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需求探讨高职文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02向立志崔晓莉
向立志,崔晓莉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海南海口571127)
从企业需求探讨高职文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向立志,崔晓莉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海南海口571127)
高职文秘专业要把握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训教学、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复合型秘书人才,以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企业需求;高职文秘;存在问题;对策
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市场需要和专业教育层次,高职院校培养的文秘专业人才的去向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第一线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较高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高职文秘专业要实现良性发展,首先要把握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深入市场,了解用人单位对秘书能力的具体要求,方能有的放矢。高职文秘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企业,那么,中小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秘人才?他们急需的文秘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职业能力、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应如何顺应企业的需要培养适用性人才?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应该弄清和考虑的问题。
一 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中指出秘书的“职业守则”为: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兢兢业业,甘当无名英雄;服从领导,当好参谋;实事求是,讲究时效;奉公守法,不假借领导名义以权谋私;遵守纪律,保守国家机密;谦虚谨慎,文明礼貌;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科学文化素质;钻研业务,掌握秘书工作各项技能。
就世界范围而言,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呈职业化、普遍化、年轻化和女性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秘书已成为我国最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第361行”。我国秘书工作也加速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其发展趋势为:
第一,由行政职务向职业化转变。秘书职业化是世界性的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由行政职务发展为一种社会职业。
第二,工作职能强化,由单一性向综合性、专业性转变。如一个现代企业秘书要完成相关工作,就应具备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档案管理能力、会务管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现代办公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获得以上能力。
第三,任职资格化。秘书工作的无证经营状态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鉴于此,我国先后颁发了相关标准进行秘书资格鉴定工作,任职资格化是秘书工作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
二 从企业需求探讨高职文秘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一份“民营企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报告显示,从需求数量上看,被调查的民企100%均表示需要文秘人才。从需求层次上看,80%以上的单位选择了大专(高职)毕业生,从需求的秘书类型上看,65%的单位选了复合型秘书,这表明,当前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由此可见,高职文秘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
据2011年我院文秘教研室对海南省及周边省份上百家企事业单位的调研发现,企事业单位对文秘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注重学生的“三办”能力,即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在走访过程中,用人单位十分强调秘书的文字写作能力。“擅长写作”、“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功夫扎实”等等。走访企业也十分看重秘书的办事能力,大多提到“能办事”、“善交际”等等。
二是普遍注重文秘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民企注重的文秘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依次是: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民企最注重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是易于投入、热情工作的心理、自信心、自主主动工作、追求卓越、渴望成功、开放乐观。
三是注重办公设备使用能力和调研分析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企业已实现无纸化办公,利用电脑来处理文稿、管理事务,熟练操作电脑已成为秘书人员的基本功之一。用人单位要求秘书要“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等。其次,用人单位认为秘书要当好领导的参谋,还要具有较好的调研分析能力。
四是注重经济和法律知识。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决定了秘书必须具备法律知识。
根据现代秘书工作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我们发现社会需要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秘书人才具有复合型、创新型的特征。所谓复合型,是指学生不但要掌握文秘专业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掌握与文秘专业相关的广泛的知识和多种能力,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能力整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践问题。如中小企业因单位规模相对较小,文秘分工不是太细,文秘人员身兼多职,往往集文秘工作、财务、统计、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除了必须具备的文秘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其他非文秘专业的基础知识。不仅要具备办文办事、熟悉掌握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还要有熟悉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既要为企业领导当“门面”、当“窗口”,搞接待、公关,还要为企业领导出谋献策、辅助决策。因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文秘人才最受市场青睐。所谓创新型,是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日新月异,工作上会出现很多新情况,决定着秘书要具备创新能力,包括吸收和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从市场需求反观当前高职文秘教育,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专业口径窄,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对复合型文秘人才的需求相脱节;文秘专业毕业生职业定位与自身能力相脱节;教学方法、实践技能训练环节的薄弱与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秘书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等等,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 培养复合型文秘人才的有效措施
(一)面向市场,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突出企业特色和适用性。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必须根据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文秘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请企业人员参加,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培养复合型秘书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
要解决文秘专业毕业生专业口径窄的问题,就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市场对复合型秘书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根据文秘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根据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由用人单位与教育决策部门和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起规划设置开设课程的结构、课程种类、课程的课时数。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一些院校文秘专业的成功经验,一个优秀的课程体系至少应包含4个板块:第一,语言类板块,主要课程包括英语口语、秘书口语、秘书写作等;第二,专业知识板块,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操作、管理、协调、组织能力等,主要课程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信息工作与档案管理、常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实务等;第三,智能秘书板块,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速录、网络技术、摄影技巧等;第四,职业拓展板块,重在培养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等,主要课程包括商务谈判与技巧、礼仪与形象设计、中西文化、广告基础、人文艺术与修养等。
(三)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达到文秘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结合文秘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教师讲授与指导学生自学结合起来。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过程可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完成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掌握方法,从而促进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学习任务是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行动任务,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一致,要求学生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中发现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合作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秘书职业关键能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实践技能训练
1.在学科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加大实践教育环节
为配合对复合型秘书人才的培养,文秘专业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应该适当加大实践性教育环节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规范化操作能力。例如,在文书档案学中,文件档案的立卷、保管、检索能力训练;公文写作中,一般性公文函件的迅速起草、撰写能力训练;办公室管理中,办公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礼仪与仪表中,实际的礼仪接待技巧训练……这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消化和理解。同时,统一、科学而规范的训练,对学生获得标准化、专业化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都将大有裨益,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注重校内外相结合。笔者所在学院文秘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特别重视。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在20多个教学与行政部门建立了校内文秘实训点,通过校内实训,让学生掌握办公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意识与技巧,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前对学生进行角色转变、发现学生的专业技能缺陷。我们还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合一,努力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
3.抓好实践环节
教学过程要融“教、学、做”为一体,实践是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安排学生实践。一般可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认知实践阶段,在第一学期,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秘书部门进行参观,使学生对秘书岗位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确岗位能力要求。
第二,课程教学实习阶段,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如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各个行政部门实习,让学生参加会务宣传、接待、起草文件等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第三,社会实践阶段,学生可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提高调研分析能力。
第四,毕业顶岗实习阶段,学校组织学生到各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走上秘书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角色转变。
(五)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要提高文秘专业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文秘教师队伍,加大“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第一,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问题。非文秘专业毕业的专职文秘教师要进修文秘专业课程,积极参加相关职业技术培训,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累一些文秘工作实践经验积累。
第二,完善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的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职业发展导师,或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文秘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用他们具体的实践知识来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外,还可通过他们及时地反馈市场的人才需求和文秘行业的最新信息。
第三,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走出校门承担企业的秘书工作,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参与实践,熟悉秘书职业环境,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高职文秘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该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学生基础及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企业特色和适用性,以增强文秘专业人才的就业适应性。
[1]沈建红.适应民营企业需求的高职文秘专业建设与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
[2]焦名海.高职文秘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3]陆季春.高职文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0).
[4]李 丽.高职文秘基层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刍议[J].职教论坛,2010(2).
G71
A
1674-5884(2012)02-0082-03
2011-12-19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Hnjg2011-12)
向立志(1964-)男,湖南岳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研究。
(责任编校 晏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