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2012-03-31刘丽
刘 丽
(长江大学 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荆州教育学院 艺术系,湖北 荆州 434001)
浅议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刘 丽
(长江大学 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荆州教育学院 艺术系,湖北 荆州 434001)
目前,涉农专业报读的学生少,毕业转行又比较多,同时,涉农学校,特别是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专业十分欠缺,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堪忧。因而在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专业设置要市场化,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教学改革,政府与学校要加大就业保障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职业教育摆到了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现代农业职业素养,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以某地级市为例:据该市教育局统计,到2010年为止,该市中等职业学校共41所,在校学生11万人,29个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是学校15个招生专业中唯一涉农的专业,且招生情况不理想。据调查,该市其它40所中职学校中都没有涉农专业。一个拥有土地总面积140.93万公顷,农业用地为72.77万公顷,总人口645.73万,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35.7亿元的农业大市,只有一所学校、一个涉农专业、几十个学生,其它省市情况也相差不大,现状堪忧。
从了解到的相关情况来看,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关于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一是学习涉农专业学生方面:首先是报读涉农专业学生少。适龄青少年都不愿学农,作为一辈子从事农业的父辈来讲,让子女继续选择农业一般是无奈的、没有面子的选择,只要有可能,就会让子女跳“农门”;其次是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转行比较多。学农却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比较而言,农村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待遇回报等不尽如人意,让有志于农业的学生望而止步;再是涉农专业毕业生即使到农村就业,也没有专门的、专业对口的、相对合适的就业岗位,创业条件不足。涉农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后,在资金上、土地上、政策上、经验上,都有很多很现实的困难,大多回到农村熬上几年,不是返回城市务工,就是在农村默默支撑或另谋生计。实际选择涉农专业的学生,最后大多数发展总是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这样就产生了“学生少——就业前景不乐观——招生更难——学生更少”的恶性循环,农业职业教育怎么发展?
二是涉农专业的学校方面:首先是开设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比较少,专门从事涉农专业教育的中职学校更少,专业也少,师资力量缺乏,实践、实习基地投入少;其次是中等职业教育满足农业的需求十分欠缺。大都是满足于非农领域的就业需求,大多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和主要精力是培养大量城市产业工人,对涉农专业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培养十分欠缺,农业职业教育谁来发展?
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各级政府、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农技科技部门、中职学校等,没有给予农业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思考
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特别是办好涉农专业,可以直接提高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根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农业职业教育方面存在专业少,学生少,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能力欠缺,就业难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专业设置市场化
专业是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与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职业教育只有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促进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比如:饭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专业学习还是按照城市常规饭店的一套理论在学习,而目前,全国都在时兴家庭旅馆、农家乐、家常菜、乡村特色餐饮等,为什么不能按照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进行专业改革呢?要是将农家乐、农村特色餐饮等经营方式搬进课堂和农业职业教育的体系中,那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必定毕业就能就业,毕业就能创业,毕业就能带来经济效益。还比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农村旅游、生态旅游、农家自助游、地方旅游资源开发等发展很快,效益很好,完全可以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改革。
(二)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教学改革
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都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也涌现出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比如:英国工读交替的现代“学徒制”;新加坡适合国情的“教学工厂”;奥地利有特色的“模拟公司”等,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结合国外农业职业教育的经验,我们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要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力培养,走出教室学农业、下到田间学农业、带进农家学农业;二要建立开放式课程设置,模块化学习内容,季节性的教学方式,把技能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相结合,主导学习、实践、创业并重;三要调整课程结构,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四要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自行创业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三)政府与学校给力,提供就业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也必须受市场法则的支配,就像企业的产品要找到销路,学校的教育产品——毕业生,如果找不到就业门路,学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招生难”。所以,解决农业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政府和学校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全国农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其主要工作,一要重点指导农业专业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让他们看到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通过职业理想教育和人生生涯规划教育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二要专门为农业专业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提供农业就业岗位,开展农业创业教育,提供农业创业平台,提供农业创业贷款。
二是政府对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自己创业的,要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优惠。一要为涉农毕业生创业提供市场准入手续简化政策,提供无息贷款和减免三或五年税收等措施;二要为涉农学生创业提供创业环境和基地,可以专门为涉农专业学生,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建立涉农毕业生“创业园”等。有了就业、创业保障,选择农业专业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中职毕业生才会越来越多,他们的专业优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显示和展示出来,对于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城镇化建设必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对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定起到关键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1]刘艳珍.德国职业教育的立法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9(4).
[2]雷正光.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职教论坛,2003(9).
[3]陈霞.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
G717
A
1673-1395(2012)03-0140-02
2012-01-10
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2011036)
刘丽(1982—),女,湖北京山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