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研组转型变革的构想与实践
——以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数学教研组为例(续)
2012-04-02罗移山
■罗移山
新课程中教研组转型变革的构想与实践
——以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数学教研组为例(续)
■罗移山
(接上期)
在共同教学生活中
形成团队共同愿景
一个新型教研组是在“改善教学生活”、成就“师生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我们的体会是,只有我们教师获得了“美好的教学生活”、体验到“幸福的成长”才可有“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才能认同我们的教研组、自愿成为团队的一员,并愿为团队建设付出努力。
在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展开教学研讨真诚对话中,不仅提升了课程实施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凝聚了团队力量,形成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人人向往的教研组团队。
教研组目标:努力将教研组建设成一个“具有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拥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富有凝聚力”的学习型组织。
即:突出一种意识——服务;强调一种精神——合作;注重三种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建设一个团队——实践性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愿景——“和谐共生,共同成长”。教研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开放的胸怀和合作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习惯,成长的愿望和发展的能力,成功的幸福和真诚的眷念”。
核心价值取向:“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同伴发展支台,为学校发展献智”是我们共同体的一致追求。
教研组文化风格:以“开放、平等、合作、创造”为核心的“伙伴式团队文化”。“合作共享”是“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平等对话”是“团队精神”的核心要义。
我们的教育观:学校教育就是通过“健身、育情、养性、启智、塑德、励志”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实现每一个孩子最好发展的可能,让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
我们的培养目标:让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品德高尚、习惯良好、兴趣广泛、特长突出,爱学习、善思考、勤动手、肯创造,具有全面、持续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少年。
我们的教学观:教学就是“以知识增进智慧,以活动陶冶情意,以问题挑战能力,以差异塑造个性。”教学追求是让学生“学好、会学、想学、好学、乐学。”
我们的教研观:我们研究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我们研究学,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教。
我们的教师观:教学过硬、质量上乘、具有智慧、善于求变;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同行敬佩、专家欣赏;身心健康、多才多艺、诙谐幽默、和谐愉快。
我们的教育情怀:一心从教,潜心学教;关爱学生,相融同伴;超越自我,创新求变;追求成功,实现自我。
建设教研组团队学习力
教师知识大多是一种“默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性学识”,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多的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它又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传授而获得,只能在具体的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其学习的途径是“反思性实践”。教师的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学习活动,追求的是“知行合一”。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理论引领实践、实践中镶嵌理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学习策略,探索出“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学习”的实践型学习路径,其核心是理念转变与行为跟进的交互推动。我们的经验是:转变观念——从学习理论开始;实践理论——从教学设计做起;提升经验——从学习案例做起;检验行为——从制作课例做起;改进行为——从反思与跟进做起。
(一)在研究课程中提升学习与思维能力
改变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的行动是从研究新课程开始的:一是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研究,二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大纲版教材的对比分析研究,三是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研究。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我们对学科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强调“学习基础的、核心的、具有发展性的、有用的数学;让人人都有平等学习数学的机会、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要求“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重视‘双基’的同时,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让基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在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对实验教材与大纲教材的对比分析研究让我们对数学新课程内容设置、新旧教材编排的调整有了清晰地了解。如降低了对演绎推理的过高要求,渗透了直观猜想、合情推理的方法;降低了几何教学中对演绎推理的要求,增加了空间图形的认识、图形变换等有利于培养空间观念的内容;更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函数与方程等模型化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概率统计方法等。
对学科教学教育价值的追问让我们对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和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学校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结论、讲结果,“烧中段”,我们要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让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理解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的本质,了解数学发展的“源与流”。学数学,不仅仅是懂得多少数学知识,会计算、会做题、会证明、会考试,还有“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运用”和“数学创造”,以及“数学语言”“数学故事”“数学人物”“数学精神”“数学的源与流”,重要的还有学习数学的“数学经历”“活动经验”“活动体会”“数学认识”“数学兴趣”。其实,我们的数学课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多。
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认识数学(是什么、有何用)、喜欢数学(自觉的投入)、学到数学知识、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学好数学的信心、拥有探究数学的愿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感觉,学会在活动中交往和合作,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这些都是一个人将来从事数学或从事其他实际工作的基本素养。
(二)在课例研讨中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教学实践经验或说是教学实践智慧的增长就是一个个课例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课例包含有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有教学活动的预设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教师的反思、同伴的研讨及专家的引领指导,还有反思后的及时改进。这个过程就是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也是实施课程的过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时,我们就进行了三次设计,两次反思改进。
第一次,将勾股定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让学生去验证其合理性,并加以应用。结果发现,这是典型的“烧中段”式教学,学生除了知道结论、模仿解题外,别无所获。
