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效与建议——以江苏为例

2012-04-02林青青

地方财政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江苏省财政

林青青

(江苏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24)

文化是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多数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特征,进而导致文化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影响社会整体效用的提升。因此,政府需要从财政政策角度,通过财政投入,保护文化资源,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民营文化产业并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等产业环节给予必要的扶持。财政部近日明确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本文以江苏为例,提出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建议。

一、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着眼“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标,围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工程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出速度加快、主体壮大、多元投入、集聚发展、优势产业门类开始显现的良好态势。文化产业成为提供就业机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6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9%。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85.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3.34%。

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机构达4万家,其中企业产出规模1亿元以上的300多家,已基本形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门类。其中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销售收入91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新闻出版基地、印刷基地、光存储生产基地和出版物流通基地;广播影视业总收入超过110亿元,稳居全国前3位;工艺美术品销售总额约为550亿元,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列全国第6位;省凤凰传媒集团已实现销售、资产双超百亿元,名列同类企业之首,并于2011年11月成功上市;省演艺集团年经营收入达1.1亿元,同比增长27.23%;省广电网络公司成为用户规模全国第一,世界第3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如今,文化企业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10万人;四家文化企业入选全国30强,两家文化企业资产超百亿,原创动漫片已突破4万分钟,居全国首位。

二、江苏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一)改革财政扶持方式,推进文化企业经营机制体制改革

一是改变财政拨款方式,支持文化企业转企改制。2004年,江苏省演艺集团在全国率先实行整体转企改制。江苏省财政通过改变了资金拨款方式,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用“老办法”使“老人”得到较好安排,用“新机制”调动“新人”积极性,使各类文化人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在省级文化事业单位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江苏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目前全省已有120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二是财政采用入股方式,组建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财政安排4亿元,通过省广电总台入股省广电网络公司;安排2亿元,对各小股东从省广电网络公司分红后于其2006年基数差额部分给予补贴,以调动各小股东的积极性,同时,从税收政策上,江苏省财政对该公司给予5年的税收优惠。通过政府参与入股、税收的优惠,省广电网络公司已成为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最多的广电网络运营商。三是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重组中国江苏网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江苏省财政会同省委宣传部,通过整合财政专项资金6000万元,支持中江网重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使其注册资本达到9000万元,成为江苏省省级第七大文化企业。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

一是通过税收优惠,帮助江苏省广电集团发展壮大。江苏省广电集团“十一五”期间营业税比2005年增加部分由省财政全额返还的精神,2006年-2009年累计返还营业税1.3亿元。通过财政的大力扶持,江苏省广电总台的主要电视频道江苏卫视,已全面覆盖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覆盖总人数超过10亿,总用户超过250万户,江苏“优漫卡通”成功上星,为提供文化服务、传播先进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采用贷款贴息、税收激励、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新华报业扩大发行、凤凰传媒扩大规模。2008、2009两年,江苏省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52亿元,支持新华报业集团河西新闻中心建设、报刊印刷线技术改造、向窗口行业单位免费赠送《新华日报》、建设苏北印务点、抢救历史资料等;2006年-2009年累计安排资金4.15亿元,支持江苏省国际图书中心、新华书店发行网点、新港物流中心的建设和重点图书的出版发行;支持江苏省新华发行集团跨省整合资源,扩大销售渠道;支持江苏省新华发行集团改制上市、支持省出版集团下属凤凰置业公司借壳上市,拓宽融资渠道。

(三)做好财政资金引导培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一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从2007年起,江苏省开始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导资金从2007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亿元,4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5.2亿元。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等方式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网络、动漫、文化创意等方面的项目,2007年—2009年共立项支持文化产业项目203个,有力的扶持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动漫生产等系列项目的发展壮大,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一批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领域,有效提升我省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江苏省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到8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实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和‘十一五’时期财政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五’时期的要求”。二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支持江苏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2009年省财政出资10亿元,引导有关省级集团投入10亿元,按市场化模式组建了规模为20亿元的江苏紫金文化发展基金。基金主要投向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有线网络、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领域。2010年已启动投资3个重大项目。在此基础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

(四)加强文化产业资产监管,服务产业发展

一是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截至2009年底,江苏六大省级文化企业资产总额规模达298.52亿元。2010年,江苏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开展了省级文化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通过实施清产核资,摸清了企业家底、理顺了产权关系、转换了会计制度、审定了资产损溢,发现了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内控机制、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资产运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推进信息化管理。2011年,江苏省财政厅着手研发“江苏省文化企业及行政事业所属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加强对企业产权登记、财务快报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了省级文化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三是构建完善制度体系。江苏省财政厅着力推动构建全省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江苏省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为核心,以“资产基础管理、重大事项管理、资产绩效考评、现代企业和公司治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等五类配套制度为主体的江苏省文化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设想。

三、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强化落实。为培育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江苏省先后在投融资、税收、进出口、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了若干政策扶持举措,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些政策在部分地区目前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方面还需花大力气。

2.文化市场机制仍不健全。虽然江苏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仍不健全,发展文化产业必需的投融资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不健全、中介市场不发达、各种专业公共交易平台的建设、产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还比较滞后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多头管理问题严重,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出了少数发展较好的文化企业集团,大部分文化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差,特别是经营性文化单位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活力。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文化资源在全省的配置有待加强。

4.文化人才严重缺乏。与上海、北京等一些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相比,江苏不仅在文化产业人才的总量上偏少,而且在层次和结构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尤其缺少能融合文化资本运营、文化艺术商务代理、网络及多媒体文化服务等多种知识的优秀人才和文化与经营复合型人才。

四、财政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围绕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和文化人才队伍强的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财政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以资助、贴息等方式,着力引导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广告会展等重点行业发展。加强与相关财政引导资金的互动,推动文化产业与教育、体育、休闲等产业相融合,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2.进一步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促进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要重点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大对文化环境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几大“文化航母”的带动效应,促进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

3.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杠作用,积极推动产业集聚集群。进一步发挥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基金的作用,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产业积聚区建设,重点是打造相关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为文化产业积聚集群创造条件。

4.加大对文化人才的投入力度。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做不出一流的业绩。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财政应尽快设立文化人才专项资金,培养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通过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1〕 吴学丽,李秀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纵横,2010.2.P81~83.

〔2〕 奚敏华.促进昆山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探讨.财经界,2010.24.P1-3.

〔3〕 江苏省统计局.2010江苏年鉴,2011年.

〔4〕 江苏省财政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

〔5〕 财政部:全国各地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www.mof.gov.cn.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江苏省财政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