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2012-04-07何新生王强庆
宋 杨 何新生 王强庆
(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①党委组织部 河北唐山 063009)
大学自诞生以来就和其所在城市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化方面更是相伴而生,相互影响。我们针对不同的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关系和发展类型,选取中外的典型案例,分析不同的互动关系模式和发展类型的特点,为新时期我国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 我国大学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启示
我国古代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也有“稷下学宫”这种培养、聚集高级知识分子的地方。分析“稷下学宫”与齐国都城临淄的关系,可发现城市的政治功能对大学的设置起决定作用,大学同时具有政府政策咨询机构的性质,大学能够影响城市的教育、学术和文化氛围,成为官僚的养成所和学术文化的传承地,并对外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
新中国的城市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广州等,在其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科技和文化发展轨迹中,无不留下了知名大学的发展足迹,大学和城市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大学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大学不仅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向城市输送了各类知识型人才和高新技术。因此,许多城市都把高等教育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10年,南方科大还未落地,深圳方面已倾入近100亿元巨资解决建设问题。南方科大是在广东省及深圳市的倾力打造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之下,由市政府主导的“创智天地”和“三区联动”将上海高校引领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也把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向社区辐射推广。总之,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城市能够造就大学的气质,大学又能赋予城市文化更强的生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曾表示:北京学术扎实,上海学术灵活,而西安和武汉,也正是得益于一批集中的老牌高校,城市品格得以保存。
2 国外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基本经验
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欧洲,流行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学和城市相互影响,共荣共生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针对二者不同的关系模式,划分了不同的大学和城市互动类型,并就科技带动型、文化提升型和校城融合型分别分析了各自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科技带动型,是指通过大学的实体性和文化性存在形式,对其所在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带动型影响的大学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格局。一般来讲,大学本身是一种重要资源,对所在国家、地区的发展与声望产生着重大影响,通过大学的发展可以改变城市和产业布局、人口区域分布结构,提高人口的素质。由于大学对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这里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氛围,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或各类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有些大学将科学应用研究与商业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由此产生了新的城市经济发展助推器。自从50年前在剑桥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之后,英国就一直处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2005年,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850亿美元,2年猛涨37.1%。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而言,以伦敦为中心,牛津、剑桥为两翼的地区是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大约1/3的人类基因研究项目在剑桥的桑格研究院(Sanger-Institute)进行。文化提升型,是指通过大学的学术、科研特征,以及在特殊的学术发展脉络上形成的大学的文化特质辐射到城市,并对城市的产业和市民生活发挥提升作用的发展形态。
密西根州的密西根大学建校之初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内--三大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后来迁到底特律西部40英里外的安娜堡(AnnArbor),安娜堡建于1824年,是一座美国中西部风格的小城,现有人口约11万。大学搬迁给安娜堡这个小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学术、科学气息。密西根大学与安娜堡市没有界线,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由于大学的存在,安娜堡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大约有一半的居民是学校的教授、学生或职员,在校学生人数约有三万,受教育水平与修养普遍较高,风气保守而又开放。学校建筑遍布于城中,市里的许多机构与游览去处几乎都与学校有关,这里的环境得宜,消费水平高,治安好,学校的设施齐全,服务先进,成为居民的休闲乐园。
校城融合型,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学和城市的存在关系形式,二者在空间格局和社会需求方面共生共荣,已经不能截然分开,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大学。大学城一方面吸引各国、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另一方面又与所在地区的发展互相融合,成为与当地居民、企业混合的城镇。开放性是大学城永恒的魅力。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医院都向社会开放。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没有校园墙,没有校门,身处城市即是身处校园,也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大学校园,各个学院分布在全城的街道中,社区服务、公共交通可以说既是学校的,也是社会的。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位于威斯康辛州,仅以1912年统计数字为例,该大学就为地方开办了57个函授班,接受了5000名函授生,举办了500多次讲座,同时还组织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委员会,把成箱的书籍送往农村、社区和家庭;并派出很多教授为州政府担任各种顾问、委员,使得威斯康辛州由一个农业相对落后、单一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州,发展成为全美的“牛奶之乡”、经济强州。
3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首先,主动构建大学特色文化体系,辐射提升城市产业和文化格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进步。大学的发展建设是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文化建设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来源于历史和办学过程之中,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是伴随学校发展而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成果的总和。大学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发挥单一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深深植根于城市建设、管理和各种日常活动之中,在文化交流方面更是具有城市名片的示范作用。主动依靠高校的文化氛围和实体文化,表现城市自身的文化格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发展市域经济产业和人文环境,为大学文化形成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既然大学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先进文化高地,那么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需要倚重大学的。在市域经济建设中,由于地缘上的关系,往往城市所在地的产业分布与大学学科分布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二者形成互动共荣,也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产学研”相结合;经济性的实体社会活动必然相应生成独特的文化存在,进而积淀成为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氛围。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有意识培育文化,并为先进文化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政府积极主导大学与城市文化发展的进程,通过搭建平台、引领方向等措施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政府是协调城市文化和大学文化发展的最佳载体,一方面政府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者,能够在方向和原则上确定城市的发展了路径;另一方面政府是大学的所有者和承办人(目前中国的大学绝大多数属于国办学校),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基于政府的关键性作用和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要在政策实践中积极寻求和探索政府搭建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相互交流互动的平台、机制,凭借长效性机制的建立为二者的共生共荣发挥作用。
[1]王爱君.城市竞争力的微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1):153
[2]王冀生.文化个性与大学评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3
[3]谢作栩.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与张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