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市生物产业分布现状及展望

2012-04-02徐太海张国发梁彦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生物生态

徐太海,张 虹,张国发,梁彦涛

(大庆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712)

0 引言

生物产业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由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工业等产业构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具有自己的典型特点和发展趋势。目前生物产业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迅速成长阶段,具有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典型特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生物产业的前景不可估量。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为核心,以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中西部地区点状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2009年,中国医药产业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七位。今后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仍然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2]。生物制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物制药产业集聚加快,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产业链条比较完善的生物制药产业集聚地初具规模[3]。

为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大庆市不断强化政策指导和资金投入。为科学规范生物产业发展,大庆市政府成立了生物产业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市生物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和推进工作。同时先后辟建了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林甸马铃薯产业园、玉米产业园、林源生物产业园、红岗菊芋生物工业园等多个生物产业园,全力打造生物产业发展平台。随着生物产业的壮大,一批生物龙头企业迅速成长。这些企业经营范围涵盖了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制造等多个领域。大庆市湿地分布广泛,既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又存在生态环境较敏感的特点,因此,根据大庆市生物产业的分布特点,构建生物产业生态产业链,促进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大庆市生物发展重点及产业现状

1.1 产业发展重点

1.1.1 生物农业全力打造北方农业生物产业区,选育抗盐抗旱性能优良的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等新品种,大力发展玉米、大豆、马铃薯的生产与深加工。

1.1.2 生物能源大力发展工厂化沼气生产技术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着眼长远,重点布局抗盐抗寒能源植物新品种培育和种植以及第二代生物能源产品纤维素乙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的开发。

1.1.3 生物化工

重点发展基于玉米、大豆、菊芋等农作物和木质纤维素等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基础原料的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包括生物基富马酸、丁二酸和天冬氨酸等有机酸)和生物基精细化学品(包括核苷酸、氨基酸、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工业酶制剂等)。

1.1.4 生物基材料

重点发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羟基脂肪酸(PHA),聚乳酸(PLA)、聚乙烯醇(PVA)、聚己内酯(PCL)等可降解塑料和淀粉改性聚烯烃类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积极实施重大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规模企业。

1.1.5 生物医药

发挥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大庆特色地产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深加工与中药复方研发;发挥传统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化学药物高附加值中间体与药物研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化药物、诊断试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发。

1.1.6 生物环保

针对大庆市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大力开展环境技术研究与开发,突破一批生物环保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基于生物环保领域的新型产业。重点发展城市废水和废弃物的生物治理技术及应用、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应用、生物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等领域和项目。

1.2 产业分区

1.2.1 一个主体园——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福瑞邦生物科技产业园是一个集抗体药物(试剂)研发、生产、生物药品流通、生物医药信息交流、生物医药项目孵化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并且已经成功收购了高科技生物医药产品专利。“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引进的顶级平台,将承担CEA(癌胚抗原)重组基因痘苗对阳性肿瘤治疗作用、板蓝根提取物治疗内毒素血症、地龙冻干粉针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物医药治疗领域尖端项目的研发,加速这些科研成果在大庆直接转化,进而形成现实生产力。不仅对于大庆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将以其特殊的影响力、感召力为大庆引进培养创新型高端人才带来重大的影响。