第二次,将探究发现作为教学中心目标,设计了三个活动(参见罗移山:《学生:教学设计的起点》一文,《湖北教育》2009.7),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探究以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让学生经历勾股定理结论的探索过程,学生们热情高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不仅掌握了结论、直接运用结论解决相关问题,而且还能够迁移运用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的面积法来解决拼图问题。
第三次,由于这节课内容还含有丰富的勾股史料知识,这是进行数学人文教育的恰当载体。所以,在第二次课的基础上增添了数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如,介绍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对于勾股定理的记载、刘徽《九章算术》中“出入相补”法、赵爽创制“勾股弦图”,用“形数结合”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中外数学家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费马大定理,以及华罗庚设想发射“勾股语言”与外星人联系等。
信息技术平台对于改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改进学习方式起到重要作用。在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用信息平台来展示证明的思想方法及过程,同时通过图形的变换来揭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较好地把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本质结合起来。
这样,通过三次教学反思与改进,充分开发了勾股定理的数学教育价值,让学生获得了包括勾股定理知识、中外数学家及数学爱好者给出的几百种证明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面积转化方法、中外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现代信息技术在证明勾股定理中的运用等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很好地实现了数学教学目标。
(三)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思考力
任何新理念的形成、观念的转变都要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来体现、来落实和深化。我们提出“让反思成为习惯、让研究成为常态”,我们的行动方式就是“教学合一”“行思并重”,保持“教、学、研、思”的同期互动。
课前思考。教学设计需要分析:本节教材承载着哪些课程目标、本课具体教学目标是什么,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儿,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经验基础、能力基础以及情感基础怎样,学生距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学习的主要困难在哪里,教材提供的素材充分么,贴近我们的学生实际吗,我们可以调整或补充一些内容吗,我们设计哪些活动来落实本节课的重点、采取什么措施突破难点,我们怎样帮助那些将会遇到困难的同学,我们设计哪些活动或采取什么方式检验同学们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课后反思。这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的反映说明了什么;我们组织设计的那些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了吗,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吗,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会更好地让学生听懂、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我们关注了有多少同学在听、有多少同学参与了学习活动、有多少同学在思考了吗,我们学会读懂他们的眼神,学会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学会和他们进行智慧的对话了吗,学会分享他们的成功,学会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了吗?
在进行反思之后,课堂上我们尝试着:鼓励参与——给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空间;耐心等待——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认真倾听——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话语权;及时回应——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火花;循诱善导——学法多样化,知识结构化,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其发展;积极互动——互动生成新资源,互动产生真过程。
聚焦教学问题解决。有些问题需要作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就将它列为一个小课题。如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每一批学生都会在同一个内容处遇到困难,如负数的理解与有理数的运算、二次根式性质、函数及其运用、几何中的推理论证;学生成绩越好,兴趣越浓;成绩不好、学习没劲;学生都喜欢几何,但又觉得几何很难,到了八年级就会出现学习分化;课堂上常常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动手就错,一错再错”“懂而不会”的现象。
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传统的讲授是否有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理解学习,我们该怎样选择。我们注意到,教学方式的选择会因学习目标的多面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而具有多样性,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功能价值和适用范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教研组有效教研的新策略
校本教研是教研组的主要活动方式,但如何组织教研活动,让这些活动更有效、产生更大的效益,我们的经验是:
(一)关注教师需要,彰显教师主体性
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源于教师所需,必须以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或需要改进的实践行为为目标,让教师“摆进来”。如在观课中,主动反思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这节课我会怎么上,回去主动进行实践对比;在课后反思中寻找设计思想与现实行动的差距,再改进实践。没有教师的主体需要,教研将会无效。
(二)聚焦课堂,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在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专业学习等日常实践活动中都会有一些“关键事件”发生。教研组或联合研究人员围绕这些“关键事件”进行对话、辩论,能触动教师“灵魂深处”,深入揭示其内隐的、默会的教育知识,使其隐形的教育观念得以暴露、得到澄清、更新和完善。如:教学情境创设与学习活动组织;课堂中懂而不会现象;为何优生越优、差生越差,如何转化等。
(三)嵌入理论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互动
教研活动既不能就问题论问题、也不能就理论空泛的论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互动。解决问题需要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寻求解决的策略,这需要理论的支撑;教育理论只有运用到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时,才会显示其价值,才会为教师所重视,这时的理论学习才是教师所需,有理论的实践反思才会深入。
(四)选择典型课例,循环跟进分析
循环观课研讨,其主题也并非都事前规划,每一次展开的动因皆是前一次观课中发现的问题,逐步落实到课时设计、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和教学评估的基本环节,讨论逐渐深入,问题逐渐细化、具体。
(五)营造集体合作的氛围
在研究中教师们认为,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学案例为内容、关注教师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的集体研讨最受欢迎,收获最大。“同事间的随时交流”比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更有效。
(六)关注非正式的教研活动
除了教研组按计划、有主题组织的教研活动外,还有许多非正式的教研对教师来说也很受欢迎,富有实效性。如课间闲聊、读书沙龙、月末茶话、头脑风暴等。
如果把教研组建设视为一种改革,那就是由课程改革这一外部因素引起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内部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管理、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整体转型变革要求,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的专业组织,必然面临着变革的新使命。
(作者单位: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