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质弱势群体的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2012-03-31余子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课部湖北十堰442002
余子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课部,湖北 十堰 442002)
基于体质弱势群体的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余子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课部,湖北 十堰 442002)
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研究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自身及接受体育教学现状,建议对体质弱势群体进行层次划分、明确定位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进行重构和创新。
高校;教育公平;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
伴随着我国全面发展经济,国家逐渐富裕强盛,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却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体能下降、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不断增加[1]。同时由于高校不断持续扩招,导致高校学生群体在体质健康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营养过剩、不良或偏食导致的肥胖、瘦弱,长期应试高压下形成的高度近视,以及大龄、残障、病弱学生群体的不断增加等。社会发展及教育政策干预促使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规模的日趋扩大。
在“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本着“以人为本”,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共同发展原则,明晰体质弱势群体在校接受体育教学的现状,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同时由于体质弱势群体概念及分类存在众多研究分歧[2],因此笔者研究涉及的体育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病、残障学生,体质健康未达标的学生,体育课成绩不能达标的特形生。
1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现状
1.1面临政策因素的压力
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规定:因病或残疾学生可申请免予执行《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3]。政策因素使得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压力分化,病、残障学生得以关怀及照顾,而身体偏瘦、肥胖者和《标准》测试不及格者因成绩差甚至不能顺利毕业,其身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体育应充分考虑政策因素及弱势群体的自身条件进行教学改革。
1.2特殊体育课程开设现况堪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4]第十条规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保健、康复为主的体育课程”,可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特殊群体公平受教育问题,而在体育课程实践操作中却不甚理想。截止2005年,我国仍有23.53%高校未能开设特殊体育课,开设课程的高校又有70%的高校没有较为完整的教学大纲[5];同时全国开办了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还不足400人;5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以及2所地方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教师,而特殊体育师资培养几乎为空白[6]。特殊专业教育及师资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到特殊体育课程能否开设及开设后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1.3选课模式待改进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采用“三自主”的“班级授课制”模式,既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授课教师和学习内容。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的形式选择体育课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部分高校由于不具备良好的软硬条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地方院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7]。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的特殊体育课程也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对目标群体的估量不足,在开班选课前没有对体质正常型与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细分;教学资源紧张,无法适量安排针对性的特殊体育课程供体质弱势群体选择,只能少量开班,没能满足体质弱势群体的上课需求;由于受到其他学科课程选课挤压,往往难以选到适合的体育课程。
1.4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内容普遍选择节奏缓慢、柔和的太极拳、武术套路、太极剑等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的选择以项目运动量大小框定,过分考虑教学安全,不能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采用逐步加量调项的方式施教。在教学方法、组织策略、考核评价上基本上还是与普通体育课模式一样,没能按体质弱势群体层次特点及需求进行划分,教学改革无力,教材内容枯燥且单一,对体质增强帮助不大,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的弱势群体体育教育需求。因此, 涉及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改进。
2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对策
2.1明确体质弱势群体的规模及层次划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应明确体质弱势群体的规模,对其以后接受大学体育教育有直接指导和帮助意义。由于《标准》测试项目简单,便于学生自测自评,校方应在入学教育时,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标准》自测等手段,迅速建立相应的体质弱势群体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人人建档的局面,同时加强对体质弱势群体的追踪调查及教学辅导;建档后将体质弱势群体划分为3个层次:A—病、残障学生群,B—《标准》测试不及格(≦59分),C—肥胖及偏瘦学生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也可开展自测自评进行层次划分,通过明确规模人数及层次划分,确定所需师资及开设班级数量。
2.2明确体质弱势群体的层次教学目标
考虑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及大学生求学上进的需求,体育教学应使其能达到毕业时《标准》测试成绩合格。群体自身条件的局限决定其终极目标应为体质状况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这种目标的定位符合体质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窘境及“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于A类学生可不受政策的束缚,但更应积极改善体质健康水平。B、C类学生应以增强体质为目标,逐步达到正常型群体的体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依据体质弱势群体层次目标加以分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2.3选择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针对体质弱势学生选择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他们经过努力可以顺利达到预期的锻炼目的。如高校原有体育保健班涉及的病理、康复、保健等教学内容,适合病、残障学生(A类)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对于B、C类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既有趣味性,又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体育游戏,也可开展健身走和健身跑等合宜的运动项目,对于个别特殊的个体可开展运动处方教学。
2.4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如果采用“米”,“秒”的竞技指标来作为评价标准,肯定不利于学生取得好成绩,挫伤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导致教学实际与教学目标的相互背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改变单一的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要多视角、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注意力从竞技指标转向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行为,强调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运动参与程度,自身体质发展的纵向比较,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等方面,要求教师综合各指标因素,所占考核比例,给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
3 结 语
高校体育教学应考虑体质弱势群体自身现状与需求,结合相关国家教育行政法规,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与管理改革,从特殊体育课程的开设,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群体的细分管理,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良与创新,提高体质弱势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其健康技能的获取和体质状况的良好转变,真正达到“体、智、德”全面协调发展。
[1]杨栋,熊曼丽,谭志刚,等.ARCS动机策略提高弱势群体体质实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12-14.
[2]李秀华,刘成.近年来我国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科研进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105-108.
[3]季汝元.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导手册[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Z] .
[5]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1):42-43.
[6]卢玲.近年来我国特殊体育研究的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39-42.
[7]李敏卿.“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12):62-65.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9.051
G807.4
A
1673-1409(2012)09-N146-03
2012-06-23
余子义(1976-) ,男,1999年大学毕业,硕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体育训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编辑] 洪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