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年轻员工职业健康心理探析

2012-04-02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私营企业心理学效能

邝 坚

(广西科文招标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1)

企业年轻员工职业健康心理探析

邝 坚

(广西科文招标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1)

随着大量198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进入企业工作岗位,走上社会舞台,他们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生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对其管理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80后员工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引入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最后探讨私营企业的应对机制。

职业健康心理学;私营企业;年轻员工;状况分析

当前,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日趋关注的问题。工作原本具有实现心理健康的功能,但不知何时成为人生拼杀的战场,影响着一些职业人的身心健康,随之带来的各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报告指出,员工的职业健康不良和工作能力降低可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减少10%~20%。经济不景气、公司重组、工作超负荷等,导致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些员工备受焦虑、抑郁的侵袭以及冠心病、头痛、溃疡、失眠等压力相关疾病的折磨。

随着大量198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俗称80后)进入企业工作岗位,走上社会舞台,他们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生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对80后员工的管理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工作压力是职业健康心理学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80后员工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引入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最后探讨私营企业的应对机制。

1 80后员工心理状况分析

80后员工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优裕,这些人成长在我国逐步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的经历、视野和抱负与前面几代人有明显的区别。80后员工的主要特点包括:价值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更加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看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强调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多元化,工作不再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和唯一目的;可塑性非常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及他人认可意识强;心理容易波动、情绪变化大、抗压能力差、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工作与生活有独到的看法,不会将工作与生活截然分开,不喜欢生活享受被繁忙工作打乱,在工作与生活中希望处理简单的人际关系,不关心职场政治斗争,对权威也敢于挑战。从心理特征上来看,他们自信、独立,个性张扬,自尊心强,与之对应的就是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强,很容易产生挫折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在家里被父母百般呵护的年轻人进入企业后,其个性特点会对企业的管理形成一定的冲击。

与国有企业的年轻员工相比,私营企业80后员工面临更多职业压力。因为,许多私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没有很好地落实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私营企业劳动时间普遍过长,除少数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一周五天8小时日工作制以外,多数企业员工的劳动时间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而且延长劳动时间又很少与劳动报酬挂钩。在很多私营企业里,员工是没有节假日的,即使法定休息日,也不能保证享有,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此外,私营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较差,员工的流动性也很大。这些因素增加了私营企业年轻员工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对生产率、职业枯竭以及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 在企业管理中引入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必要性

人在职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工作业绩、职位晋升、薪金待遇、人际关系等。面对潜伏在职场四周的重重压力,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抑郁、焦虑、烦躁、郁闷、精神萎靡甚至厌世、轻生等心理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影响着员工正常的工作生活,同时也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与精神损失。

诚然,员工心理健康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据权威机构调查,我国每天会产生不少于5000个职业病人。其中IT行业尤为明显,一项针对IT行业2000多名员工所做的调查表明,压力过高的企业员工占 20%,心理问题较严重的至少占5%,需要心理帮助的员工高达75%,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日渐受到广泛关注。

职业心理健康学由 Jonathan S. Raymond等人于 1990年首次提出,它是利用心理学原理来改善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品质,保护和促进工作者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目标是直接发展、保持和提高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职业健康心理学产生注重通过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来预防疾病和伤残等。关注的重点领域是那些使个体处在受伤、疾病和压力危险之中的工作组织因素。人们对职业健康心理学相关问题感兴趣绝非新现象。工作场所如何运转?政策、监督和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生理和心理状态?这些问题在20世纪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许多国家,不同研究机构对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例如,诺丁汉大学的职业、健康和组织研究所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就致力于使职业健康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职业健康心理学成熟且卓有贡献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它的某些中心原则已经体现在许多国家的政府法律和雇主建议之中。

员工常抱怨“压力太大了”,他们对于工作中的紧张感再熟悉不过了。但他们也体验过工作投入的状态,全身心地沉浸在工作中,时间仿佛停滞,情结体验很愉快。然而,比起这种积极的压力感受,员工们似乎更容易提到那些消极的压力感受。很多人都熟悉消极压力,但很少人听说过积极压力。积极压力由积极心理状态导致的对某一压力源积极的心理反应;消极压力由消极心理状态导致的对某一压力源消极的心理反应。

