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生态动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12-04-01徐盟侯洪

关键词:动画生态

徐盟侯洪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中国生态动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徐盟侯洪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生态动画,以影像语言形式、轻松幽默的语调确认了儿童乃至成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对人与自然、社会的深层反思。生态主题借助动画这种理想化表达方式为载体,能够更加触及观众的内心,从而提高传播效果。生态动画早已成为全球流行的一种生态传播样态,而在中国,生态动画才刚刚兴起。本文将生态动画置于中国的发展语境下,首先,结合中国动画发展历史,解析生态主题的演变;其次,根据中国生态动画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对于中国的社会价值;最后,用日本的生态动画观照中国生态动画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展望中国生态动画的未来走向及趋势。

生态动画;生态主题;社会价值;发展现状和趋势

生态动画是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兴起和环保意识的崛起,中国生态动画逐步凸显其社会价值,成为生态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政府在政策上也更加扶持生态动画的发展。2011年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首届德源杯全国绿色生态动漫作品展在北京启动,此项活动表明政府将借助生态动画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引领社会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而且,由中国自主创作设计完成的,全球首部以世界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生态环保为题材的动画电影《天堂飞鸟》,将制作成多种语言版本,于今年下半年在全球公映。与动画大国日本美国相比,中国生态动画才刚刚受到的重视,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动画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动画产业的重要的主题类别。为此,本文将中国生态动画置于历史发展的语境中,探讨中国动画生态主题的转向,结合当前生态动画发展的现状,引入生态动画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并且,分析中国生态动画存在的缺陷,以期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一 中国生态动画的主题转向及其特征

在媒介消费逐步向视觉媒体转向的背景下,直观形象的动画成为形象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并占领了大众文化的内容空间,为借媒介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壮大的进程中,提供了有效和快捷的传播手段[1]。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儿童电视的创作已经意识到善待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开始参与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来,将生态环保、绿色生活、审视自我的生态理念传递给少年儿童。生态动画,借助形象的影像表达、自由想象空间的叙述将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反思进行编码,确立了少年儿童乃至成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中国生态动画一直伴随着中国动画事业的成长,成为中国动画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中国早期的生态动画主要是将故事置于优美的自然环境背景中,展现人与自然朴素美好的关系。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动画《老婆婆的枣树》,讲述了老婆婆细心照料的枣树遭遇暴风雨,树上成熟的枣子全都掉在地上,小刺猬和小喜鹊害怕枣子被雨水泡坏,奋力将枣子转移到老婆婆屋里的故事。小动物与老婆婆之间友好的关系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间朴素美好的关系,借此来表明人要善待自然,爱护动物的愿望。这个阶段还有一部重要的中国生态动画是1980年上映的《我的朋友小海豚》,运用抒情浪漫的格调述说少年水手阿波与失去母亲的小海豚的深厚情谊,颂扬人与动物和谐美好的相处。这部动画获得了1982年意大利第12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荣誉奖、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这个时期中国生态动画的发展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生态环保运动及与此相关的生态文化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有关,因此,能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和与世界的接轨,中国生态动画的主题出现了转向,不再只是定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主题扩大到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美好生存环境的憧憬和向往。1996年的这部生态动画片《熊猫京京》,讲述的是熊猫京京赖以生存的家园竹林被烧毁,为了逃避人类的追杀,历经千险到世界各地寻找熊猫乐园的故事。这部动画从生态批判的角度,批判了人类对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杀戮动物的行径,其对熊猫京京采取的拟人化,描写它对美好家园熊猫乐园的向往以及战胜千难万险的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类自身对于美好生存环境的向往。