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势关系:《马丁·伊登》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2012-03-31葛厚伟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权势劣势马丁

葛厚伟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权势关系:《马丁·伊登》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葛厚伟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运用权势关系理论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了小说《马丁·伊登》中集中体现的权势关系,包括职业、地位、素养、接触和情感等造成的权势关系,以及其中人物为改变在权势关系中所处劣势达到交际顺畅所采取的策略。

权势关系;杰克·伦敦《马丁·伊登》;社会语言学

一 权势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wn将权势(power)及有关概念首次引入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精确地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权势主要指交际双方在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辈分、财富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如社会地位高一些、身份特殊一些、年龄大一些、辈分高一些等。Brown等认为,权势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进行控制的能力,“是至少两人之间由于在同一领域不可能都有权势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对等关系”[1]。该权势观强调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支配力,但这种权势观虽可以解释为强制性和暴力行为,对于非此二因素导致的其他微妙的权势关系却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比方说,让某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因为强迫改变不了人的想法;而且也没有考虑到权势关系的动态性。

在 Helen Spencer- Oatey[2]看来,对于权势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控制力[1];(2)社会地位或级别[3];(3)施加影响的权威或合法权力[4];(4)广义上的平等——不平等关系[5]。笔者认为,前三种解释都有其局限性,概括不够全面,本文主要从Holtgraves对于权势理解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小说《马丁·伊登》[6]。

二 权势关系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根据Holtgraves的观点,权势就是人在相互关系中地位的不平等[5]。当权势关系出现在言语交际中,就造成了权势关系对话,权势一方控制话题,其交际风格通常是强势风格,而非权势方跟随强势方的话题加以阐述和补充,处于从属地位,其交际风格则为弱势风格。谈话者对某一特定话题的相关信息占有量,谈话者的语言素养和语言流利程度(外语交际中特别突出)、气质、性格以及谈话者所操语言的社会地位都会导致权势关系的产生,差异越大,权势差也越大。这种权势关系导致的后果是交流的一边倒,如操母语者主要占据说话人的地位,而操外语者只能处于被动的听话人地位。如果交际双方在这些方面情况相同或大体相似,双方就处于平等的地位。

除上述影响权势关系的因素外,国内学者朱永生指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接触(contact)——或是见面的,或是不见面的——频率高,也有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抵消因权势因素带来的差距[7]。例如古时宫廷里的太监有可能得到皇上的恩赐。现时高级干部家的保姆,社会地位不高,但由于天天有机会与领导接触,时间一长,就有可能说到下级干部想说而没有机会说的话,做到其他人想做而做不成的事。

权势有时与接触成正比,但有接触没情感(affection)也改变不了劣势地位,即情感也是影响权势关系的一个因素。情感投入与权势往往呈反比,投入多的一方往往丧失的权势越多,投入较少的则越占优势,当双方感情投入平衡时,权势趋向平衡。例如,热恋中的恋人,可能不会过多考虑双方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和年龄差距;被追求的那位起先可能处于权势优势地位,但随着接触的增多,感情投入的增多,该恋爱关系可能就会趋于平等。

因此,平等与不平等或说权势关系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一个人或机构能在所有领域里都拥有绝对的权势,有差距就有权势,故权势关系也是动态发展的。它由对话的所有参与者共同构建的,随着语境的不断改变(如语境的参与者是谁,语言情景如何等),权势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如一个人在家里是父亲,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理应受到儿子的尊重。但儿子在工作单位可能恰恰是父亲的顶头上司,那么在工作中儿子做出的决定应该得到父亲的服从。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些掌握权势的人们会不断地重申和强化他们的权力,而那些没有权力或者权力小的人们总会试图争取某些权力,这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无论是在具体场合还是在社会机构中或者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权力始终是在社会斗争的过程中被赢得、使用、维护或者丧失[8]。也正是这种动态性的存在为在权势关系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提供了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权势地位的可能。

