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简论
2012-04-02贝志军
贝志军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灵石中学,浙江台州318024)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简论
贝志军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灵石中学,浙江台州318024)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当前传统教育观念、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可通过精心提问、灵活把握发问时机、创设交流情境、留足思考空间、开展有效评价等途径改善课堂提问效果和教学效益。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
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形式,更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当前,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行为是非常普遍的,但有统计表明,教师课堂有效提问只有一半左右,课堂提问的效益难如人意。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低效或无效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缺乏目的性,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问题缺乏深度,能力水平要求不高;教师提问频繁,没有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主要针对基础较好或较弱的学生,缺乏对不同层次的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作评价;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
从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来看,传统教育观念、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改进提问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效益。
一 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问题,这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问题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问题提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化问题的难点,降低学习上的梯度。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技能、提高自学能力。一般来说,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基础性。首先,设计问题时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结构现状出发,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发展要求,使所设计的问题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事理的规律。其次,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桃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桃子”,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可能。譬如:引导学生理解匀加速曲线运动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按照运动的加速度特点进行分类,平抛运动属于哪种运动?”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真正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知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再次,需要学生“跳一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保持不变,且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平抛运动属于匀加速曲线运动,学生够到了桃子。
第二,科学性。设计问题时从情境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问题的设计内容应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抽象概括法、研究问题的理想化方法、处理问题的等效法等物理学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逐步开学习物理之“窍”。同时,还要注意设计问题的措词表达的科学性。教师要用科学准确、条理分明、清晰精炼的物理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的条件、前提、方向,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感受物理问题情境,完善认知结构,进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譬如在进行“滑动摩擦力”教学时,教师:“刚才我们提出了3个可能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性质、接触面积。那么,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该怎么办?”这样就很容易引导学生回忆起研究这类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正确地估计学生的能力,设计出多种认知水平的问题,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问题的内容上要紧扣教材内容,抓住关键点,突破难点,完善学习的结构。
第四,层次性。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通过每一步小问题的解答,逐步突破大问题,把握要领、掌握规律。这些循序渐进的问题将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只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师生在教学对话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中切忌不可为了提问而提问,“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另一个翻版。提问过多过滥,会让学生应接不暇,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而是多用疑问性提问,注意问题的发散性、开拓性。让学生不仅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能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引发出新的问题,促使研究不断深入,问题得以升华。譬如:在动量守恒定律推导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动量守恒为什么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如果外力的合力不为零,守恒定律还成立吗?从推导过程中能找出原因吗?(2)既然我们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由牛顿运动定律推导而来,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动量守恒定律呢?它比牛顿运动定律的优越性在哪里?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来促使学生在分析概念和定律的关系中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将各个问题系统化,促进知识的顺利迁移。
第六,开放性。增加问题的开放性,允许学生给出多种可能解释或回答,促进学生多方位的发展。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展现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把握发问时机
发问是教学提问的首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进入了“愤、悱”的状态,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最佳发问时机即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之时,要求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要求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疑难之所在而提出问题,如学生没有疑问则设置疑点,即“制造矛盾”,以打开学生心扉,激发他们去思考,逐步引入佳境。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了解知识是如何演化发展的,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学会了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在学生的思维受阻处随时调整或改变原来准备的问题,灵活处置。
三 创设交流情境
创设愉悦的情境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交流之中的心理前提。因而教师在课堂提问和交流讨论过程中,首先,要营造充满信任、自由、谦逊和爱心的课堂氛围,通过努力与学生沟通,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信任、爱护、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有成功希望的个体,以形成自由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的语言不能损害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获得话语权,并在师生语言交流中体会被尊重的感觉。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使竞争成为合作与发展性的竞争,让学生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体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平等交流和友爱的意义。就物理教学的特点而言,将课堂提问与实验演示情境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加之自身的思考和动手最终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方法。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益的一个具体手段。
四 留足思考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前有所准备。提问后,教师的等待时间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对于较低水平的问题,教师给出的等待时间应在1秒钟或以下,对于较高水平的问题教师等待时间从1秒增加3~5秒。提问后留下适当的等候时间,再叫学生回答,这是有效提问的最起码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出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答案,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降低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总之,合理地利用等待技巧,不仅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愿意回答问题,而且会使学生回答的问题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五 开展有效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需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教育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积极、及时的评价反馈,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反馈。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以此表明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意见确实了解了学生对回答问题、寻求正确答案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教师的倾听与反馈来传递教师对学生的爱、尊重和信任。其次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反馈。对于学生给出的问题答案或不同意见,不管正确与否,物理教师都应先肯定学生的参与,多用一些肯定、表扬与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少一些评判性评价,杜绝指责、讽刺学生回答的教学评价。在言语上,教师始终要用鼓励性评价语。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用“嗯”或“哎”等表示自己在聆听,以此促进学生进一步回答或论述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用“回答的很完整”、“你的构思很新颖,再仔细想想”、“继续努力,你会做得更好”等,适时地对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在体态语言上,教师可以用微笑表达对学生的赞许;用鼓掌表示对学生表现的强烈鼓励或赞赏;用点头、摇头或身体姿势的变化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肯定、否定或关注、鼓励;教师也可利用拍拍学生的肩膀、抚摸头、握手等动作来传递暗示、关心、友好、鼓励、赞赏等积极情感。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艺术,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各个领域,同时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密切联系。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通过精心提问,灵活把握发问时机,创设交流情境,留足思考空间,开展有效评价,能起到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推进课堂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体现了师生交流互动、伴有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情知统一的思维、品德品质的提高过程。
[1]李 琴.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洪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安徽教育,2006(8).
[3]周广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G632
A
1674-5884(2012)02-0019-02
2011-12-09
贝志军(1978-),男,浙江黄岩人,教务主任,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责任编校 龙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