进取心,非常满足于自己的训练效果,甚至自以为是,这种“膨胀”心理也会导致拓展训练能力停滞不前,甚至退步.
2)还有一部分教练缺乏责任心,在训练中为了方便自己而处处应付了事,能简则简,不愿意使项目操作过程“繁琐”和麻烦,甚至为了保护自己,有些缺乏责任心的教练在训练中往往扮演“老好人”的角色:即永远都是和蔼可亲,永远保持着“微笑模式”.“微笑模式”在拓展训练中是很多教练经常采用的模式,使用这种模式的教练一般在能力上偏弱,往往为了不暴露自己能力的欠缺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采用“微笑模式”的教练即使在训练中看到了学员的缺点,也从不提出异议或质疑.在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认为“微笑模式”的作用已经超过了训练本身,但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忘记了“拓展”卖的产品是“效果”,而不是“微笑”.这也是其能力缺失、不自信的一种体现,也正因为这些主观因素,使教练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3 缓解矛盾的指导原则 缓解该矛盾一般采用“放弃”原则.“放弃”是指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练不应该完全操控训练过程,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地调整训练手段去促成某种理想结果的出现,以保持训练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在实际进程中,很多拓展教练都在根据自己的意愿驱动着训练过程,使训练结果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而最优秀的教练却愿意服从、顺应这个过程,因为“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放弃”的目的只是希望这个充满着悬念的过程更加流畅.那些试图完全掌握、完全控制训练过程的教练,其实是剥夺了学员的自由,而学员正是需要这种自由来提高发现自己的能力,“放弃”恰恰是为训练效果铺平道路的过程.教练的真正作用就是通过这些真实的、连续的过程来引导学员进行思考和进步.
2.4 解决矛盾的对策
1)教练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观,同时深化对拓展训练的理解,育人先育己;只有自己真正地进步了、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员取得进步.
2)教练要在操作能力和分享技巧上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实践中检验以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3)拓展机构也要完善自己的培训体制,对教练采取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教练,使教练真正成为引导学员方向的舵手.
3 拓展训练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矛盾分析
3.1 矛盾所在 按照常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这2个目标似乎不应该存在矛盾.在我国,高校拓展训练目标主要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而按照现代五维健康观来看,体育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运动技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拓展训练教学一般都由该校的体育教学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9].如果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评价训练效果,一般要考察学生本次活动强度、运动负荷等因素,而拓展训练很多内容却几乎没有运动负荷和强度,如“盲人方阵”、“七巧板”等.因此,到目前为止,尽管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努力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分歧,如出版了很多“拓展训练”方面的教材和专著,但却很少能对“拓展教学评价”给出相对完整和系统的解读,也很难解决其矛盾.
3.2 矛盾产生的原因 导致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目标相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拓展训练的身份”问题,即拓展训练到底应该归属于体育教育类,还是划分到其他专业,如心理教育等.目前,各种划分的设想也各有利弊,如果把“拓展训练”划到“体育教育”中,它直接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其负荷小、运动强度低的问题,因为体育教育中首要的还是身体锻炼;如果将其划分到心理教育等课程中,又要解决上课场所、心理教师的户外知识、技能学习等问题.所以,拓展训练自引入高校将近10年的时间里,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却始终没有定论,其中的矛盾直到现在也仍然存在.
3.3 缓解矛盾的指导原则 高校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相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形式和内容上;而不同的是拓展训练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更为直接,其效果也更好.所以,在高校无论拓展训练与体育教育怎样融合,项目如何设计,都不能放弃拓展训练的实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4 解决矛盾的对策
1)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拓展训练要划分到“体育教育”中,就必须使其“体育化”,就是要尽快设计出既符合拓展训练,又符合体育发展目标的项目来,一方面要提高拓展训练的运动量和负荷强度,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教学质量.
2)如果拓展训练划到“体育教育”中,高校还要加大力度培训体育教师,尽快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户外专业知识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3)各高校还要加快其他学科与“体育教育”的结合,这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并促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4)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高校要成立专门的“拓展训练”部,培训拓展训练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授课,并不断地吸取体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教育的精华,使拓展训练更加完善.
4 高空项目“高风险”性与训练操作不专业性的矛盾分析
4.1 矛盾所在 拓展训练的高空项目设置有这样的特点:一般距离地面较高,约10 m,有的甚至更高,如攀岩、大坝下降,可达到几十米的高度,虽然有安全保护,但这类项目仍然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这种高风险的项目实践中,为了保证学员的人身安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拓展教练在操作时不仅应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而且还要具有专业能力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教练指导.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拓展教练在实际操作实施中,经常表现出很不专业,所以才导致了近年来高空项目事故的频频发生.
