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噪声与振动的性能优化

2012-04-04李彩芬旷明秋邓建军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客车加速度噪声

李彩芬,旷明秋,邓建军

(1.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 100088;2.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7)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噪声与振动的性能优化

李彩芬1,旷明秋2,邓建军2

(1.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 100088;2.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7)

以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为原型,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和评估该车型的噪声与振动状况并进行改进,效果良好。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噪声;振动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客车的舒适性和车内噪声、振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客车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主要的客运交通工具。其内部环境为小型的公共环境,噪声、振动将影响乘员舒适性、听觉损害程度、语言清晰度以及各种音响讯号识别能力,因此,其车内噪声、振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2]。

本文以南车时代牌TEG6121SHEV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为原型,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和评估该车型噪声、振动产生机理,噪声、振动数据分布以及现有状态对噪声、振动的隔离效果,提出有效改善TEG6121 SHEV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乘坐舒适性的措施。

1 试验数据收集

本次的试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噪声试验,主要包含车内四个点(驾驶员右耳处、中排座椅、中后排座椅、后排座椅)的声压级和发动机舱噪声的测量[3];另一部分是振动试验,主要包含怠速下发动机及发电机每个悬置点隔振率测量[4]。通过试验,分析噪声、振动的主要来源。

1.1 车内及发动机舱噪声测试

测量工况为客车在怠速、30 km/h、40 km/h、50 km/h、加速、熄火滑行并且组合开/关空调状态下。图1为客车车内测量位置(用内声压级进行频谱分析)[5],同时再测量发动机舱(图1上5点所示)位置的声压级[6]。测量结果见表1。

表1 车内噪声声压级表

1.2 发动机悬置隔振率测量

对整车怠速工况下4个点的发动机悬置隔振率[4](发动机悬置输出加速度/发动机悬置输入加速度)进行测量[7],测试位置如图2所示,试验结果(因文章篇幅的原因,只列出图2中1、3点的测试结果)详见图3-图8中深色线标识部分。

通过对发动机悬置点(图2中 1、2、3、4点)测试曲线分析后,得到发动机悬置的隔振率测试结论:

1)发动机侧悬置及发电机后悬置更改后隔振率相比更改前都有提高。对车内由于振动产生的噪声的减小起到较好的作用。

2)发电机后点(图2中3点位置)由于设计时的Z向高度加高及加强板的厚度不够,导致Z方向的衰减比更改前效果差。

3)各悬置的隔振率离目标值(衰减10倍)还有一定差距。

1.3 噪声振动测试总结

1)从噪声来说:车内噪声值基本在80 dB(A)以下。熄火滑行时,车内后排座椅的振动比匀速的时候低了5 dB(A)左右。开关空调时,车内噪声最大值的位置不同。在开空调的时候,车内噪声最大值位于空调口正下方的中后排座椅处,而未开空调时,车内噪声最大值位置在最后排座椅处。空调开启主要影响中高频的噪声。车速越高,车内噪声越大。发动机舱噪声在1163 Hz、1902 Hz有较大峰值,并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发动机加速时,在转速1100~1200r/min时,车内噪声出现峰值。

2)从振动来说:通过分析客车怠速或空调关状态下发动机悬置四点的隔振率,发现在0~400 Hz范围内,隔振效果不佳,特别是发动机侧的衰减不够,振动加速度被放大。表明悬置设计不合理,有待改善。由于隔振效果不好,发动机传递到车架的激励过大,导致车身板件产生较大的振动以及向车内辐射声压。经CAE分析,发动机侧四个悬置支架动刚度不足,严重不达标。

2 改进方案及效果

2.1 改进方案

为有效改善TEG6121SHEV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噪声、振动性能,采用模拟分析方法[8]提出改进方案(具体方案在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1)将发动机侧的4个悬置的悬置刚度进行调整:前面2个悬置(图2中3、4位置)的悬置刚度降低1/6,后面2个悬置的悬置刚度降低1/5后,进行发动机悬置振动测试。

2)经过分析,发现发动机前左右支架总成、后悬置左右支架、发动机后托架总成动刚度偏弱,所以进行了一些方案的改进,然后通过CAE分析,对改进的几种方案和改进前比较,选取最佳的一组方案。

3)高频噪声及隔音控制建议,空调回风口加隔声止振垫[9]、侧围部分增加尖角海绵、后地板及检修盖部分增加隔热棉[10]。

2.2 改进效果

1)车内噪声测试结果。改进后再测试前面各点的噪声值见表2。对比表1、2,发现:更改后,车内噪声最大值由 79.04 dB(A)降低到 77.24 dB(A);车内最大噪声依然在50 km/h工况时的车厢后部位置;怠速工况,车内各个位置的噪声均有降低,降低幅度在0.02~3.26 dB(A);在30 km/h、40 km/h及50 km/h工况时,车内大多数位置噪声都有改善;空调位置处的噪声在开空调时降低幅度不是太明显。

表2 改进后的车内噪声声压级表

2)振动测试及结果。现定义如下的隔振率:隔振率是隔振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一般振动的衰减率应该在20 dB(A)以上。隔振率大于20 dB(A)意味着加速度从主动边传递到被动边的振动衰减了10倍,加速度的传递率用分贝形式可表示为[11-12]

式中:aactive表示主动振动边的加速度;apassive表示被动边的加速度。

3 结论

对TEG6121SHEV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改进是以试验为基础,采用模拟仿真的CAE分析手段,在不改动车型主要零部件的情况下,来分析该车的振动噪声特性。通过这次改进,从噪声上来说,根据对改进车型的试验,车内噪声最大值由79.04 dB(A)降低到77.24 dB(A),并且在各个工况下,大部分位置的噪声都有所改善;从悬置上来说,隔振率基本有提高,减少了发动机传到车身上的振动。

[1]马金胜.大型客车车内噪声及其控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2]庞剑,谌刚,何华.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7-10.

[3]尹可,宋向荣.客车异常振动噪声的分析和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8)

[4]林万国.发动机悬置元件性能特性与各工况的匹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5]曹飞.微型客车车内噪声试验研究[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2,24(5):12-15.

[6]席桂东.轻型客车振动噪声试验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09,(S0)

[7]李叶.轻型客车车内噪声声源的试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3,(2)

[8]曹立波,董成功,黄天泽,等.大客车车内噪声控制的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1995,(8)

[9]谢暴,汪涌,陶其铭.用CAE分析悬置系统参数优化[J].现代制造工程,2010,(3)

[10]张金华,左俊芳.车外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C].第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11]高书移,张庆才,孟庆雨.客车降噪分析与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4,26(2):11-14.

[12]徐中明,晏慧,张志飞,等.重型商用车驱动桥振动噪声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6.

修改稿日期:2012-07-02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Hybrid Electric City Bus Noise and Vibration

LI Cai-fen1,KUANG Ming-qiu2,DENG Jian-jun2
(1.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eijing100088,China;2.Hunan CSR Times Electric Vehicle Co.,Ltd,Zhuzhou 412007,China)

Takinga hybrid electric citybus as a prototype, combining the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method, the authorsresearch and evaluate the prototype vehicle noise and vibration, and have an improvement.The results are effective.

hybrid;electric city bus;noise;vibration

U469.7;U467.4

B

1006-3331(2012)04-0020-03

李彩芬,女,五级审查员(中级职称);从事内燃机专利审查工作。

猜你喜欢

客车加速度噪声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综合治理实践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天际加速度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汽车变速器啸叫噪声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