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

2012-04-02李传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陵园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李传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一、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是科学和艺术高度融合的新兴学科,专业的服务面向主要是为殡葬行业培养从事墓碑设计、景观设计与施工、陵园管理等工作的人才。课程涵盖面广,主要有陵园规划设计与陵园工程类课程、管理与营销类课程、殡葬文化类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特别是近两年的专业建设,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建了陵园设计实训室和石雕实训室、与行业内的陵园设计公司合作成立了陵园设计工作室、开辟了更多融教学、实习和学生就业一体化的校外优秀实习基地。但从实践教学效果上来看,还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不够

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特点是技术与艺术并重,陵园、墓碑设计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视觉艺术经验、美术基本功及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来完成。而陵园专业的学生入学时毫无美术基础,入学后由于课程时间短,课后又未能进行大量、长期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项基本功。计算机绘图基本技能偏低,动手能力较差,同时相关的园林工程技术知识较缺乏。花卉学、树木学专业基础不扎实,对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掌握不够,导致设计及养护中错误频出,这些都给后续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带来了障碍。

2、现场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现场教学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场教学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空间理解能力并开拓视野,并对学生方案表达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实训场地、实训条件的限制,园林工程中的假山制作、园路铺设、园林小品建造实训、植物的栽培、养护等仍停留在参观上,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少。

3、对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专业综合应用与设计创新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

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应该在参加顶岗实习之前进行专业综合应用与设计实训,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任务,让学生掌握各个环节的主要技能和技术指标,熟悉各项工作的程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训。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陵园设计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为使所培养的陵园专业人才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1]。同时,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以专业基本技能培养为中心,构建基础实训模块;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心,构建综合实训模块;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综合应用与设计创新技能模块。

(一)以专业基本技能培养为中心,构建基础实训模块

基础实训模块主要涉及素描、传统图案、工程测量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制图、园林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有关课程要求的基本操作技术,是后续专业技能的根基。对于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采取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的方式,分散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徒手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技能的培养,不能只注重计算机绘图而轻视徒手绘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对学生的徒手绘图基本技能要进行大量、长期、不断地培养。

(二)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心,构建综合实训模块

专业综合实训是在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单项职业能力训练和部分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典型的实际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2]。综合实训模块主要涉及陵园景观设计师、陵园景观施工员、墓碑设计师、墓穴导购员、墓地管理员这些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的培养,包括植物的栽培、管理技能、绿地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工程的预算、施工、养护、墓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能力、陵园安葬服务、接待服务、导购技能等,是学生在陵园行业内从业直接应用的技能。

(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综合应用与设计创新实训模块

陵园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各主要教学环节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综合应用与设计创新模块。

1、建立陵园专业手绘大赛、墓碑设计、墓园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机制,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练、以赛促创新”的目的

素描、色彩、图案、园林制图、墓碑设计、陵园设计等课程是陵园专业的重要课程,针对这些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在陵园专业学生中开展手绘大赛、墓碑设计、墓园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样极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竞赛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已形成长效机制。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围绕此大赛,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陵园专业学生创新活动的水平。

2、大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生创新能力较差、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实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二次答辩制度等措施,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选题、开题、实习、毕业设计一稿、二稿、三稿的指导及答辩等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3、建立陵园设计工作室制度

工作室是培养陵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有效载体。工作室的人员,由一名或多名老师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构成,工作内容以完成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行业的设计项目来带动学生学习能力养成及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做项目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写项目研究日志,完成一个项目后,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体会,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汇报展出。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工作给予统筹安排与计划,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进行指导,对作品进行讲评,项目完成后进行教学总结,确保工作室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模式

考核是为了检验和督促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依据进行考核的。这些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和综合应用与设计创新实训或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各种数据、表格、图纸、实践报告、设计作品上。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实训、完成课后技能练习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4]。这种考核模式实现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工作组织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校教师、部门领导、行业指导老师的评价相结合,各占一定的比例,最终组成学生的实践成绩。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教学的成败得失直接决定着本专业向殡葬行业输送的人才是否合乎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同时也决定了陵园专业未来的发展走向。探讨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陵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可行性的、符合现代陵园生产要求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的学习,获得从专业基本技能到专业核心技能再到专业创新技能的极大提升,以实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1]杨建毅.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J].才智,2012,(13):56-58.

[2]卢兵.探索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1,(3):84-86.

[3]夏春华,李润唐.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27(4):46-49.

[4]袁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高职特色技能考核体系[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13576&cata_id=N126,2008-12-24.

猜你喜欢

陵园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走进陵园(外一首)
建设陵园 缅怀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