三 权势关系在《马丁·伊登》中的集中体现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的是一个企图跻身于成名者行列的年轻人的成功之路和他的悲剧结局。主人公马丁·伊登是个出身卑微、才识浅陋的年轻水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救了富家子弟阿瑟,由此结识了摩斯一家人,开始接触到上流社会并萌发了羡慕之心。爱上摩斯家的小姐璐丝后,为能挤到上流社会,能与璐丝结婚,他弃海从文,埋头读书写作,欲靠当作家出人头地,赢得璐丝。但事与愿违,马丁连遭失败,退稿如山,璐丝也离他而去。可马丁在失望之际仍坚持写作,终于有一天,他的文章开始被采用,从此约稿不断。马丁成了红极一时的文人,有了花不完的金钱,享不尽的富贵。于是周围那些先前鄙视他的阔佬们又开始奉承他,就连璐丝也跑来要重修旧好,对此马丁困惑不解,乃至投海自杀。

除了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权势,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可能存在权势关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权势级别,在某种范围内或在某个领域,一方就会对另一方拥有权势,而语言的使用是实现权势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方式。下面从《马丁·伊登》中选取几个片段,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集中体现的权势关系,以及其中人物为改变在权势关系中所处劣势以达到交际顺畅所采取的策略。

(一)谈话者对某一话题的相关信息占有量造成的权势关系

例(1) “A Mexican with a knife,miss,”he answered,moistening his parched lips and clearing his throat.

“It was just a fight.After I got the knife away,he tried to bite off my nose.”

“Oh,”the girl said,in a faint,far voice,and he noticed the shock in her sensitive face.

There was a brief pause in the conversation they were trying to get started.Then she asked tentatively about the scar on his cheek.Even as she asked,he realized that she was making an effort to talk his talk,and he resolved to get away from it and talk hers.

“This man Swineburne,”he began,attempting to put his plan into execution and pronouncing the I long.

“Who?”

“Swineburne,”he repeated,with the same pronunciation.“The poet.”

“Swinburne.”she corrected.

And thereat she began to talk quickly and easily upon the subject he had suggested.He felt better,and settled back slightly from the edge of the chair…[6]

对于马丁而言,他最为熟悉的无疑是海上生活,所以对于航海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侃侃而谈,但璐丝却生活在所谓的上层社会里,远离底层人民的世界,在遇到马丁前,对于水手的经历是无从得知的,所以无论马丁如何解释,她自己如何努力,都依然还是难以理解马丁所言何物。所以就航海方面的话题而言,二人之间就有了权势关系。如果在此情况下,马丁坚持自己的话题,二人的交流必然将会难以为继。但马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改变璐丝在谈话中的劣势,他努力把话题引导到文学方面的探讨上来,把话题的主动权转让给了璐丝,很显然这一努力是成功的,虽然在诗文领域马丁很不擅长,但却摆脱了璐丝的窘境,以至于她得以“talk quickly and easily”。

(二)谈话者的语言素养造成的权势关系

例(2)…he kept himself in the background,listening,observing,and pleasuring,replying in reticent monosyllables,saying,“Yes,miss,”and“No,miss,”to her,and“Yes,ma’am,”and“No,ma’am,”to her mother.He curbed his impulse,arising out of his sea - training,to say“Yes,sir,”and“No,sir,”to her brothers.He felt that it would be inappropriate and a confession of inferiority on his part.

