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VB+OTT跨屏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召开

2012-04-01刘兰兰

电视技术 2012年22期
关键词:跨屏有线广电

刘兰兰

2012年10月29日下午,“DVB+OTT跨屏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简称DOF)主办,由中广互联承办,支持单位为东方有线、重庆有线、新疆广电网络、天威视讯、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南方传媒集团、百视通。研讨会由DOF秘书长曾会明主持。

此次跨屏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召开之时,正值ICTC2012前一天,组委会广泛邀请了各类跨屏技术与方案进行全面的介绍与演示,同时也作为DOF“跨屏技术与应用”项目的开题启动会。

DOF在广电转型和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研讨会伊始,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DOF副理事长张小棣先生代表DOF常务理事会致开幕辞。张小棣分析,当前环境对于广电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广电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转型和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形势之下,“DVB+OTT融合创新论坛”才应运而生。

张小棣指出,DOF属于产业联盟性质,产业联盟与部分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与行业组织的行业协会有所不同,它往往是在行业面临新技术、新模式的变革之际,为了解决行业的一些共性问题而自发成立、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盟组织,与行业协会相比,产业联盟有着更为具体的目标和诉求。作为DOF论坛,目标是推动广播电视(包括有线电视、电视台)与互联网电视、互联网业态的融合与创新,共同研究解决具备一定普遍性的问题。

据张小棣介绍,经论坛常务理事会研究,DOF论坛的跨屏技术与应用项目将由重庆有线规划研究院院长张勇担任项目组组长。会后,将正式组建项目组。

DOF论坛秘书长做“跨屏技术与应用”项目开题报告

DOF论坛秘书长、中广互联CEO曾会明作了DOF“跨屏技术与应用”项目开题报告。

曾会明首先介绍了DVB+OTT融合创新论坛(DOF)的成立背景。论坛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论坛会刊已经制作了3期,论坛网站www.dvbott.org已经上线。

据了解,跨屏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是向多个多种设备/屏幕提供视频及相关增值服务。项目目标是,留住老用户,发展新用户。首先,针对老用户,在第二屏上提供视频服务(免费或优惠服务),同时提供与首屏同样的服务内容,基于同一信息通道;同时提供与首屏相关的服务内容,基于同一信息通道;提供与首屏同样的内容,基于不同的信息通道;提供与首屏即时相关的内容,基于不同的信息通道等。其二,针对新用户,在第二屏上提供视频服务,拓展增值业务;提供与首屏关联、互动的OTT服务,并内容上适当拓展;以不同的资费形式。

对于多屏、跨屏技术与应用,曾会明总结为一云多屏、跨屏镜像、多屏互动与协同3种模式。目前有线的多屏应用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类似TVEverywhere的“一云多屏”方案,通过统一前端向TV之外的手机和Pad提供不同码流的视频服务。第二种是跨屏的镜像显示模式,即把手机或Pad的视频甩到电视大屏上显示,或者反方向显示,这类应用可通过本地和通过网络两种不同技术来实现。第三种模式是跨屏互动,比如通过手机、Pad针对电视内容进行投票,比如在手机、Pad上显示与电视正在播出的节目相关联的信息、数据、视频、广告等等。这是更为复杂、应用及运营的想象空间更大的一种模式。

重庆有线、贵州有线、天威视讯积极展开多屏业务实践

1)重庆有线

据重庆有线规划研究院院长、DOF跨屏技术与应用项目组组长张勇介绍,重庆有线对多屏互动业务的实践已经有3年时间。他结合重庆有线在多屏互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站在DOF论坛的角度,分析了有线电视多屏互动的业务需求。

张勇认为,多屏业务对有线运营商的价值,在于要保证视频服务的时长,将服务向更多屏转移,增强体验,提高订购效率。既要努力留住新用户,也要努力发掘新用户,创新收入来源。

有关留住老用户的典型多屏互动业务,张勇主要介绍了以下4种:1)多屏同看、订购、收藏、评论。用户可通过手机、PAD、PC、电视在“三屏专区”内看到相同的内容展现。用户可在单屏对内容进行收藏、评论后实现多屏共享。2)多屏续播。用户在单屏的业务使用行为数据为多屏共享,实现任意屏的跨屏业务接续。3)多屏互动。通过手机、PAD实现对TV屏的操作控制(暂停、切换、文字输入等)。基于统一用户、统一会话实现多频互动业务(信息推送、内容分享、跨屏订购)。4)提供视频内容空间。以互联网空间业务为参考,依托云端数据空间,实现多屏的汇总、交换、群发、分享。在创新收入来源的多屏业务方面,张勇重点介绍了社交电视、多屏深度搜索、播客、业务定制4种典型业务。

他还介绍了构建统一的多屏互动的思路。第一,构建统一的多屏用户平面。这当中涉及到:建立统一的用户数据模型,对垂直平台用户做整合;通过多屏业务平台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和识别;通过多屏业务平台实现对用户、业务场景、使用服务内容的统一识别和管理。