同时期的另一部生态动画片《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将此向往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部成为80后童年经典的动画描述的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一群可爱的小老鼠,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创造出了温馨、美好的家园。这部动画以草原乡村为背景,以小老鼠的可爱形象所塑造的角色,将人类追求美好家园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传播了生态思想,也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接受,触及观众的内心,从而使生态传播更加有效。而如今中国的生态动画,传播目标更加明确,在批判经济快速发展带来问题的同时,积极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期待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播出了一部生态主题动画短片,批判了人口暴增、城市扩张,致使绿地急速减少,提出了挽救绿地的方法,倡导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环保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整部动画只有2分多钟,采用灰白和绿色为主色调,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2011年4月,以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为主题,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象的26集《滴水精灵》动漫卡通剧,一经成片即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央视的充分认可,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这部动画以水环境保护主题和引人入胜的动漫情节为亮点,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水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其制作、播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动画主题的细分和专业化不仅能够激发动画创作的主题领域,也能够全面细致地提升生态理念的倡导,从而加强全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生态动画不同于其他影视艺术创作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生态动画具有生态理想。生态动画运用色彩的构架,多重形象符号的加入,打造生态知识和理念的传播平台。借助动画具有的丰富想象力和生动表现力,任何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都可以在动画中发生,因此生态动画能够更加到位地表达生态思想。而且生态动画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浪漫表达,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将一切积极美好的形象赋予现实,与真正的现实世界比较,更能表现出巨大差异,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生态意识。其次,生态动画具有符号艺术性。生态动画最主要体现的不是动画本身的角色或者故事,反映的是这些视觉符号背后的意义,拟人化的形象表达是为了以物喻人,通过把人的一些品质赋予大自然的生灵,一方面表达的是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观,另一方面借自然之口表达人们应该保护生态,这样更有说服力。另外,色彩符号的运用也优于其他艺术形式,在生态动画的色彩中,可以将自然的明亮清新和遭受工业文明破坏后环境的灰暗沉寂发挥到两个极端,这样仅对比前后两种色彩符号就已经能够强烈地表达出动画创作者的生态意识。再次,生态动画具有公益性。生态动画通过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展现人类不恰当活动造成人与自然生态的严重对立冲突中,引发人们对自身行为模式和生存价值观的生态反省,使其认识到地球家园对于生存于其间的生命体的统一性和共同性。[2]而且,生态动画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少年,也就是生态教育的主体,通过观看生态动画,融入到故事的讲述中,能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接受生态理念,比传统的说教式生态教育效果更好。最后,生态动画具有全球性。生态动画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的是全球公认的价值和理念,是从青少年的视野观察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目的在于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种作品是全球的财富,不论哪个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教育,因此生态动画具有非常重大的国际传播价值。此外,生态动画还将人类的希望和憧憬以及人文内涵贯彻到动画的创造中去,这样不仅可以让人们看到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也可以体会到人类与万物平等,自然的价值是内在于整个生态环境的,并不是人类赋予的,因为生态环境不可能为了人类的目的而能工具般地使用。[3]因而,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生态传播形态,生态动画承载着生态主义的内核和生态教育的责任,同时它也是一种现代传播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生态动画已经发展成熟壮大的今天,中国更应该注重生态动画社会价值和传播意义,加强我国生态动画的创造和发展。