He talked only when he had to,and his speech…was filled with jerks and halts as he groped in his polyglot vocabulary for words,debating over words he knew were fit but which he feared he could not pronounce,rejecting other words he knew would not be understood or would be raw and harsh.[6]

马丁只是个水手,只接受过一年的中学教育。虽然他曾到过很多地方,方言积累很是丰富,但由于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的人民,因此他的词汇里严重缺乏正式场合下的用语。在璐丝家这样的上流社会的家宴上,除马丁外,众人都使用着文明、高雅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标准语,马丁若使用方言无疑就会显得粗糙、不雅,不合时宜,更重要的是暴露出自己“没有教养”和卑微。马丁在语言上的受限制造成了他与璐丝家人的谈话关系中的不平等。他意识到自己与璐丝家人在地位等方面的悬殊,在表达敬意的同时,又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他对于璐丝以及其母亲的简单称呼和答语(“Yes,miss,”和 “No,miss,”以及“Yes,ma’am,”和“No,ma’am,”),则体现了他对于自己在该不平等关系中的劣势地位的挽救。

(三)接触和情感变化造成的权势关系

例(3)“And now you want to renew our love.You want us to be married.You want me.And yet,listen——if my books had not been noticed,I’d nevertheless have been just what I am now,and you would have stayed away.It is all those damned books.”

“I know that much you have said is so….I have learned to love better… I love you for… your beliefs which I do not understand but which I know I can come to understand.I shall devote myself to understanding them…I can still learn…Oh,Martin! ——”

“It was too late,”he said.He remembered Lizzie’s words.“I am a sick man——oh,not my body.It is my soul,my brain… If you had been this way a few months ago,it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It is too late,now.”[6]

在马丁初次被介绍到璐丝家时,二者地位差距悬殊,前者出身卑微,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条件差;而后者出身上流社会,终日锦衣玉食,受教育程度高,谈吐文雅。所以在二者相处过程中,前者处于明显劣势,但随着接触的增多,璐丝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喜欢上甚至是爱上了马丁,并与其私定了终身。这种情感的深化扭转了马丁在该二人关系中由于其他方面因素造成的劣势。彼时马丁不再需要仰视璐丝,二人的关系不再是社会地位悬殊的上流社会小姐与下层社会的水手,而是地位平等的恋人。璐丝后来在其家人的游说及阻挠下终于离开了马丁,在马丁成了红极一时,收入丰厚的作家后,璐丝又在家人的怂恿下欲与马丁重修旧好,而马丁话语中的三个“You want…”,表明他已经看透了璐丝的心思,两个“It is too late”透露出马丁不再爱她。此时二人的关系与先前迥异,马丁眼中曾经美得如“柔嫩花枝上的一朵金色花朵”一样的璐丝也显得卑微起来。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权势关系的动态性在该小说中得到了体现,尽管一开始谈话者都在特定的权势关系下开始谈话,但随着谈话的深入,谈话参与者不断构筑着新的语境,包括话题、谈话者的身份等,从而建构新的权势关系。

四 结语

小说《马丁·伊登》的篇幅较长,限于篇幅,本文无法一一列举所有具有阐释价值的语篇,在此仅摘录了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片段。但从这些有限的引文中可以看出,权势关系的动态性为小说人物改变自己在该关系中的劣势地位提供了可能。此外,造成权势关系的因素除了地位、职业、年龄、性别等这些探讨较多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为人们所不太留意的因素,如接触、情感等,这些因素值得读者去挖掘和分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欣赏小说。

[1]Brown R W,Gillman A.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0,(4).

[2]Spencer-Oatey R.Reconsidering power and dista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26).

[3]Cansler D C,Stiles W.Relative status and interpersonal presumptuousnes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1,(17).

[4]Leichy G,Appllegate J.Social cognitive and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the use of face - saving persuasive strategies[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1,(3).

[5]Holtgraves T.Language structure in social interaction:Perception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interactants who use the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2).

[6]London J.Martin Ede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辛斌.语言 语篇 权力[J].外语学刊,2003,(4).

I106.4

A

1008-4681(2012)03-0080-03

2012-01-07

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2010sk472;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0qd20。

葛厚伟(1979-),男,安徽天长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义学、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校:陈婷)

猜你喜欢

权势劣势马丁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神笔马丁
骄傲与谦卑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维马丁的诗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