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尼斯和梅里尔一篇前言的解读
——兼议新闻传播的师者、学子和传者
2012-04-01邹火明
邹火明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对丹尼斯和梅里尔一篇前言的解读
——兼议新闻传播的师者、学子和传者
邹火明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丹尼斯和梅里尔在《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中提出了新闻传播研究者、教育者与传播实践和媒体的疏离、轻慢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是应建构起政府主导的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二是应改革当前的学制,增设专门进行实践教育的夏学期制。
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变革
一、丹尼斯和梅里尔说了什么
丹尼斯和梅里尔是两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新闻传播与媒介教育方面的杰出学者。两位学者在国际传播、媒介产业、媒介法律等领域著述丰硕。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一书的出版,更是在学界和业界刮起了旋风。就连一向谦逊的两位学者也不禁露出了得意之色,“对我们来说,这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续写的长篇故事。起初,这本书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中试销,后来,这本书被译成法语、汉语、俄语、立陶宛语和马来语出版。我们清楚地看到,本书所探讨的问题不仅仅在美国,而且在其他国家,都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青睐”[1]。
两位作者说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引起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界的普遍关注呢?
第一,19个方面的问题皆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美国人时常思索:我们的新闻体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新闻体制有何不同?是更好还是更坏?特别是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谁影响谁和为什么,媒体的信用与责任问题,以及我们取得多样化的信息与观点的权利,等等。我们担心媒体的偏见,关心媒体如何处理民族和种族事件,新闻的本质及其基础、新闻事业本身,以及那些和媒体紧密相关的产业——例如广告和公共关系。”[1]
第二,独特的研究和写作方法:辩论式!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的模式非常直白,对将要讨论的论题进行态度中立的描述,来反映当前普遍的看法,随后是挑战和反击。”[1]
第三,两位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提出的学界和业界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当下的新闻教育学界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丹尼斯和梅里尔所言给我们的警示
第一,新闻传播教育者、研究者的在场姿态问题。我国当前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绝大多数都可称之为学院派。他们大都毕业于院校,工作于院校(科研所),缺乏媒体从业经历。对新闻传播所必须具备的采写编评录播等专业技能也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尤为关键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只热衷于钻研西方的新闻传播理论,而对火热的新闻实践不大热心,也无暇顾及;特别是对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传播制度、体制,新闻宣传的政策与纪律等更是不甚了了。
可以说,我国当下新闻传播教学中教采访的未做过采访,教写作的未发表过新闻稿件,教播音主持的未主持过广播电视节目的教师还大有人在,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第二,新闻业界与学界的疏离问题。据调查,全国记协,地方记协和专业记协几乎难觅新闻教育工作者的踪影。根据记协的宗旨,应是团结全国各族新闻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而奋斗。这里的“新闻工作者”理应包含新闻教育和研究者。但也许是实行团体会员制,而我国专门设置的新闻高校又寥寥无几,故而,众多高校的新闻院系只能游离于体制之外,几乎成为了新闻宣传部门政策与策略的阳光洞照不到的地方。这带来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业界希望学界多多提供适应媒介需求,上手快,后劲足的人才,但又对学界的培养目标、计划、大纲等无能为力;学界希望能用自己的宏阔视界和理论建构成为业界的智囊与引领者,但又对业界的状况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由此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的状况:业界竞争硝烟四起,创新变革轰轰烈烈,学界研讨唇枪舌战、理论模式层出不穷,但往往是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中间俨然横亘着一条楚河汉界,偶有小卒拱过了河,也闹不出什么响动。这种业界与学界的疏离现象的产生,表面上看是成见造成的,实质上是运行机制的失措带来的后果。
第三,新闻学子的认知和状态问题。丹尼斯和梅里尔曾说,该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几代热情求知、对于我们的作品率真直言的进行评价的学生”[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培养了一代代敢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新闻传播的学子。对此,我们必须正视之。据刚刚发布的“广东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的办学情况调查”,有51.43%的学生认为“入学后,新闻专业与之前想象的差距很大,完全出乎意料”,在“你在专业学习实践上的积极性如何”选题上,60%的是“偶尔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在“是否因为师资、设备问题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上,近半的学生选择了“是”,在“你有没有决心走职业媒体这条路”上,有46.67%选择“有,但对前途很茫然”,26.67%选“没有,就业形势不乐观”,在“你认为所在的学校的新闻专业办学存在哪些问题”上,较为普遍的认为有“师资薄弱、老师缺乏经验,专业设备缺乏,实践平台缺乏持续的专业指导,无固定的实习基地,缺乏办学经验,学校不够重视”等。当然,也有34%的认为“生源素质不够高,可塑性不强”。上述调查的数据基本能反映我国当下新闻学子的真实状态:一是对目前的新闻教育状况不满意,二是对未来能否从事新闻事业惶恐不安;三是迫切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四是生源和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对此,若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新闻教育就会严重迟滞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破解丹尼斯和梅里尔之惑的两点思考
第一,应把在自然科学界广泛推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在社会、媒体和高校间建立起一种密切联系与合作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学界和业界广泛而深度参与的政产学研体制,以政校媒合作发展联盟的机制来运行的大新闻教育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实施,既可以解决社会与高校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新闻学界和业界的矛盾。政校媒模式的建立,可以使两者在新闻宣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协作等方面按照双方需要,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新闻教育和新闻宣传的核心竞争力,寻找到全媒体、自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新战略。
第二,应改革新闻教育的学制,将新闻院系的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即将传统的春秋两学期改为春夏秋三学期。春秋两学期适度缩短,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和课程实验,夏学期属短学期(一般4-5周),主要进行实训实习等,让学生尽早进入媒体,让媒体深度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之中。
实行三学期制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新闻院系必须培育双师型师资,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务的弊端;二是新闻媒介深度介入,学界和业界真正做到了无缝对接;三是新闻学子有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1](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王纬,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G210
A
1673-1395(2012)06-0163-02
2012-05 -02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2011241,2010A104)
邹火明(1964-),男,湖北洪湖人,教授,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媒介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