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图书馆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和路径

2012-04-07傅玉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数据库数字化数字

傅玉瑜

(湖南工业大学 图书馆,湖南 株洲 412008)

数字化图书馆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和路径

傅玉瑜

(湖南工业大学 图书馆,湖南 株洲 412008)

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统一的视觉符号,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信息,在企业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当今信息网络的发展为视觉识别系统引入图书馆的建设,为塑造数字图书馆的文化品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数字化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文化品牌

塑造一个好的数字化图书馆文化品牌,需要依据自身的条件,适当引入国际流行的品牌建设和管理思路,适时导入视觉识别系统,塑造图书馆的文化品牌,使其在塑造图书馆文化品牌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 数字化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的概念界定

图书馆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借用归属于企业识别系统,是将企业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企业识别系统则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的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

数字化图书馆的视觉系统是表达人们对某数字图书馆的喜爱程度,研究表明,数字图书馆的可视度是导致更多用户接纳的一个重要因素。潜在用户不了解使用某数字图书馆的好处,甚至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人们通过视觉系统,增加一个数字图书馆的可视度,数字图书馆为谁服务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或者说决定了视觉系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任何一个数字图书馆都有目标用户群,目标用户定位是否明确,资源配置和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要,决定了一个数字图书馆能否得到用户认可,获得成功,以构成数字化图书馆的视觉的战略实施工程系统。

数字图书馆导入视觉识别系统以价值主体的需要为尺度,对认识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比较,从而把握认识对象的意义,体现价值的一种观念,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如果要对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的图书馆进行评价,就要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就会去测度计算资源的利用率。不同的评价视觉对象和评价方法是为一定的价值主体服务的,形成的导入视觉结果是为一定的角色和任务服务。

二 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由于学科交叉特性等原因成为一个异常复杂的事物,其复杂性导致人们理解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关系和相互作用,这进一步会造成开发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性差,开发及维护成本高,妨碍数字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这种情形呼唤新的模型和理论,形式化的模型的理论不仅对明确地说明无歧义地理解复杂的信息系统的特性,结构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可以用来精确地描述需求,从而设计一个真实的系统。为此,贡柯维斯(con cal ves),福克斯等运用集合论建立了一个形式化的“流——结构——空间——脚本——社会”数字图书馆模型,以下简称5s模型。流、结构、空间、脚本,社会是构成模型的基本元素,运用这5个基本元素可定义数字对象,元数据,藏品,服务等,并构成数字图书的视觉系统,可以从动静态流和图书馆的评价层次来看必要性。

(一)从数字化图书5S模型看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

1.流的导入视觉识别系统。按照 5S模型理论的定义,“流”是任意类型的元素系列。“流”可用来描述静态的和动态的内容,比较,字符,图像,视频都是“流”的实例。动态流可以表示信息的流动,即发送方发送编码信号,通过一个可能存在噪声干扰的传输通道到达接收方,接收方对收到的信号重构,并解释信号语义。因此,动态流对表示数字图书馆中的通信是非常重要的。静态流是由同一类型的基本元素构成的序列,代表一定的信息内容。

2.结构的导入视觉系统。“结构”说明了构成整体的各部分被安排或组织的方式,可以看做是强加于组织的有向标号图。在数字图书馆中,“结构”可表达超文本,分类,系统连接、用户关系等。因此,图书可以逻辑地结构化为章,节,小节,段落,或者物理地结构化为封面,页,行组,行。结构的例子很常见,scml,xml,html等置标语言曾经是为检索或表示目标的揭示文献及内部结构的主要形式。人们说现实中的很多数据是半结构化的或无结构化的,主要是指它们不像结构化文档或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结构那样严格,规范,清晰。人工或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能够花费大量努力,把在文本中相互缠绕的结构清晰地揭示为语法,语义,语句,语段几个层次,以构成导入视觉识别系统。

3.空间的导入视觉系统。“空间”是由对象按照一定约束条件对这些对象进行操作组成的集合。是空间区别于“流”和“结构”的地方。空间是一种重要的数字结构,与空间相关联的操作和约束规定了空间的属性。空间的例子有很多,如拓扑空间,向量空间,信息空间,特征空间,概念空间等。数字图书馆可以使用多种典型的空间实施索引,可视化学等服务,其中最突出的有可测空间,测度空间,概率空间,向量空间,拓扑空间。

4.脚本的导入视觉识别系统。“脚本”由改变一个计算状态从而完成一个所需要的功能的状态事件或行动序列组成。“脚本”对数字图书馆的开发非常有用,因为开发者可以根据“脚本”迅速把握数字图书馆的潜力和复杂性。“脚本”说明在空间中通过“结构”将会针对“流”发生什么,数字图书馆中的数据流和工作流可以利用“脚本”建立模型。

5.社会的导入视觉系统。“社会”是实体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实体既包括人,也包括硬件和软件,他们或者使用数字图书馆,或者支持数字图书馆服务。社会关系在实体和活动之间建立关联。数字图书馆中特定的人和社会包括用户,作者,出版者,编者,维护者,开发者,图书馆员工,还有学习者,教师等社会。在人的社会中,人都具有角色,目的和关系,也就应具有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社会遵循一定的规则,其成员有活动和关系。在活动过程中,社会成员经常创造信息制品,如艺术品,历史记录,图像,数据,这些可由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社会中的电子成员,即硬件和软件等手段。