1.2.2 六个特色加工区

1)肇州农牧产品加工区。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该县初步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以玉米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建设淀粉、结晶糖、啤酒糖浆、畜禽饲料生产和杂粮加工等项目;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肉牛、肉鸡、生猪屠宰加工,液态蛋、全蛋粉生产,乳制品加工等项目;酒类饮品产业,建设高档白酒啤酒生产,果蔬饮品加工等项目;生物科技产业,建设维生素B12、胶原蛋白肽粉、蛋黄卵磷脂、蛋清溶菌酶生产,肝素钠生物制药等项目。肇州县依托农业资源,通过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先后建成了壮大果蔬基地、兴城养殖技术示范园区、双发棚室经济基地等多个农业综合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集高新农业科技和高效种植模式于一身,优化了种养结构和产业布局,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专业协会。通过签订产销合同,把分散的农户与企业、市场连接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拉长产业链条,既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又为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原料生产基地。肇州县依托境内丰富的农牧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建设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区。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酒类饮品、生物科技等四大特色支柱产业,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新路子,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2)肇源玉米生产加工区。该园区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主,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发展重点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稳定合理,产品结构多元化,产品市场结构多层次,加工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目标,形成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玉米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化工醇、赖氨酸、有机酸、淀粉糖、味精、聚乳酸、聚酯、变性淀粉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带动纺织、日用化工、食品加工、工程塑料等下游产业的发展。

规划中的玉米生化园占地面积将达10 平方公里,生产加工产品20 余种,划分为玉米加工区、淀粉深加工区、副产品及配套产业加工区三个加工区。肇源县已经初步形成玉米加工的产业基础,已构筑起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粮食贸易为重点的粮食产业集群框架。目前,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具备了大中型工业型项目入驻的承载能力。由于玉米生化产品与石化产品互为依托、互为支撑,通过产业链条拉伸,可以实现石油化工和玉米生化产品的有机结合,形成新的高端产品,通过生产设备共用、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可最大限度发挥石油化工和玉米生化两大优势,实现合作双赢。玉米生化产业园区建成后,年吃配石化产品30 万吨,替代石化产品40 万吨,实现石化产业增加产值80 多亿元。年加工50 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利用美国先进技术,通过玉米深加工链条的转动,玉米加工形成玉米淀粉、味精、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果葡糖浆,实现农产品的第一次加工增值和生态循环,然后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形成混合饲料、复合肥料等,实现第二次增值和生态循环。

肇源县还对循环利用资源、节能型的技术项目大力引进,鼓励发展。帅亿集团投资1.3 亿元,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种植青贮玉米6000 亩、紫花苜蓿1623 亩,用这些饲料再发展奶牛养殖,然后再利用养牛的废弃物,生产生物活性有机肥和生物蛋白颗粒饲料等项目,实现了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型生态农业。肇源县围绕绿色特色、畜牧水产、服装制品、皮革加工、机械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拉长循环经济链条,形成了集群式循环经济,使肇源县经济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

3)红岗菊芋生产加工区。目前区内主要企业为九环菊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菊芋种植、加工、研发及深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生物产业综合开发集团公司。集团下设大庆九环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大庆九环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大庆民昌菊芋种植合作社,同时在大庆建设菊芋生物能源研发中心和菊芋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目前已成功申报8 项发明专利。“甜叶菊甙超声波强化提取及连续色谱一步分离法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大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集团公司在大庆市红岗区征地1290 亩土地,建设菊芋生物炼制工业园区,该园区计划分阶段建设。产品主要分布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生物能源、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生物质发电及生态旅游等领域,其中生物能源板块将会是国内首家用非粮作物菊芋生产生物能源的企业,此项技术将为国家开发生物质能源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4)林甸马铃薯生产加工区。大庆新加坡马铃薯产业园项目是2006年进驻林甸县的,该项目位于大庆市花园空港经济园区内,规划占地面积245 公顷,由新加坡八达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计划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时间里先后建设复合马铃薯薯片、速食营养粉丝、马铃薯颗粒全粉、雪花粉、可降解马铃薯淀粉食品包装膜、可降解农膜、速冻马铃薯块等12 个项目。天泰马铃薯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是于2007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的,建设了年产1.4 万吨复合薯片和年产1 万吨速食营养粉丝2 个项目。