事实上,工作可能主宰了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工作是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人们应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健康的组织能够一直保持健康宜人的工作环境,即使在市场动荡变化的时候。有研究人员指出,高生产力、高员工满意度、良好的安全纪录、较少的伤残诉讼和工会抗议、低缺勤率、低离职率和无暴力是健康工作环境的特点。可见,在私营企业管理中引入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3 激发员工的积极压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轰动一时的“富士康现象”绝非单体现象,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经济变革的大潮中,各种矛盾在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在调整,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不到位,员工精神和经济压力过大,又缺少有效途径及时缓解、疏导、释放时,矛盾必然会上升并呈现尖锐化、复杂化态势。作为企业领导,应站在全局角度,从促进社会稳定、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切实把关爱员工、和谐共存落在实处,深入了解职业健康心理的存在及其危害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研究解决员工精神和利益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让年轻员工在企业的舞台上展示、发挥其个人才华,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1 了解员工心理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被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满足员工情感需求的同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员工安下心工作,家庭责任可以培养出员工的责任感,让他们在工作上更加努力进取。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产生推动人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份挑战性的工作,为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提供信息,听取员工的意见,邀请他们参与制订与其工作相关的决策,并与之坦诚交流。当员工完成工作时,当面或者写便条表示赞扬和祝贺。还可以通过当众表扬员工、开会庆祝、与员工保持联系,了解员工的实际困难与个人需求,并设法满足,营造洋溢的工作气息,从而达到为员工消除心理压力的目的。

3.2 点燃员工工作激情

工作激情是推动企业员工投入工作,不畏失败,持之以恒,最后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只有激情洋溢的工作者,才能够成为专注的、富于生命力、能够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成长的创造者。同样的工作,富于激情的员工能够找到乐趣,发现劳动对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视之为乐趣无穷的挑战,沉浸其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创出工作的新天地;缺乏激情的员工感受到的则是无聊、苦闷、压力,采取应付、逃脱的解决办法,无法作出工作成绩,无形之中背上双重包袱。所以私营企业在改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时应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教会他们热爱工作,埋头工作。

引导员工从平凡的工作中看出工作对组织的意义与价值,看出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和作用,目光越高远,视野越开阔,产生的推动力量越强大。如果仅仅是为工作而工作,将工作当作赚取生活费用的手段,把自己游离于工作之外、公司之外,这样的职业生涯只能是平淡的、破碎的、不成功的。能力和成就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搬好一块砖到成为建筑公司的老板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当工作的责任日益加重时,个体自然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未来的工作中热情似火,激情澎湃。

3.3 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自信概念的最新发展,指的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区分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与特定的自我效能感。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相当于特质性自信,是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反映个体在不同的成就情境中对自己是否具有成功地完成工作要求的能力的期望。重要的是特定的自我效能感是概括化自我效能感的基础,通过发展员工的特定自我效能感,能够最终达到发展概括化自我效能感的目标。

3.4 通过培训增加员工的抗压能力

员工的成绩除了受到天赋特质影响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归功于后天学习,作为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重责的企业组织而言,不仅要为企业挑选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员,还需要对已有人员进行教育与训练,改善他们的创造性才能,这项活动不仅使企业受益,还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掌握应对未来工作生活挑战的本领。

通过专家指导下的敏感性训练等,增加员工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员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一方面减少他们的人际压力;另一方面获得更多应对压力的资源。除此以外,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非常必要,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以防员工心理疾病的发生。企业还可以与员工一起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目标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等。

4 结语

随着这一代人逐渐进入职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改变企业的文化,会形成他们为特点的个性企业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将会受到政府、企业更多的关注。总之,应对职业压力是员工与组织的共同责任,要分析清楚职业压力的来源,制定现实的、具有风险防范措施的职业规划,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提升实力,才能够消除工作中的不安全感觉,有效地应对压力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Analysis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f enterprise young employee

As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born in the 1980s into the enterprise jobs, on social stage, they and the 1960 s, 70 s very different strangers,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triggere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controversial high attention, the administration also becom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new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staff of after 80s career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 and then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theory,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of coping mechanism.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private enterprise; young employee; condition analysis

F276.5

A

1008-1151(2012)06-0221-02

2012-04-18

邝坚(1973-),男,广西藤县人,广西科文招标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项目经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私营企业心理学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法学院哪家最强
私营企业漏缴工会经费现象应引起重视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目前有多少“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