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宁微丸制备工艺的筛选
2012-04-01,,*,,
, , * ,,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腰腿痛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复方腰腿痛宁具有补肾强筋壮骨之效。为克服传统剂型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我们将其开发成新剂型。
1 仪器与材料
A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E-35型挤出机(重庆英格制药机械有限公司);R-250型多功能抛丸机(重庆英格制药机械有限公司)RC2-6C2型药物溶出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TU-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微晶纤维素(MCC,湖州展望有限公司,批号:060524);壳聚糖(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F20090918)。
2 方法与结果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精密称取柚皮苷对照品,置于100 mL量瓶中,用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超声均匀,置于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190~400 nm波长内进行扫描,结果在283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在此波长处上述载体对测定无干扰。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柚皮苷对照品3.1 mg,置于100 mL容量瓶内,用上述缓冲液定容至刻度,超声均匀,得质量浓度为31 mg/L作为对照液。分别精密吸取2.0、4.0、6.0、8.0、10.0 mL对照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缓冲液定容至刻度,得系列质量浓度的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以缓冲溶液作空白对照,测定吸光度(A),回归分析得标准曲线C=36.761 98A-0.872 14,r=0.999 9(n=5),在6.2~31.0 mg/L内,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1]。
2.3 释放度的测定方法
2.3.1 释放条件 采用转篮法,转速为100 r/min,温度为(37±0.5)℃,溶出介质:以pH值为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2]。
2.3.2 测定方法 称取载药微丸约2 g,置于转篮中,并降至装有溶出介质的溶出杯中。分别以5、10、20、30、40、50、60 min定时定位取样10 mL,同时补加10 mL空白缓冲溶液。经用0.45 μm微孔滤膜快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 mL稀释至10 mL。以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空白对照,在283 nm处测定A值,按标准曲线方程求算对应药物浓度和累积释放率。
2.4 微丸的制备工艺 采用挤出-滚圆方法,称取腰腿痛宁药物粉末,加入MCC等辅料至足量,加入适量润湿黏合剂制软材后,经孔径0.8 mm筛板挤出,置入多功能抛丸机制备微丸,根据预实验所确定的制备工艺参数调节滚圆机转速和滚圆时间,通过摩擦力使完全滚圆。将所得微丸于40 ℃烘箱中烘干6 h,以0.63~0.83 mm的微丸进行工艺评价。工艺参数如下:挤出转速30 r/min,滚圆机频率为50 Hz,滚圆时间为5 min[3-4]。
3 结论
通过实验[5-6]可知,载药量越大初始药物释放越快,药物累积释放量越多,当30 min以后,各种载药比例的药物释放基本趋于相同,在50 min时,各药物释放量均已达到100%,达到完全释放。在同样给药剂量下,如果载药量小,则病人所服用药量不大。但载药量比为1:1时微丸成型性差,
几乎不能形成圆整度很好的小丸。故本实验选择药物粉末与其辅料质量比分别为1∶2、1∶3及1∶4,即药物在处方中含量质量分数相应分别为33.3%、25.0%及20.0%。通过实验,药物粉末有一定黏性,乙醇体积分数为75%时微丸成型性差,几乎不能形成圆整度很好的小丸且由于乙醇体积分数较高使制软材过程中乙醇挥发较多,不易控制黏合剂的用量,导致制丸的重现性差。所以我们降低了润湿剂体积分数,选用25%乙醇。
壳聚糖作为赋形剂,有缓慢药物释放的作用。所占比例越大,释放越慢。当壳聚糖含量过高或过低,则药物释放太慢或不完全,达不到30 min速释要求。故选择壳聚糖含量在25%。
[1]孙彦辉,李三鸣,董阳,等.含有尼美舒利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微丸的制备及性质考察[J].中国药剂学杂志,2008,6(4):16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73.
[3]李丹,宋洪涛,陈大为,等.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J].中草药,2007,38(1):36.
[4]刘阳,张志荣,韩静,等.6-巯基嘌呤结肠黏附缓释微丸的处方筛选及体外释放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7):1516-1517.
[5]张萱,刘纯岩,王英男,等.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4):577-581.
[6]姜雅萍,宋文植,尹万忠,等.金纳米花粒子对体外人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4):6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