(二)从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观看导入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应该提供一个实际地开展工作的环境,而不仅是一个查找和评论那些支持工作过程的信息,它应该满足人们对信息系统更高级的需求,不仅要解决信息获取问题,还要解决协作和决策等问题。而要建立这样的系统,也就是导入视觉识别系统,运用贡柯维斯的质量模型理论,质量模型定义了6种评价对象共21个指标。一是数字对象;可访问性、恰当性、保存性、相关性、相似性、重要性、时效性;二是元数据描述:准确性、完备性、规范性;三是藏品:完备性;四是目录:完备性,一致性;五是仓储:完备性、一致性;六是服务:可组合性、效率、效能、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可靠性。

质量模型建立在5S理论基础上,把数字图书馆看做是对数字对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信息系统,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是该模型的重点,也是导入视觉系统的重要环节。数字对象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组成单元,具有基础性地位。

(三)从数字化图书馆用户视角成功观看视觉导入系统的必要性

成功模型从用户视角考察数字图书馆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用户满意会导致高的使用率,最终决定数字图书馆的成功,决定视觉识别导入系统的成功,其具体指标:一是信息质量:相关性、充分性、时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范围性;二是系统质量易于使用,乐于使用,可访问性,可靠性;三是绩效预期:感知有用性,外在动机,与工作配合程度,相对优势,结果预期,四是社会影响:受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宣传推广等因素影响。数字图书馆需要持一种整体数字图书馆观,把系统,信息,藏品,人有机集成起来,从导入视觉识别系统来考察,有 5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着重考虑:第一,导入视觉识别系统功能与效率;第二,人机交互;第三,对不同访问和使用策略的支持,如检索,浏览,导航等;第四,视觉系统应该支持的工作任务;第五,对特定环境因素如组织,群组的问题的考虑。用户,资源服务,系统或技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日益成熟,人们的关注重点逐步转移到资源和服务方面,管理体现在资源组织,系统功能 和服务多个方面,从视觉识别导入系统来考察,用户需求包括对资源,系统功能和服务的需求,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满足程度也体现在资源,系统,服务方面。因此,资源系统和服务代表了数字图书馆导入视觉的三个主要方面。资源是导入视觉服务的基础,系统是对资源进行组织和视觉的平台,服务是针对用户的需求在视觉系统上开发出来的功能和界面。

三 数字化图书馆导入视觉系统的路径

(一)构建多类型导入视觉的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今天,数量成千上万,类型千差万别。按使用目的划分,有学术数字图书馆、教育数字图书馆、娱乐数字图书馆、历史档案数字图书馆;按资源格式划分,则有音乐数字图书馆、图片数字图书馆、影像数字图书馆,如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讲座录像;按资源范围划分,有综合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按资源主题划分,有人物数字图书馆,如湖南人物库、钱学森数字图书馆、经典著作数字图书馆等;建筑数字图书馆如清华大学建筑数据库、机械数据库、长江资源库、水利水电资源数据库、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文献数据库、学科专题数字图书馆,如法学数据库、心理学数据库、化学数据库、数学数据库、物理数据库。这些丰富多彩的数字图书馆构成了视觉导入和文化内涵,是数字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具体体现。

现实中的大部分数字图书馆,都属于微观层次单体数字图书馆,对于视觉导入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可以用于对学术数据库,以大学图书馆选择数据库为例,首先应该从资源采集的自身建设考察一个数据库是否属于本校图书馆选择的对象。具体办法是,比照本校学科设置,考察数据库资源与本校学科文献需求的相关性,以及资源本身的完备性和权威性。如果数据库资源与本校学科相关性高,学科有关的权威资源和重要资源数据库都有收藏,则数据库可以列入试用范围。通过试用,可以进一步考察数据库对本校用户需求的满足率,以及对外部文献传递需求的满足情况,从而评判数据库对学科需求的针对性和独特价值。

(二)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建筑环境

图书馆的建筑环境体现了一种文化内涵,表现为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心理感受,可采用白色,乳白色,浅蓝色为主色调,数字图书馆的内部建筑环境应充分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使读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数字化阅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愉悦。扩大绿地面积,增强绿色生态,能够缓解甚至消除阅读的疲劳,充分体现环境效应。

(三)构建数字化图书馆标识指向导入视觉识别系统

建立数字图书馆创意的标识,可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体现数字图书馆的人性化,也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馆员与读者的心理交流,有利于数字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塑造。数字图书馆的指向类别:一是区域指向;区域指向是进入图书馆的重要标识,也是图书馆的整体分布指向,包括各个区域楼层分布图,如办公区,服务区等;整体平面图;进,出口方位指示。二是分类指向:分类指向能够为读者提供方便的服务,读者能够直观的方便借阅。因此,在书架标识牌的设计上,在数字图书的设计上,应做到字体清晰,指示明确。三是行为指向:行为指向是对读者的行为而提出的相应要求,使用友情语指示牌,采用图画方式,配合明快的色彩,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轻松感。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数字图书馆视觉导入系统的构建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1]田宏伟,程玲.论高校图书馆导入CI战略中的VI视觉识别系统[J].现代情报,2007,(5)

[2]吴建华.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

[3]朱丽萍.高校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8).

[4]奚颖.数字化图书馆在我国的现状及前景[J].克山师专学报,2001,(2).

G250

A

1673-2219(2012)03-0186-03

2011-12-23

傅玉瑜(1966-),女,山东临沂人,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馆员。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数据库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据库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