二 中国生态动画的现状和社会价值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程,生态动画肩负起了青少年生态教育的桥头堡作用。国家在政策上对生态动画的进一步扶持以及商业资本的加盟,使得生态动画成为近来年的热门主题。不论是从数量的增长还是质量的提高,都可以看到生态动画在中国获得的蓬勃发展。生态动画的社会价值逐渐凸显,因此宣传力度也有所加强。生态动画借助电影院线和电视为载体,传播力不断增强。

(一)中国生态动画的发展现状

中国生态动画的起步较早,但由于未能跟进的中国生态意识,未能产生显著的社会反响。随着中国动画发展,以及对于生态保护意识的呼唤,中国生态动画获得了长足发展。当前,中国生态动画发展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与环保共舞

近年来,中国生态动画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我国政府给予国产原创动漫以持续性的支持。文化部连续两年启动“原创动漫扶持计划”,为国产原创动漫团队及相关作品提供超过21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极大地激发了生态动画的创造热情。此外,根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动漫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之一,这更是为生态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政府扶持生态动画主要目的在于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环保教育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而商业资本则是看中了生态动画的潜在市场。2009年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教育类占总备案数第二位,2009年全国制作完成国产电视动画片比2008年增长31%,而增长率的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动画市场还处于不饱和状态,发展空间十分广阔[4]。生态动画作为教育类动画片中十分重要的主题,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获得了很多商业资本的投入。但是,商业动画片要求回报收益,并且能够符合大众品味。因此,当前中国生态动画不仅要注重生态意识的传播和教育,同时还要符合大众品味,提高收益。这样,中国生态动画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情节,要融入到生活中,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2011年4月在央视播出中国内地首部原创水环保题材动画片《滴水精灵》,24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就是由上海浦东水务局和上海星洲文化传媒投资拍摄的。该部动画片历经6年创作,以“保护水环境、爱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为主题,讲述滴水精灵“小丁咚”和他的环保护卫队与黑水魔及污染军团展开一场保卫桃花城的故事。不可再生的水资源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教育体系所能给予的水教育资源还不够,《滴水精灵》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画方式,讲述水环境的重要性。生态动画弥补了当前生态教育的不足,不仅以一种小朋友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环保教育,也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生态动画虽然在中国刚刚兴起,但在美国和日本等动画大国的生态动画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创作于1984年的生态动漫作品《风之谷》,因其强烈的生态环保寓意,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作为形象影片,号召全球公众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英国《泰晤士报》曾刊文指出:迪斯尼公司所制作的电影,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迪斯尼动画《小鹿斑比》、《海底总动员》中的卡通形象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虽然迪士尼电影经常带领观众逃离现实,但是其中蕴含的环保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都非常有影响力”。中国生态动画一直都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打造原创的本土生态动画。1981年中日合拍的生态动画《熊猫的故事》,是第一部中外合拍的动画片,采用了大量的动画与实景完美结合的画面,讲述了熊猫涛涛被外国盗猎者运往欧洲,渴望返回家乡,最终未果的悲情故事,批判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谴责捕猎野生动物的行径。通过与国外合作制作动画,无论在题材、故事构建还是在语言方式、营销策略上都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国际化水准。2010年上映的国产生态动画《梦回金沙城》讲述的是小主人公穿越时空回到沙人、象神用爱和勇气幻化成的神迹,阻止了一场毁灭性的灾变,演绎出了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中国文化价值理念。这部动画在融合中国民族动画创作技艺、吸收国际2D动画电影先进技术,特别是日本动画电影精华,实现了重大突破,甚至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可与日本顶级动画影片技术媲美。中国生态动画正积极吸收国外生态动画的技术和制作优势,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故事进行中国元素的加工改造。

(二)中国生态动画的社会价值

中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这个称号承载了太多的生态压力。随着中国生态问题的逐渐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生态动画作为针对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促进青少年生态主题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环境的保护。生态动画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大的生态传播力和环保号召力

据研究数据表明,在电视动画的观众群体调查中,4-14岁年龄段孩子占据了动画节目的收视主体;15-24岁年龄段受众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收视比重不大;25-44岁年龄段受众收视比例也很大,这一群体大多已经成家立业,受过教育,不仅保持一颗童真的心,还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不仅是动画节目的潜在收视群体,还正是孩子的家长,受亲子性收视影响较大;55-64岁年龄段受众收视比例要高于相邻的两个群体,他们大多为闲居在家的祖父母,其动画消费主要陪伴孙辈收视需要而发生。可以看出,我国动画的收视群体表现为一心两翼的“家庭式结构”——儿童收视为中心,父母、祖父母亲子活动为两翼。这就意味着,生态动画的观影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全家人接受生态教育和环保教育的过程。加之中国人口基数大,生态动画的传播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生态和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家庭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使得生态动画成为教育的一个途径。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观看生态动画,以及在生活里利用动画故事里的人物故事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的意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家庭开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动画强大的生态传播力和环保号召力已经逐渐被政府所关注,近年来,政府通过投资各种主题的生态动画以及开展生态动画创作大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2.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中国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绘画、雕刻、建筑、木偶、折纸以及剪纸、皮影、年画等途径,同时融入戏曲、民乐等声音表现手段,这种中华名族传统艺术和动画艺术的融合是我国动画片的特色,能够为动画创作者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感和文化内涵。如根据李可染的山水画创作的动画《牧笛》,影片中借山水画的意境描绘手法,创造了一个山中风景迷人的幽境,那里峰峦雄奇,飞瀑从悬崖上奔泻而下,直落在岩石上,铮铮作响,组成奇妙的乐声,激流奔向碧绿深潭,牧童看见自己的水牛匍伏在潭边欣赏着美景。这充满了田园诗情的内容,能够深刻地让受众感觉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激发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生态动画的主题往往与过去、历史、传统联系在一起,能够与传统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紧密结合,更加形象生动地传达动画的生态主题。同时,中国年轻一代对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比较生疏,知之甚少,这种形式的生态动画对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动画还表现在对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厚德载物的胸怀、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尊重和诗意的生活态度都显示出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对生态动画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5]。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是对国民的教育,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当生态动画融合了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时,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动画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 以日本动画观照中国生态动画存在的缺陷

