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分析理论视角下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2012-03-31

关键词:外语校园文化校园

刘 卉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需求分析理论视角下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刘 卉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为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加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之举。以需求分析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实施策略,以期实现校园英语文化的效用最大化,起到优化教育重要作用。

需求分析理论;校园英语文化;可行性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应该是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多元文化视野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也与当前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而校园英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形式,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完善,在营造优良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之举。

一、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校园英语文化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美国学者W.Waller认为,“校园文化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综合性亚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通过教学实践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的活动形式和生存环境所组成,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失的方面,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1]

校园英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英语文化生活需要的一种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融实践性、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英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创设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拓宽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增加了英语表达机会,扩充了英语知识面,起到强化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力的作用。

虽然很多高校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校园英语文化,但是目前研究校园英语文化的课题非常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模式、管理办法和评估体系,从而无法保证校园英语文化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鉴于此,笔者拟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视角,探讨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实施策略。运用需求分析来指导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可操作性强,因为学生是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想真正发挥校园英语文化的积极作用,应该把需求分析放在第一位,切实去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其需求建设校园英语文化。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2]。随着学生主体地位在外语教学中的增强,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它“至少有4大重要作用:一是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二是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三是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四是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3]。教改8年来有很多学者运用需求分析理论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及其后续课程的设置与设计,但是几乎还没有针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校园英语文化构建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因素,以实现校园英语文化效用最大化。

为了便于需求分析的操作,本研究将采用束定芳对需求的分类法,将需求分析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着重目标情景分析,后者着重目前情景分析,两者的作用和地位相同。以此为理论基础,笔者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访谈及课堂观摩的形式,调查了解336名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校园文化的需求,以期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实施策略及评估提供依据。有代表性的几项数据整理如下。

第一,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有的认为要满足就业需求,有的认为要满足级别考试的需求,有的认为要满足了解主要英语国家文化的需求,有的认为要满足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并不统一。第二,对于“目前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能否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58%认为不能,33%认为基本上能,9%认为不知道。第三,对于“是否有必要加强建设校园英语文化来优化英语学习环境”,63%认为必要,29%认为没必要,8%认为无所谓。第四,对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目标”,有的认为有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有的认为有助于深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的认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有的认为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没有一定的倾向性。第五,对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模式”,有的希望开设更多的英语选修课和专题讲座,有的希望开展丰富的英语文化活动和竞赛,有的希望组织各种英语协会或社团,有的选择其他方式,需求各不相同。

仔细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建设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客观需求,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社会需要更多具有英语交际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以应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因此,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也是满足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自我素质的个人需求的现实需要。

(三)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学习者必要的实践活动,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要为他们多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每周4学时的英语课堂学习显然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而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是对英语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补充。胡壮麟教授指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上下功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进行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因此,要改变英语学习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就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以一种轻松、灵活的方式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满足其学习需求,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英语素质高标准的需求。而且,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也为大学生在三、四年级继续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保证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的重要渠道,起到了深化大学英语改革、完善大学英语教育的作用。

此外,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多元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它与英语文化联系密切而受其影响较大,使英语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从而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面对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碰撞,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充分认识和区分跨文化交流中的良莠是非,这就需要对中西文化差异有充分的认识。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为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介绍和比较文化差异能帮助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能力和交际能力。丰富的中西文化不仅满足了高校学生的精神需求,成功塑造了兼具中西文化特征的多元化校园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二、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系统化的管理,表现在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英语文化活动缺乏组织和管理等其他问题,这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都不相适应。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院前任院长Peter Ribbins的论点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领导力的质量是决定学校效能和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因素,可见要搞好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强领导重视,把英语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体系中,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的工作和管理制度;同时在活动经费和图书馆、校园网、语言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保证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除了领导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更需要一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参与,其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校园英语文化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只有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对英语社团的管理和扶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中。

(二)优化课程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英语文化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是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因此优化课堂英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英语教学应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针对社会需求开设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大学英语课程。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英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尽量使他们所学的英语技能知识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得到运用,来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课程安排,通过开展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层次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戏剧社、英语沙龙、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文化周、英语艺术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并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只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英语校园文化体系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面和受益面更加广泛,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三)结合需求分析,建立评估体系

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应该随着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而持续地开展分析和调整。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时间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进行评估,需求分析的干预时间可安排在学期开始前、学期初和学期中三个时间,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需求的变化,同时把握市场动态,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新需求。持续性的需求分析不仅可以帮助组织者获取变化中的信息,还可以兼顾评估的作用,为重现调整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方案提供最新的数据。

有效的评估体系对于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的持续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学习和评价相联系为基础,主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校园英语参与文化活动的效果进行。笔者建议采用真实性评价的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并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要求十分贴近,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可设计以下类似的问题作为评价项目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此次英语文化活动中表现如何”、“有哪些具体收获”、“在此次活动中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等,以及对参与的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价;“此次活动吸引我的地方”、“是否满足了我的学习需求”、“满足了哪些学习需求”、“此次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得出评价的结论,关注学生在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中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学校和教师也要对工作模式和活动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考核和评估,完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模式,确保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协调发展。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在需求分析理论视角下,面向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科学而合理地加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1]何新敏,罗虹.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2]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English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Camp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eds Analysis Theory

LIU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

It is an urgent movement to strengthen English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campu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tility maximization of campus English cultur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campus and the feasibil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ed analysis theory.Meanwhile,it is of high importance in optimizing education.

needs analysis theory;campus English culture;feasibility

G640

A

1673-1395(2012)05-0148-03

2012-02-18

刘卉(1979—),女,湖北荆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研究。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猜你喜欢

外语校园文化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大山教你学外语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