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原则新探

2012-04-02朱白薇温汉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理论课

朱白薇,温汉雄

(广东药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原则新探

朱白薇,温汉雄

(广东药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要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实效,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案例教学新原则必须做到“新”、“实”、“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教学;原则

一 案例教学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重视学生

案例教学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要实现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价值判断等能力,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快速反应的能力,也能加强学生逻辑思辨、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重视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气氛,而是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要求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学过程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受教育,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受教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教育,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重视交流

案例教学重视学生、重视过程的表现形式就是重视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模式克服了以往传统教学中单向、单一的交流,通过双向甚至多向的有效交流,教师则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做到更具针对性、思想性、教育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也会大大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活泼局面。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必然性

(一)课程特点决定了必须实行案例教学

教育部5号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方案”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梳理和更新,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是最高的。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理论性、逻辑性、思想性、系统性,在课堂上对概念进行界定,对基本原理进行逻辑推演,主要是解释理论、论证理论,因而远离了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实际。因而被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生认为是一门“玄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达到思想共鸣,甚至还产生抵触、逆反心理而选择逃学。

理论往往是晦涩的,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调动学生有兴趣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失。案例教学通过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案例,从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与价值,不仅学生去学理论、爱学理论,更进一步地做到懂理论、用理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特点决定了必须实行案例教学

现代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个体地位的独立性、个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展。当代大学生是非常个性、自我的一代,他们非常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从“我”出发,以“我”为归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他们想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不喜欢老师“一言堂”,反感传统的由老师讲授的方式,希望在课堂上多开展主题、案例讨论、辩论、模拟活动等互动方式,使自身组织、演讲、思维等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可度是较低的,原因是学生普遍认为“原理”课的理论太抽象、深奥、枯燥,与现实相差太远。因此,随着当代大学生自主性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当尊重学生的需求,不能再像以往一样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理论的分析与运用的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

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心态是被动的、无奈的、自发的,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在课后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而能积极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就寥寥无几了。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高中内容重复太多,都学过了就没必要学了,学习态度也就不会太认真。很明显,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发展的认识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所谓自发状态,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社会全局和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局限于狭隘范围和眼前利益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切到理论的实际价值,使学生明白大学理论学习与高中知识学习的异同。案例教学具备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能充分展现理论的无穷魅力。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新原则

经过数十年的精心探索,“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案例教学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案例教学也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面对着“80后”作为一个“代”的概念刚刚提出,就又遇到了“90后”的挑战,整个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急速变化,当代大学生在急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陈出新,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必须遵循3个新原则。

(一)“新”

所谓“新”,是指所选取的案例要有及时性、时效性、时宜性。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快捷迅速,间际影响交互频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用时下的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财经热点、体育热点、军事热点等案例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让青年学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里的年仅两岁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人们在谴责司机的丧失人性、路人的冷漠无情的同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在经济繁荣的今天,中国人是否失去了道德准绳、以及拜金主义促成绝情和冷漠社会的深刻反思。这一“小悦悦事件”则可以适时地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讲授中,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上层建筑是其“血肉”系统,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促成社会的不断运动和发展。学生通过分析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实”

所谓“实”,是指案例设计务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特别是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应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度也有部分差别。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到具体的学科专业中。比如理科背景的就应多选自然科学方面的案例,文科背景的就应多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案例。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维方法及其理论观点去讨论、分析学生所学相关专业的案例时,学生不仅充分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而且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理解、掌握也同时实现了,这就切切实实地发挥出教学案例的实效了。比如笔者所教授的临床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专业的班级,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时,往往会引入医患关系矛盾处理的最新案例。2011年全国各地已发生数十起医患冲突事件,比如北京同仁医院血案、武汉协和医院医患血案、东莞市长安医院血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殴打事件、“拆线门”、“缝肛门”、“8毛钱看好10万病”等事件,让人们在追问:中国医患冲突为何愈演愈烈,医患之间缘何丧失了本该有的信任?临床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事件平常会高度关注,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常表现出极高的参与讨论热情。本该并肩抗病魔的医生与患者为何变得势同水火?如何解决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在学生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中,引导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原理,并明白有效处理医疗纠纷,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从而有助于在他们毕业以后的从医生涯中更懂得如何看待和处理好医患关系的矛盾。

(三)“动”

所谓“动”,就是教学案例要具有动态性,能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在现代的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很多的教学课堂上,多媒体教学被狭隘地演绎为PPT教学,用PPT代替以往的粉笔板书,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未充分运用到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把视听合一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这样静态转变成动态、平面转化成立体、无声转变为有声、单一转换为多样,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使教学案例更具有吸引力。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资本周转速度时,我们用中国海尔公司的改革发展来做案例教学,但在部分班级使用文字材料的案例,在部分班级使用视频材料的案例,对比发现视频形式比文字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为视频材料“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原理,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胡 昂.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王为全,李艳菊.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4]辛 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案例选取原则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G42

A

1674-5884(2012)02-0102-03

2011-12-20

2011年广东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广药教[2011]16号)

朱白薇(1981-),女,江西九江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罗 渊)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概论理论课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