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经过战后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极度的破坏,生存困境已经十分突出。物产资源不多的日本,加之世代传承的物哀意识,涌现出了大批的生态动画家,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宫崎骏了,他被称为“环保大师”、“生态教父”,他的动画将生态主题贯穿其中,引人深思。中国生态动画近年来无论在主题上,还是制作技术上,有很大的发展,并且能够走出去,出口到国外,但是与日本已经发展很成熟的生态动画相比,中国动画还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类中心意识强烈

浅层生态学的思想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它主张在不削弱人类的利益的前提下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它把生态危机看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认为生态危机只能表明人类发展得不充分,只要我们不断完善社会建制、改进分配体制、发展科学技术,这类问题最终都能得到解决。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通常被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的存在状况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它的信念是:如果自然受到损害,我们也就好不了。深层生态学认为,浅层生态学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根治环境危机的药方必须是针对价值观念、伦理态度和社会结构,因而必须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现行的社会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造,把人和社会融于自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深层生态学要破除生态哲学和生态运动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树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并最终建立一种无等级差别的理想的生态社会[6]。日本动画《风之谷》描绘了因人类的愚昧战争和过度掠夺而反噬的自然,意在表明人类正确的生存方式就是与自然和谐。《龙猫》则表现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就是融入大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崇尚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快乐。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深层生态主义,对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中国生态动画中,如《熊猫京京》、《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动物只是其中的一个道具,故事讲述的仍然是关于人类的故事。仅仅局限于人问题的叙述,反映了一种“发展至上”、“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的繁盛,同时表征了我们在生态意识方面的薄弱。

(二)人文意识的薄弱

动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含义,从文化角度上讲,它可以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育、启迪、思考、希望和梦想,在文化层面提升生活的品位与质量。[7]。生态动画也是要融入人们的生活,贴近现实,富有人文意识才能够打动观众。日本动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部批判海洋污染的生态动画,讲述了和母亲生活在悬崖上的5岁小男孩宗介和一只拥有海女儿魔法血统的金鱼之间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宫崎骏的大儿子宫崎吾郎,影片中人性美好的一面被作者表现得极为出色,展现了很多温情场景,充分表现了人性的乐观、善良、包容、互助、友爱等品质。而中国的生态动画长期受动画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的影响,导致制作结构简单、内容低幼、教化性强。如国产动画《梦回金沙城》,虽然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片表现了男主人公在前往金沙国这段离奇经历前后的变化,但他究竟为什么能有这种改变呢?影片没有交代清楚。难道他只是看到古代金沙国的人民,就能在内心生成一种保护这些黎民百姓的责任感么?他其实并没有跟金沙国的人民发生任何深度接触,怎么能从金沙国人民那里获得改变自身的力量呢?影片缺乏足够的细节支撑全盘的逻辑,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四 展望和思考

生态动画作为中国动画的一个重要主题,会随着中国动画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壮大。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商业需求潜力巨大,而且还能够传递健康生态的环保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浮现出的环境问题,生态动画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以生态为主题的动画会越来越多,逐渐和国际生态动画的主题合流。但是,在与世界生态动画的竞争中,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要将自身内功练好,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国际竞争。因此,生态动画会更加专业,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别是生态动画大片会更加吸引青年人的眼球。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国产生态动画,将使中国生态动画形成规模效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采取走出去的战略,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生态动画有更广阔的市场,扩大国产动画的世界地位,同时可以传播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让世界了解中国。生态动画也会结合生态教育,走进家庭和学习,能够贴近生活,借助电视、电脑网络、DVD、电影院线等多种媒体,使得生态动画能够更加接近受众,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故事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的社会氛围。中国生态动画会更加完善,具有更强的生态美学价值,体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8]政府也会在政策上更加扶持生态动画的发展,关注生态动画的社会教育意义,在生态动画中植入时尚元素和中国元素,在倡导青年人树立健康环保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够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

[1]郭小平,王子毅.试析迪士尼动画片的生态文化传播[J].电视研究,2009(11).

[2][加]卡尔松著,杨平译.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第110页.

[3][澳]安德鲁·文森特,袁久红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369页.

[4]贾秀清,薛安超,王娜.我国电视动画发展现实面面观[J].现代传播,2010年(8):80.

[5]周艳,魏杰.对中国动画发展之路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雷毅著.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13页.

[7]金昱.对中国动画发展的思考[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6):102.

[8]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86.

J954

A

1004-342(2012)04-89-05

2012-03-20

徐盟(1987-),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侯洪(1960-),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动画生态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生态养生”娱晚年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