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安实战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思考
2012-04-01李艳
李 艳
(四川警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四川 泸州 646000)
面向公安实战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思考
李 艳
(四川警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四川 泸州 646000)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安机关对于基层民警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求显著提高。目前公安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联系公安实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育;公安实战;教学改革
目前,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公安工作要实现科技强警的战略思想,就必须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的科技水平。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的基地,担负着培养未来公安机关中坚力量的重任,因此,公安院校必须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满足公安实战的需要,培养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为了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相区别,定名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旨在对国内二十多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总结。该研究组编写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是对我国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性的书籍,其中明确提出,对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他们掌握计算机知识,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1](P1)作为中国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安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高级应用专门人才。因此,公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得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既熟悉公安业务又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能力和素质。
一、教育现状与问题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没有紧密联系公安实战。目前在公安院校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有两门,分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前者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操作,后者则主要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等。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普通院校几乎一致,没有体现出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而且由于教学内容完全没有涉及公安基层的实际工作,所以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对于公安信息应用系统非常陌生,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来学习才能熟练使用。
教学内容单一,各个专业没有区别,存在“一刀切”现象。对于公安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专业设置有侦查、治安、交通管理、刑事科学技术等。这些专业实际对应基层公安机关的不同警种,其工作内容是有较大的区别的,应用的公安信息系统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学模式简单化。现在高校的教师基本摒弃了“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多采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的信息化手段,并且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图片、音频、视频等更生动地来体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于知识理解和接收更容易,但是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育模式,公安实战需要公安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专门人才,被动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理论多,实践少,主观能动性差,仅仅是一般理论型人才,不能达到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因此对于这种被动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改革
现代教育观提倡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转向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强化学生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与社会交流为中心,以老师与学生相互讨论为中心)。公安院校应采用“以需要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全国公安院校中,有部分公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又划分为公安类专业和非公安类专业,因此,如果讲授的对象是公安类专业学生时,其教学内容可以考虑做以下调整。
增加公安信息网的介绍以及加强网络道德、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的教育。公安信息网是一个遍布全国公安机关的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平台,公安信息网承载着各种公安业务数据库和各种应用系统。[2](P1)这也是基层公安机关日常主要使用的网络平台。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公安信息网的建设结构,主要包括应用系统,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的基本介绍。同时,在信息社会,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和战略命脉,网络安全直接和整个国家安全休戚相关,然而目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呈急剧上升态势,除了《刑法》285条和286条规定的计算机犯罪行为外,很多传统类型的犯罪行为也大多开始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也直接威胁到了社会安定,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以及计算机犯罪危害性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对相应公安信息系统的介绍。公安信息应用系统有很多,比如公安出入境管理系统、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等等。在讲授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色。比如对治安专业的学生,可重点介绍治安管理综合系统、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侦查专业学生,可重点介绍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指纹自动化比对系统等;对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可重点介绍机动车/驾驶人信息系统等。当然由于公安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这些信息系统的介绍和使用最好能通过开发功能相似的模拟系统进行讲解。
(二)教学手段改革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社会中,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源是学生除了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网络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的支持下构建的现代教学环境,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视频点播、多媒体课件的浏览、BBS论坛以及师生或学习者之间通过E-Mail进行学习心得交流等。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设计综合训练项目。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往往是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然后在实验室通过一个一个实验的完成来验证。这些实验的设计一般是独立的,没有连续性。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的是计算机综合使用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相应的章节设计综合训练项目,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综合能力。
建立公安院校与其主管公安机关联合施教机制。[4]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也应建立公安院校与其主管公安机关联合施教的机制,即一方面将公安机关的技术专家请到学校,承担相应专业的教学任务,使他们的实战技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授;另一方面将学生带到基层公安机关观摩学习,对公安实战部门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靳慧云,李进,等.公安信息系统应用[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3]周颂伯,等.论高等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意义及网络教学的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4]陆齐红.科技警务呼唤公安科教创新[J].公安教育,2011(9).
D631.15
A
1673-1395(2012)02-0143-02
2011-12-19
李艳(1976-),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