他认为,应构建统一的多屏会话体系,自上而下建立跨平台用户状态维护与管理机制。他对构建灵活可扩展的数据中心进行了阐述,他指出,现在,数据分散在多处;未来,应构建灵活可扩展的数据中心,实现三屏业务数据的统一实时传递。在对端到端-端到云到端分析之后,张勇表示,端到端方案在多屏总框架下是对端到云到端方案的局部补充。

2)贵州有线

贵州有线节目信息部副经理曾敬鸿介绍了贵州广电网络建设的电视综合门户系统项目(简称“多屏看”)的建设情况。该项目是由贵州广电网在络数字电视及广电宽带网络基础上,充分利用广电传输网络和海量电视内容优势,为贵州广电网络数字电视用户提供网络跨屏增值服务,通过有线电视网络,采用EoC+WiFi,PON+WiFi城市热点WLAN方式,为电视、计算机、PAD和手机等智能终端用户提供流媒体增值服务。通过“多屏看”项目的建设,贵州广电网络实现了由服务传统电视终端向服务现代多媒体终端的转变。截至目前,系统覆盖达8万用户。今年7月,该项目通过了由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谈到贵州有线的后续想法时,曾敬鸿表示:(1)鉴于全省双向网还未全面覆盖,考虑把目前“多屏看”承载的IP网中的直播类业务转移到DVB网络中,便于用户规模性发展;(2)考虑到机顶盒遥控器在内容搜索查询方面的操控较弱,下一步重点实现“多屏看”移动终端和电视机顶盒的终端;(3)目前“多屏看”上的点播节目主要是以电影、电视剧为主,下一步考虑规划注入大量教育类内容,便于拓展“多屏看”,也考虑在教育方面的业务发展;(4)“多屏看”还只是做视音频内容,需要发展为广电网络综合应用的入口。未来计划,在“多屏看”开发电子报刊投送、电视商城、VoIP、视频通话、家庭安防等应用。

3)天威视讯

深圳天威项目经理廖骥君指出,跨屏不是目的,为了跨屏而跨屏不可取。跨屏是提供融合视频服务的手段和桥梁。应针对不同的场景,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基于不同屏幕本身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跨屏技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跨屏技术可以有2类主要应用:第一类是一云多屏,第二类是跨屏互动。针对一云多屏,可以在用户侧体现为基于云端实现的服务,在运营商侧体现为可运营可管理的业务,能较好地覆盖已下发的高清交互机顶盒,并不等于所有的屏幕都是同样的功能和内容。对于运营商先构建基于云端的融合服务平台是重点。而跨屏互动,在用户侧体现为基于终端实现的功能,在运营商侧体现为打造家庭媒体中心的手段,需要新开发的智能终端来实现。跨屏互动是机顶盒功能的增强达到占据家庭媒体中心的手段。深圳天威展开的跨屏业务探索,涵盖一云多屏和业务融合平台。未来,将朝着完善融合视频服务体系的方向发展。

多屏方案百家争鸣

中国移动研究院产品经理文聪对中国移动主导的多屏共享WiMo标准作了介绍。WiMo的典型应用有4种:第一是视频、照片分享;第二是电视体感游戏;第三是会议演讲;第四是手机应用演示。文聪指出,局域网多屏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两类技术来实现:DLNA与WiMO。二者的主要区别:DLNA是内容分享;WiMo是屏幕分享。WiMo与DLNA等流媒体分享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WiMo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好,所见即所得;接收端更简单、成本更低;媒体内容兼容性问题更少;可支持游戏、PPT演示等业务场景。

爱迪德技术有限公司新媒体业务销售总监王唯先生介绍了OTT运营的核心价值和重要特征。在中国广电业界的印象中,爱迪德是做条件接收的国际厂商。据他介绍,国际典型的视频运营商,包括Comcast、Netflix、Youtube等,实际上都是爱迪德OTT解决方案的客户。

NDS中国区客户经理梁建先生介绍了NDS的智能云SOLAR的用途。他指出智能云的目标是更快速有效的开发,更灵活易伸缩的运营模式,利用云端功能简化客户端,支持不同网络。

深圳茁壮网络董事长徐佳宏对于跨屏业务,重点分析了几种形式:首先是端的融合,即在一个终端里面,可以实现多种服务内容;第二,是有线网络末端IP化,有线网络可接入计算机存储网络中的所有IP资源,有线网络可以提供IP输出和非IP输出,为多终端提供服务;第三,广播电视业务云化;第四,无线覆盖化。

指南针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吉东波介绍了两种方案,其一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下一代云存储与传输标准,第二种方案是家庭信息聚合终端,这样的终端能够将智能家居、视频通话、e家(e+)应用、本地化服务应用串联起来。

论坛最后一个议程,就有线跨屏业务的需求和有线跨屏业务的模式两个核心话题,演讲的大多数嘉宾以及深圳天华副总经理黄静、新疆广电网络副总经理陈长伟、视博云副总经理吴君鸣在曾会明的主持下展开了为时1小时的对话。

猜你喜欢

跨屏有线广电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互联网社群时代的跨屏传播
跨屏传播:2019央视春晚携手抖音的融合探索
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跨屏测量的现实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
东方有线点播排行榜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