5)大同板蓝根生产加工区。大庆市大同区荣权中药材合作社正式成立于2006年,该社坐落在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占地面积20000 多平方米,现有药农数千人,种植中药材面积50000 亩左右,年销售额5千万元左右,是重要的板蓝根种植基地。合作社将单一种植向多样化种植发展,由原料向商品化发展,拟发展植物生物提取加工项目,经过几年努力发展和研究,2007年投资20 万元与哈尔滨天意紫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紫草繁育种植项目,还要研发其他项目。合作社以经营中药材种子、专用肥、种植、收购、科技开发及技术信息咨询、农副产品收购为主。以该项目为依托,建设大同板蓝根生产加工区。

6)庆南现代生物产业加工区。庆南新城,主要依托红岗、大同、林源三个组团进行规划建设。这一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是大庆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分布着大量耕地、牧草地、林地,是全市主要农业人口聚集区和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萨大路、东西干线和大广高速贯通南北,区域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该区域规划了生物产业区,规划重点发展以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能源产业、以生物塑料为主的生物化工产业、植物提取产业及生物产业的支持体系。

2 大庆市生物产业发展展望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2]。生物医药园的建设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并充分显示出区位优势、聚集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机制优势和服务优势,对加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科学建设与合理布局,关系到每个园区的生存与持续发展,也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5]。未来五年,大庆高新区将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空间战略布局,着眼于实现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城区的有机融合,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与城区建设,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和提升城区功能,建成高科技现代化新城区。

六个特色加工区也将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空间战略布局,不断创新、积极发展,取得更好的效益。为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企业生态链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根据生态学原理,要形成科技自主创新的生态群落模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在创新生态链上发挥不同作用、能够协调发展的完整“种群”体系;②具备完整的生态链循环体系,并能顺利地实现各个环节的价值交换与要素还原;③具有有效的调节机制以维持上述循环体系的动态平衡和应对环境的各种变化[6]。与生物种群增长相类似,任何一个企业都生活在有限的资源空间下,而任何一个企业种群也不可能无限量的递增下去,每个企业个体的增加都意味着现有个体占有资源的潜在流失。因此,企业种群的增长同样符合逻辑斯谛曲线规律,它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发展过程[7]。基于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成员构成设计,生态工业园区由核心产业、扩展产业与基础支持服务系统分别构成核心区、扩展区和支持功能区,通过物质(产品/废物)循环、能量递级利用、配套服务支持等构成了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工业生态系统[8]。在仿生思想的指导下,企业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在微观范围内,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命个体,有类似于生物体的生命特征。在自然界中,动物的存在离不开它所生存的环境,并且同外部环境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种间关系。企业的生存更是脱离不了它所隶属的商业、文化和自然环境。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得以实现的,进而才能是营养、物质和能量在营养级之间进行循环和传递。同样的,企业在其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也需要与企业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等的传递与交换,这种由于企业间相互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链条关系就称之为“企业生态链”,如同动物离不开生物链一样,任何企业也都离不开企业生态链而独立存在。企业或者企业种群作为企业生态链上的结点,相邻结点的企业或企业种群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企业生态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几种形式。构建产业生态链,即建立物质循环产业生态链、能量梯级利用产业生态链、水循环产业生态链和信息链[9-12]。企业生态链的构建是非常复杂的,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江南.大力发展生物农业[J].农经,2010,7:36 -37.

[2]尹宝坤,陈玉文,黄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模式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0):267 -270.

[3]郭新建,洪素霞.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0,11:78.

[4]吴翠玲,李培进,蔡国友,等.对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1):100 -103.

[5]张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新区,2011(4):111 -113.

[6]邬亮,戴伟辉,孙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生态群落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2):267 -270.

[7]赵树宽,郝陶群,李金津.基于logistic 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10):70 -72.

[8]王惠清.关于江苏绿色装备制造业依托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设想[J].特区经济,2008,7:55 -56

[9]解振华.生态工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0]Graedel T E,Allenby B R.Industrial Ecology[M].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Press,1995.

[11]段宁,孙启宏,傅泽强,等.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29 - 32.

[12]安达,杨金田,曹东,等.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包钢生态工业园区[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3):78 - 81.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生物生态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态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