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楚老党报 创优新实践

2012-04-02邹贤启

传媒 2012年9期
关键词:楚天湖北日报报业

文/邹贤启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文化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产业列入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但大发展、大繁荣本身也意味着大竞争、大调整。国家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预示着市场力量将进一步在文化领域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优胜劣汰、并购重组将成为常态。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党报和党报集团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从体制机制看,要实现由传统报社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型;从经营模式看,要打破传统的“两次销售”的内循环模式,向多次销售的外循环、多系统的经营模式转型;从媒介形态看,要由传统纸媒向电子、网络等全媒体转型。特别是,党报是报业集团的根,是核心和“底盘”,面临着把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把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法定”品牌与市场优势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新时期现代强势主流媒体的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只有迎接挑战、更新观念,不断革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为新的历史阶段的媒介竞争强者。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发展实践

《湖北日报》创办于1949年7月1日,其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江汉日报》和《鄂豫报》。2001年成立集团,现有10报、10刊、3网站和1家出版社、8个公司,全省17个市州均建有分社,集团总资产近30亿元,初步形成了集报纸、期刊、新媒体、图书出版、户外广告、地产、金融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集团报刊期发行量达700多万份,是一家拥有五个“百万”媒体的集团和湖北省最大的原创新闻信息平台:集团每天原创新闻信息100万字以上;《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前卫》3份报刊的发行量均超百万份,其中,《特别关注》发行量突破400万份,居全球华文报刊发行量前列;《楚天都市报》发行量超过130万份,连续9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29亿元;《湖北日报》2012年发行量达到46万多份,其中,自费订阅、报摊零售7万多份;荆楚网、腾讯·大楚网拥有200多万独立IP地址,腾讯·大楚网7月入围中国新媒体30强;今年初,集团还创办了“以全球视野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经大刊《支点》杂志,填补了湖北省期刊市场的空白;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

改版扩容创新,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主报。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纽约时报》,就没有时报集团;没有《华尔街日报》,就没有道琼斯集团。世界报业发展表明,主报强则报业集团强。

中国报业进入主流化时代后,作为党报传媒集团,党报更成为集团的旗舰。进一步提升党报品质,使之成为拥有强大话语能力的主流媒体,不仅是抢抓报业发展历史机遇的需要,更是始终牢固占领主流舆论阵地,为党长期执政做好服务的需要,还是扩大报业集团传播力、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历来,湖北省委都高度重视《湖北日报》的发展,2011年,曾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湖北日报》的宣传报道工作,也因此从2011年10月开始,根据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关于《湖北日报》要建设全国一流党报、改版工作“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的指示,在省委宣传部特别是尹汉宁部长直接指导下,《湖北日报》围绕“党报品质,时代气息,湖北特色,大报风范”的改版目标,在学习中央和省市兄弟媒体经验、吸收近20万读者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办报机制,改扩版《湖北日报》,通过实行版面主编负责制、用稿渠道开放、竞争择选、创新栏目设置、加强主题宣传策划等举措,令《湖北日报》面貌一新。改版半年多后,《湖北日报》的传播力、影响力、服务力不断提升,发行量增加一倍多,上半年商业广告同比增长10%。

做优品牌,强化集团经济支柱。《楚天都市报》是湖北知名文化品牌,也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经济支柱。今年以来,《楚天都市报》以“权威、重大、深度、及时、贴近”为主旨实施新一轮改版,强化深度思维和平民视角,强化新闻的可读和贴心服务。《楚天金报》主攻“民生、财经、时尚、娱乐、情感”新闻,强化新闻的个性、柔性、服务、情趣、耐嚼。两报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报纸低俗化倾向,树立清新的风格,为受众提供各类生活服务讯息。改版后两报市场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上半年两报广告见报量均稳中有升。

此外,《特别关注》作为集团刊物领头羊,为加快发展,成立了特别关注期刊集团,进一步推动“特别”品牌做大做强。

优化发展体系,筑牢战略平台。传媒竞争的加剧使我们认识到,仅仅依托版面资源,报业集团难以获得足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着眼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媒体品牌资产,整合各种资源,把运营系统向媒体外部延伸,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行平台,才能不断推动报业集团的发展。2012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借鉴世界优秀传媒集团的发展经验,推动子集团化,成立了广告集团、期刊集团、印务集团、新媒体集团和文化艺术集团等5个集团,着力打造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楚天传媒产业园,搭起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框架。其中,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新成立的新媒体集团,正在打造全媒体的终端发布——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完整的新媒体运行系统;广告集团以直属战略子公司——楚天达众传媒有限公司为抓手,开发人流量密集的交通枢纽、核心商圈、城市地标项目等地的户外广告,努力开辟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品牌输出,构建多元产业格局。我们利用集团品牌优势,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运营。一是进军房地产、酒店、物流业。在上半年严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开发的楚天都市佳园、楚天都市金园两个项目营销顺畅。二是开展资本营运,扩大股权投资力度。通过成立投资公司,形成了基金投资、新股申购、股票投资、股权投资等四大板块构成的业务体系,并积极寻找富有潜力、技术含量高、有上市意向的股权投资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向市州拓展发展空间。集团将各地记者站改为分社,拓展集团在各地的业务,将集团的房地产、文化创意产业、酒店等品牌向各地输出,大力拓展集团发展新区域。

未来,报业发展的新蓝海

经过不断发展,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结合自身的创新实践,也为未来制定下了明确的目标。

发展一流的事业。党报集团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成为一流党报就要有一流的事业。我们将坚持党性立报,进一步强化政治家办报理念,旗帜鲜明地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深入挖掘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追求出色的主流新闻,以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服务力和竞争力。

培育一流的产业。我们将以打造收入、资产“双百亿”传媒集团为目标,在期刊发行、户外广告、房地产、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加快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步伐,力争尽快上市。

培养一流的人才。要办成一流媒体,就要有一流人才,包括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名经营家。我们将运用品牌优势,创造优良环境与条件,建立健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体制机制,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培养一支品质优良、业务精通、作风扎实、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传媒队伍,打造全国新闻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打造一流的品牌。品牌竞争是商品竞争的高级形态。优秀的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单位也好,要想跻身一流,必须要有一流的品牌。我们将着力把《特别关注》、《楚天都市报》、《支点》、楚天房地产公司等现有的品牌擦亮,同时努力打造新的品牌。

营造一流的文化。任何长盛不衰的组织都有其杰出的单位文化。一个组织要真正成为一流,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将按照“忠诚、团结、创新、卓越、幸福”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单位文化建设,进一步办好“楚天传媒学院”,打造具有特色的学习培训品牌,努力建设学习型集团、学习型组织。坚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与引领作用,努力做到先一步、快一点、早一刻,建设先进的传媒文化,构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精神高地。

猜你喜欢

楚天湖北日报报业
湖北日报特刊浓墨重彩报道军运会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内容创新引领时尚 经营融合扩张平台——楚天都市报《I尚周刊》评析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都市新闻眼 《楚天都市报》2013摄影作品评析 紧跟时代 走在前沿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