4.2 矛盾产生的原因
第一,高空设施设计上存在缺陷.从国外的高空项目设置来看,在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上都会设置一张绳网.对于“冲坠类”的高空项目,如“空中抓杠”,若训练中出现高空坠落现象时,绳网会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笔者在国内从事拓展训练工作10余年,亲历的场地有100余家,却没有发现有这样的绳网来防护.调查发现,有很多从业者过分地相信器材设施和绳索的防护作用,认为有了这些专业的设备做保证,“高空坠落”的现象就可以杜绝.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拓展训练事故不断地在训练场上出现,如“空中抓杠”的“单杠”在训练中坠落,“合力过桥”的“桥”也在训练中脱落等等,并且都给学员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些例子足以说明,目前我国在很多高空项目设计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第二,国内教练缺乏专业资质.目前,国内的教练在拓展机构从业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教练是按天取酬的,为了多挣钱,多数拓展教练不会固定在某个拓展机构做专职;拓展机构也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不会专门聘请专职教练来“坐班”,因此,造成拓展教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很大.并且,目前多数拓展教练都没有经过权威机构专门的培训和认证,所以,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的操作习惯,专业能力也参差不齐.从全国拓展市场上看,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教练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行为模式,而他们却又在从事着关乎人身安危的“高风险”项目,这就为拓展事故发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第三,拓展机构对训练安全监管不力.很多拓展机构本身不懂使用器材、操作设备和安全管理,从而导致了他们过分地依赖所聘请的拓展教练,甚至对训练操作过程也不闻不问.由于缺少监督,拓展教练操作的随意性也在增加,有的教练甚至在违规操作时都没能得到及时地制止,还有的教练在危急时刻仍存有侥幸心理等等.正因为拓展机构对教练的训练过程缺乏监督,所以训练的危险系数也会大大增加.
第四,训练基地、设施管理混乱.在国内的很多宾馆、度假村、甚至农家院,为了招揽顾客竞在自己的院内建立起拓展基地和购置了相关装备,以供那些拓展训练爱好者使用.而多数拓展公司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训练场所,也经常会在训练时租用他人的基地和器材.由于这些业主不是以租借器材为主要谋利手段,所以多数基地对拓展器材疏于管理,往往采取“谁交钱谁使用”的方式,甚至不会对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维护,所以器材的安全管理自然无从谈起.
4.3 缓解矛盾的指导原则 拓展训练中“挖掘潜能”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是依靠高空项目来完成,高空项目由于距离地面较高,对学员的刺激较大,同时学员的收获也较大.而高刺激同样伴随着高风险,如操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要求从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教练操作等方面加以重视,而且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员的安全.拓展训练安全原则是:有了安全才有效果,离开安全只有“后果”.
4.4 解决矛盾的对策
1)拓展训练行业要尽快建立起相关的管理机制,对项目操作、流程控制、教练认证等要形成规范,从而推动该行业健康、有序、科学、安全地发展.
2)拓展公司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高空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坚决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
3)对于“冲坠类”的项目,如“高空抓杠”,要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上设置防护网,如遇突发事件时能对学员起到“二重保护”的作用.
4)拓展公司要了解并熟悉项目操作规律,并且制定相应的内部操作制度和教练考核标准,时刻检查并监督教练的项目操作过程.
5 小结
1)近年来,在拓展训练实践中各种矛盾频繁出现,如“拓展部分目标与项目设置之间的矛盾”、“拓展理念与教练能力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阻碍拓展训练在我国的推进及良性发展.
2)拓展训练中的矛盾产生有多种因素:如拓展行业机制的不健全;拓展公司急功近利的观念;教练的安全意识淡薄及操作能力欠缺;拓展训练在高校中缺乏合适的“身份”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尽快加以解决,以利于拓展训练的顺利进行.
3)为了缓解上述矛盾,拓展教练在拓展训练中要遵循:“催化剂作用”、“跳摘原理”、“放弃”的原则,把握好拓展训练的实质,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逐步推进该行业健康、有序、科学的发展.
[1]安德鲁·杜布林.心理学与工作[M].第6版 .王佳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3.
[2]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
[3]李中莹.重塑心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5.
[4]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第16版.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25.
[5]伊夫·阿达姆松.压力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8.
[6]耿兴勇.潜意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91.
[7]李中莹.重塑心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9.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5.
[9]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