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现代化的价值诉求与实践要求
2012-04-01冯德军李绍义
冯德军, 李绍义
(1.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2.黑龙江科技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7)
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过程,是社会化大生产替代小生产方式的过程。从历史发端看,现代化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逐步由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使人类进入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终结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作为制度的制约性随其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对生产力的制约和公平正义的缺失。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公平正义是其价值诉求和实践要求。
一、资本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开创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时,对其历史作用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特别是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1]资本主义以其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为根本手段逐步代替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在它生长过程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是把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破产的小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断裂的社会,对抗性矛盾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在自己生产关系内部运动。“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者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2]正因为如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已经不再能容纳它本身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资本主义越发展,这种对抗性就日益明显,这种“阶级断裂”也愈来愈明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削者这就要被剥夺了”。[3]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至于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而且产生了运用这一武器的人,即现代工人。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它只有消灭现存的占有方式,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炸毁“文明社会”的整个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自身的解放。由于这一切,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社会开辟了人类的现代化,但是又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桎梏,不可免地被替代。
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极力论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产物。马克思格斯总结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P87)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了科学预测,对未来社会的特征进行了界定。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未来的发展”。[4]设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主要有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做出必要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逐步消亡等。同时,认为由于其刚刚脱离旧社会的母体,所以仍然保留旧的社会痕迹,仍具有不完善性,但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体现出绝对公平正义的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现实之后,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按照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的解读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忽视了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基础的差异性,代表性模式便是传统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众所周知,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在实践中遭遇了挫折,现代化的进程受到滞缓。邓小平总结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5]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5](P1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在理论上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超越了过去人们对社会主义只注重特征,甚至把特征当作目的的认识,摒弃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指导”等作为“本质特征”的做法,紧紧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大要素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首先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同时强调生产关系的逐步变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保证,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基本实现了小康,现在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的成功实现,将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是优越的,不仅可以创造发达的生产力,更能在此基础上是实现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人们对现代化的价值诉求。
二、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间距”,以及现实社会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显失和谐的因素
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摆在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尽快摆脱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然而,由于当时没有成功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以及主观上对社会主义认知,我国和其他欧亚社会主义国家一道都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生产力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关系复杂化,那种追求“一大二公”,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的做法逐渐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抑制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的发挥。造成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极大的困难。寻求这种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忽视这种模式建立的社会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是依据西欧发达资本主义来展望社会主义的,但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工业化和商品经济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进行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生产力。同时,认识到在中国不可能实现同时同步富裕,为了打破平均主义,执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政策,在处理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上,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来加速发展。正是这些政策,使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今年中国国民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大国。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发展是以社会分化和断裂为代价的,即阶层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从数据上说,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值为58%;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值为5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世界平均值为2倍;中国国企高管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世界平均值为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世界平均值为70%。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等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4)》中指出,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比例仅为1.4%。财富差距达到32倍。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2009年的基尼系数高达0.47,而欧洲与日本大多在0.24到0.36之间。我国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说明我国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了。甚至还有专家指出,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社会分化已成为严峻的事实。可以说,此种社会现象是30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伴生物。
收入的严重不平等从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也在实践中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从而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中国的维稳成本在不断增加,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我国2010年用于内部保安的预算达人民币5140亿元,而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拟为5321.15亿元,足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各地群体性事件却呈不断上升的激增,从一定意义上说与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分离,导致其不可避免地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所以,一个社会不仅关注生产力的发展,也要关注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正如一台车的车轮,所有车轮平稳才不至于整车倾翻。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逆向思考。我们可以说,苏共亡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深层次的因素,就是苏共被苏联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抛弃。苏共己经不代表苏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群关系的解体是导致亡党的根本性因素。苏联在解体之前,苏联社会科学院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6]外国学者也分析了这一问题,诚如加迪斯对苏联解体的认识所言,“大多数历史学家现在已经认识到,前苏联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意识形态的宣传鼓动和它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7]“效率是一种手段,而合法性却提供价值判断。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他们的相吻合。”[8]政策是否关注和代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关系到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信”。[9]江泽民在总结苏共的这段历史时,也得出了一个深刻的规律性结论:“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10]
三、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实现公平正义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要求
西方学者认为效率和公平二者不可兼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美国在创造了一个高效益的经济的同时,“但是,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出各种不平等”。[11]但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和超越物,不仅要体现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更要体现在财富分配的公平。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后的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就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以及在过程中邓小平一直关注这个问题。提出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发展生产力,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否则,就走到邪路上去了。避免两极分化,事实上在发展中两极分化已经出现。邓小平在晚年无不担忧地说:“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比如刚才讲的分配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间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2]邓小平在深思熟虑后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太早也不行,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更是系统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提出以民生为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公平正义已经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近期连续刊载《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收入鸿沟需正视》、《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和《行业收入不怕差距怕不公》等四篇评论文章、从各个层面分析解读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的关注程度。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来实施,保证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首先,实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扭转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切实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其次,着力解决和人民群众直接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是和人民群众利益直接休戚相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在教育方面,主要的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办好人民满意的公平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就业,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利益;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当务之急是政府应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房价过高的问题,针对低收入者要加大廉租住房的建设力度,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在医疗方面,针对依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再次,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也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最后,提高党的社会管理能力,逐步完善管理体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集中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胡锦涛同志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突出公平正义,并不意味着否定效率。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仍是第一要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动摇,经济发展不是社会失去公平正义的根源,相反,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是保证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必须建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家普遍认同: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须绝对的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1](P86)
总之,在现代化进程中把推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诉求和推进其顺利发展的现实需要。胡锦涛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1-832.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
[6]黄苇叮.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67.
[7][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232.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9.
[1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1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