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期刊网站的发展
2012-04-01陈文静
陈文静
(华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上海 200241)
浅析数字期刊网站的发展
陈文静
(华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上海 200241)
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数字期刊网站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信息反馈及时、能为广告商提供更优质服务等技术优势,同时也存在版权问题的困扰以及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等问题。随着读者心中“知识有价”观念的形成和终端阅读器技术的发展,数字期刊网站的市场逐渐形成细化和两极化发展。
数字期刊网站;数字期刊;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数字期刊网站就是为传统期刊产业数字化转型所提供的一个传播平台。根据《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已破1000亿大关,但其中数字期刊的盈利只有7.49亿,仅为总产值的0.7%[1]。为何一个看似前途光明的黄金产业却在短期蓬勃后踏步不前?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10余家数字期刊平台网站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探究国内数字期刊网站的技术优势和所处困境,并对中国数字期刊平台网站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些许浅见。
一、数字期刊网站的现状
(一)数字期刊网站的技术优势
第一,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与传统出版业相比,数字期刊网站传播的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大。它可以同时与多家刊社签订合作协议,将市面上纸质期刊的数字版汇聚在一起,囊括国内多种主流期刊的优质内容。期刊内容可以从时政新闻、经济法律到艺术收藏、科技科普及农业类刊物,有效地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数字期刊网站在运营过程中,通过逐渐积累的大量用户群,可以建立自己网站的兴趣社区,还可以在每篇文章旁边设置作者链接,读者可以直接点击访问作者空间,既延展了读者的阅读内容,又迎合了用户的兴趣爱好,使期刊与网站相辅相成,共同壮大。
第二,形式多样化。数字期刊的表现形式有整刊版、原刊原貌版、语音版、专题版及多媒体版。有的数字期刊网站将杂志设计为集Flash、视频、音乐、声音甚至3D特效于一体的多媒体杂志,其简洁大方的风格、华丽恰当的动画效果、随内容板块变换的优雅音乐、每期必配的电影秀以及看完每篇文章后的及时感受分享,使其成为了休闲期刊中不折不扣的赢家。
第三,信息反馈及时。作为信息服务平台的数字期刊网站,其作用就是为期刊社及作者提供优质服务。数字期刊网站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后台数据库,为刊社提供季度、年度的网络传播反馈,针对访问数据,为每个刊社做出“全年度访问走势图表”、“区域访问数据统计及排行”等数据统计。这不仅有利于刊社了解自身发展情况,把握经营规律,也为刊社的编辑策划和运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第四,为广告商提供优质服务。多数数字期刊网站是以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方式,为读者提供免费阅读。数字期刊网站利用免费阅读来吸引读者,从而扩大网站影响力,广告商自然而然会前来投资,再通过精准的广告投放,使广告看而不厌,如此良性循环下去,这种模式既迎合了读者的免费心理,又达到了广告的宣传效果,自己更是盈利颇丰,达到了三全齐美的效果。
(二)数字期刊网站目前存在的弊端
第一,版权问题困扰数字期刊平台的长期发展。在传统出版领域,版权问题就一直是关注重点,进入数字出版时代,版权保护更成了出版界的重中之重。数字化出版的时代,作者的作品得以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传播,但是也对作者的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考验。在尚不规范的数字化出版市场,作者们的权益被一次又一次侵犯。由此看来,中国数字出版方面的法律若继续滞后下去,版权问题必会长期束缚数字期刊平台的发展。
第二,数字期刊网站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缺乏资金成为许多数字期刊平台的硬伤,而那些资金不足的平台多数是阅读全免费,盈利靠广告。在盈利方面,过分依赖喜怒无常的广告商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于广告商而言,什么媒介热,投放何种媒介赚钱,这才是广告商优先考虑的。IResearch曾在2005年发布了《中国数字期刊研究报告》,其中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31.3亿,其中数字期刊广告市场规模为0.2亿元,只占了不到1%的市场份额。而且这尚是在电子期刊火热的2005年,如今的市场份额必定更加萎缩,由此可见,在目前的平台环境下并不适合。
二、发展前景
(一)读者心理改变
2005年IResearch在《中国数字期刊研究报告》中统计调查了当年网民在选择数字期刊平台时的考虑因素,数据显示,当年的免费是吸引数字期刊用户的最主要因素,77%的用户表示,免费是他们选择平台的主要考虑因素。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电子书推广热潮的到来,人们对于数字出版物的看法开始发生改变,收费阅读已逐渐被读者接受。笔者近日正好在做一个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笔者在所负责的普陀区随机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84份,调查结果显示:有18.75%的市民表示会付费阅读,57.03%的市民表示会视价格及喜爱程度而定,3.39%的市民(多为老年人)表示从不看杂志外,仅有20.83%的市民表示会放弃阅读。可见,只要数字期刊的价格合理,质量精美,大多数的读者还是愿意购买数字版本的。
随着读者日益成熟的阅读心理,数字期刊平台可以大胆地营销传播文化,实现文化传播平台的真正价值。
(二)终端阅读器技术的发展
早期电子期刊的阅读载体是电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新一代载体,读者可以在数字期刊平台上直接阅读。随着终端阅读技术的发展,新一代阅读器不断出现,如电子书、平板电脑、数字电视、智能手机,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终端阅读品出现,媒介融合的时代趋势不可阻挡。面对终端阅读器不断瓜分读者市场,数字期刊平台应积极与新一代阅读载体相结合,共享读者市场。目前,许多数字期刊平台已在第一时间与智能手机联手,如龙源的iPhone、iPad客户端;ZCOM的Android客户端,携手新一代终端阅读器,使数字期刊平台能够拥有大量的稳定读者,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吸引广告商的投资。[2]
(三)市场逐渐形成细化和两极化发展
任何一个市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走向细分化,数字期刊平台也不例外。如今的数字期刊网站已渐渐显现一些细分现象,如针对学术研究者开设的万方数据学术期刊网,针对人文社科爱好者的龙源期刊网,针对摄影、摄像爱好者的POCO。数字期刊平台要想在市场上持续发展,必须细化现有的读者群,找到具体的服务群类型。
当数字期刊平台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将不再存在新旧兼备的暧昧型平台,而是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完全发行传统期刊数字版的渠道网站,另一种是完全独立于传统刊社,发行原创作品的数字期刊平台。
三、结束语
虽然数字期刊网站尚处于改进和发展阶段,但是,数字化出版是大势所趋。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06月底,我国网民数已增至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短时期内,我国民众总数不会有很大改变。网络受众总数的增加就意味着传统媒体受众总数的降低,数字化的阅读及出版,必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赫振省.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1.
[2]陈丹,张志林.从龙源期刊网看网络出版运营商的运营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4(5).
G237
A
1673-1395(2012)06-0161-02
2012-05 -08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