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市产权市场面临的新形势与未来走向
——值《产权导刊》复刊10年发行百期之际浅谈

2012-04-01颜春友浙江产权交易所董事长

产权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导刊交易平台职能部门

□颜春友 (浙江产权交易所董事长)

省市产权市场面临的新形势与未来走向
——值《产权导刊》复刊10年发行百期之际浅谈

□颜春友 (浙江产权交易所董事长)

《产权导刊》从江西到天津,从创刊到停刊,从复刊到百期,从起步到成长,经历着自身的发展,也见证着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

中国的产权市场已曲曲折折地走过了几个发展阶段,以京津沪渝产权交易机构为龙头,产权市场发展已到达辉煌的高点。既处高点,未来的走势是上是平是下就有待分晓。这需要对面临的形势和可能的走向作出判断。

首先是产权交易所定位态势判断。由产权交易界四巨头提出的“非标准权益性市场”定位,已成为全国产权市场的主流定位。产权市场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市场。作为基础性市场,因其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全国产权市场又是以省市产权市场为主体的市场集合。而作为省市政府,从战略角度,越来越迫切要构建地方资本市场平台。地方资本市场有四大功能:1、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定位于国有资产交易、行政事业资产处置和政府指定的专项资产(如涉诉资产)处置;2、地方性股权交易平台,即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定位于为地方挂牌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转让和定向融资平台服务的区域性私募市场;3、企业权益、资产交易平台,定位于为其他各类企业提供权益、资产交易服务;4、专业性产权交易平台,定位于为具备资源条件和交易条件的专业性产权,如知识产权、文化品产权等提供交易服务。但地方产权市场能否承担起地方资本市场功能,则受制于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和产权交易所出资结构、主管部门、团队组成等因素,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其次是产权交易所构架态势判断。从目前看,省市产权交易所的组织构架大体上有三种模式:一是全面拓展型,采取I+X结构模式,即在母平台框架下,依功能拓展需要,通过独资或控股形式,设立若干法人子平台;二是稳步推进型,采取功能板块模式,能做的业务先做起来,待到条件具备时,再考虑设专业性子平台;三是依功能分设型,采取平衡设立模式,功能分工,对应归口。前两种模式,都基于由独家承担地方资本市场培育建设使命,只是因各自的资源条件、规模实力不同,因企制宜作出选择。然而,影响构架最大的因素是:地方资本市场的多功能与政府职能部门分口运行之间的博弈。由于省市产权交易所都归口于某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往往导致非属该职能部门管辖的功能拓展,得不到对应部门的有力支持。久而久之,势必使得地方产权交易所承担地方资本市场功能的效力减弱,强一块弱几块,非均衡发展。在政府授权不充分支持不到位以及自身条件不适应不具备的情况下,产权交易所出现分化分立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最后是产权交易所分化分立态势判断。地方资本市场四大功能,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对应的职能部门是国资委和财政厅,地方性股权交易平台所对应的职能部门一般为金融办,专业性交易平台所对应的职能部门是专业厅局,而面向社会企业的权益、资产交易平台虽然无明确对应的职能部门,但在地方性股权交易平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归到金融办管辖范围。由此可见,省市产权交易所将主要受制于国资委、财政厅、金融办的职能分工和各自发挥,形成分化分立格局。最有可能的是,在决心构建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省市,会出现政府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地方性股权交易平台之间的分野。产权交易所着力于拓展地方性股权交易,一旦取得成功,有的地方可能就意味着产权交易所自身的分拆分立已摆在面前。在这种格局态势下,如何建立省市地方资本市场的统一性协调性,当是省市政府予以把握的关键。

事务总是在发展。只有准确把握态势和未来走向,才能正确面对,做好该做的事。尤其是在心态上,一定要从大局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

愿中国的产权市场在新形势下更加辉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愿《产权导刊》在中国产权市场跨步发展的春风下茁壮成长,为产权交易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导刊交易平台职能部门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房地产导刊
检察版(十)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轮胎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和管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