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民本思想研究

2012-03-31石春艳

关键词:君主民众传统

石春艳

(毕节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明清民本思想研究

石春艳

(毕节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传统民本思想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在特定历史阶段,明清民本思想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同时为新时代的来临做好了思想准备。因此,对明清民本思想进行研究,意义深远。

明清社会;民本思想;新民本

在明末清初发生的剧烈社会变迁中,社会需求为思想家们提供了思考的根本动力,使得他们不再纸上谈兵,转而把目光投向现实,投向社会,将社会现实与思想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起来,批判精神迅速提高[1]。

一、民本思想的涵义

对于“民本”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一般来说,所谓民本思想,就是认为民众是国家之根本的思想[2]。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主要探讨的是天下与国家、民众与君主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问题。就内容来说,“民本”包括政治实践活动以及最基本的重民、养民、富民、教民思想。

(一)重民思想

民本思想的第一个层面就是重民思想,它强调国家的根本是人民群众。君主要顺民心,尊民意,关注人民的地位,重视民众保家卫国的作用,处理好国家与民众以及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关系。重民思想是对普通民众在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

(二)养民思想

民心如何驾驭,说到底就是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与国家盛衰直接相关,是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自从出现了社会,民生便开始成为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矛盾。只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所以,国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安定民生,君主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养育民众。

(三)富民思想

经济活动的初级目标是养民,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之后,如何使民众生活富裕就是君主该考虑的问题了。富民比养民要求更高,不仅要使人民有充足的生活资料,还必须使他们富裕起来,生活优越。

(四)教民思想

统治者实行统治的基础是养民和富民,而统治的最高境界则是教化。自古以来,中国对教民思想都是非常注重的。传统民本思想重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于是便教化人们以使他们的德性增强,通过教育让他们懂得人伦道德,明辨是非善恶。

二、传统民本思想的特征及明清民本思想的出现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特征

第一,意识到人心是朝代存亡、治乱、强弱和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从根本上强调了君主的政治责任,并明确了君主的权力来源,对君主提出了从民欲、顺民心的要求。

第二,认为君主是上天派下来管理百姓的,他可以对民众进行随便的役使,民众不能制约君主的权力,也不能真正让君主保证以民为本,民众只是一种被君主利用的资源。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是要维护君主的封建专制统治地位,维护的是君主的最根本的利益。

(二)明清民本思想的出现

传统民本思想衰退的事实,激发了明清思想家改革的志向,他们从“民本—尊君”的系统中把民本思想剥离出来,对君主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大胆否定,从而提出了中国社会的异端思想——无君论。同时,在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和创新,强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及其罪恶,要求建立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即在传统民本思想无路可走时,诞生了“新民本”思想。

明清民本思想不仅是明清民本思想家以传统民本思想为出发点,对其加以改造的结果,也是那个年代现实社会的产物,因而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气息。它是在专制制度出现危机,以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在这个阶段,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富民阶层迅速壮大,要求的利益不断增多。

明清时期,中央专制制度已经被逼得无路可走,这必然会使有眼光的、关心民众疾苦的政治家、思想家觉醒,开始清算旧的传统,渐渐表现出对君主专制的反叛。他们开始用民本思想来反对皇权,从而让传统民本思想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三、明清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一)狠狠抨击和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

在广度上,明清民本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军事、科举等)都进行了批判和清算,对君主专制作了揭露和抨击[3]。在深度上,首先揭露了君主“私天下”专制制度的实质,指出君主所拥有的权力全部是靠抢夺来的;其次,深刻揭示出专制统治衰退的规律;最后,揭露君主专制制度不可克服的中央集权的弊端。

(二)斩断君主专制立论的基础

传统民本思想虽然提出了“社稷重于君主”和“天下为公”的信念,但是他们所讲的“私天下”与“公天下”是能够由君王进行粘合的。明清民本思想则不同于简单的“公与私的辩论”,而是“天下与王朝之辩”。如果说古代人们对国家兴亡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那么到了明清之际,关心国家和政治的人群扩大到全体民众,所以才会出现“亡天下与亡国”之辩。

(三)建立同事型君臣关系

传统民本思想以尊君重民为政治模式,建立了“君为臣纲”的关系规范,同时也以“君臣师友论”来让文臣作为君主的老师和朋友。明清民本思想则超越这一观念,尝试在君臣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同事型君臣关系。

(四)建立新型君民关系

明清民本思想家普遍主张君民平等,即朝廷的官员不一定是富贵者,平民百姓不一定是低贱的。唐甄提出,“天子虽尊,亦人也。”(《潜书·善游》)天子虽尊,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君主要“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潜书·尚治》)。

(五)规划未来政治制度

1.用相权制约君权

明清民本思想家主张以社会分工为理论,确立君主与宰相的同事关系,宰相享有和君主在行政上“共议可否”的权力。这种先经过天子批红,再经宰相补充,最后将君、相批阅的文件直接下发至六部执行的体制,不仅在明代内阁制时未曾有过,即使是以前实行宰相制时也未曾有过。

2.以学校议政左右政策

学校不只是培养人才的机构,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机构。学校参与天下治理的主要作用是对君主进行制约和监督[4]。具体由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分别评议朝廷和地方的政策。就中央而言,在太学里面挑选出一位当世大儒作为祭酒,其地位相当于宰相,对天子、宰相、六卿等进行监督和评议。就地方来说,通过“公议”而不是任命的形式,选出一位名儒为学官,主持郡县教学。

四、结语

明清民本思想是在世界民主浪潮即将来临的时候,中国思想家形成的思想,它本身具有近代性。然而,中国社会的特殊文化模式、近代排斥性等因素,使明清民本思想没能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而只是近代民主观念与传统民本思想之间的中间形态。

[1]詹万生.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1995(2).

[2]迟汗青.传统民本思想源流考评[J].北方论丛,1995(3).

[3]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乡约[J].中国史研究,1990(4).

[4]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J].江汉论坛,2003(10).

D092

A

1673-1395(2012)03-0109-02

2012-01-02

石春艳(1977-),女,贵州威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地方史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君主民众传统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