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德的科学价值观
2012-03-31文祥
文 祥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南 常德 415000)
论伊德的科学价值观
文 祥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南 常德 415000)
伊德“非中性”的科学价值观揭示的是科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维度,而传统的科学价值观是事实与价值分离的“中性论”的价值观。伊德认为,传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成论意义层次,是缺乏深度的知识论意义上的价值观。停留于此基础上的价值观,难免导致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
伊德;非中性;科学价值;生成论
科学的价值问题与科学的主体性问题相互关联。伊德认为,当认知主体在科学中没有认识论上的地位时,对科学认知主体的本体论认识就无从谈起,价值也就没有内在于科学。因此,伊德对科学认知主体的认识论与本体论上的深入理解,也就决定着他对科学“非中性”的价值维度的深刻揭示。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一是科学活动中的价值因素的地位问题,二是科学,包含技术的价值问题。伊德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伊德对知觉中主体性因素的考虑上,这将另文阐述。而伊德在第二个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伊德对于传统科学无内在关联的价值论或中性论的批判;第二,伊德对科学与认知主体具有内在关联的生成论关系的揭示,表明了科学与价值具有内在关联性的非中性特征;第三,伊德从本体论的层次提出了自己生成论的科学价值观,并认为“乌托邦”与“敌托邦”的形成就是由于割裂主客关系导致缺乏本体论生成意义上的价值批判造成的。伊德进而揭示了“乌托邦”与“敌托邦”的本质结构,对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认为人类对于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不要过于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
一、伊德对传统“中性论”科学价值观的批判
伊德认为,科学与价值在本体论、生成论意义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而对传统科学无内在价值关联的“中性论”予以了批判。伊德指出,几个世纪以来,科学都是理性的象征,几乎免于价值上的批判。伊德在其论文《为什么科学没有批评者?》(Why Not Science Critics)中指出:“作为建制的技术-科学在近代(early modern),是通过扮演宗教的‘它者’的角色而开始的。它的神话学(mythology)源自古典的前基督教教义(pre-Christian)以及物质论者德谟克利特或伊壁鸠鲁;它的反极权论(anti-authoritarianism),源自伽利略声称已经超过《圣经》(the Scripture)和教父的洞见,这都是建立在通过望远镜获得新视界(new sighting)的基础之上的;后来更强得多的反宗教的启蒙运动,把宗教当作‘迷信’给抛弃了,而科学则被当成‘理性’本身——所有这些导致我认为‘技术-科学’成了现代主义的宗教替代物。在此过程中,科学——不论留意(advertently)还是没有留意——本身呈现出准神学的特征。实际上,批评科学这一新的‘真之信仰’(true faith)将成为‘异端的’,现在叫做‘非理性的’。”[1](P128-129)伊德的意思是,近代以来,宗教成为了“迷信”,而科学却日益成为了宗教的替代物,达到了免于批判的程度,科学成了真理本身,批评科学就是非理性的,将被视为异端。伊德把科学与宗教地位变化的这种状况称为 “科 学 - 宗 教 的 换 位 ”(science-religion inversion)[1](P129)。
伊德认为,即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所谓的价值论转向,但是时至今天,人们对于科学的价值论思考仍然缺乏深度。伊德说:“单从科学-宗教的换位来讲,太过一般而不能解释阻碍建制化的(institutionalized)技术-科学批判的原因。相反,我希望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技术-科学的两个特征:一是更深地嵌入在技术-科学的实践中,二是更密切地涉及类似艺术-文学的批评。”[1](P129)伊德认为,科学-宗教换位的局面是导致科学缺乏批判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为什么科学没有批评者?》一文中,伊德指出:“拉图尔在《科学在行动》(Science in Action)一书中认为,科学作为建制(science-as-institution)已经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社会的形式,这包括它有精心建构的竞争形式来保证批判的进行。科学作为一种建制,吸收了(incorporate)组织化的‘审判力量’(trials of strength),通过它来安排辩论而不会破坏基本的建制本身。”[1](P129)伊德认为,拉图尔已经认识到,科学作为建制引进了价值批评机制,可以有组织地对科学进行批判。尽管如此,但是,伊德还是认为:拉图尔所揭示的对科学的批判仍然只是外在的批判。伊德说:“这里,我想进入两个在行动中批判的例子,来表明批评者是怎样制造‘它者’,而外在于建制化的技术-科学的。”[1](P131)在该文章中,伊德在详细分析了多学科的科学家面对长岛岛民关于肖勒汉姆核电站问题的争论情况,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中科学家前后作出矛盾性评价的情况之后认为:这些例子中虽然既有内行的批判也有外行的批判,但却仍然没有考虑到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性的价值维度。对此,伊德说道:“科学中批判的作用与艺术或文学批评的作用不可相提并论,一个艺术或文学的批评者是很少被攻击(fired)、被排斥(ostracized)或被威胁(threatened)的,除非批判如此极端以致挑起众怒,然而科学批判并不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伊德的意思是批判科学者很容易受到攻击、排斥或威胁,即被视为非理性的——译者)。”[1](P133)伊德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内在性的批判。至今为止,即使有人期望在这样一种建制化的领域,即在科学哲学领域,有内在性的批判产生,但人们仍然还没有足够地完成这个任务[1](P133)。因此,伊德尝试从本体论、生成论的层次上来揭示科学的价值维度。
二、伊德“非中性”的科学价值观
伊德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价值观中的科学与价值缺乏内在关联性,是一种中性论的价值观,这与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停留于知识论层次有关,而实际上应该从本体论层次的实践生成论的角度来批判科学,才能揭示出其中深刻的非中性价值关系来。正因如此,伊德在《为什么科学没有批评者?》中的结论部分的标题就是:“科学批评者看起来应该像什么?”[1](P134)。伊德在分析了哈金(Ian Hacking)关于科学仪器方面的著作,尤其是关于显微镜的著作之后,认为哈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要求哲学家‘入乡随俗’(go native)”[1](P135)了,自己也同意哈金关于科学批判的观点,并认为进行科学批判需要“更多地取决于通过它默会的、操作的能知(know-how)形式来学习‘科学实践’(science practice),而不是取决于概念分析”[1](P135)。我们已经知道,伊德对实践的强调其实就是在对认知主体在生成论上的强调。伊德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更能体现认知主体的参与性、生成性的特点。这个时候,最能凸显出认知主体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特征。由于没有事先固定的东西决定着未来,所以认知主体在不断“寻视”未来中前进,而这也正是伊德之所以反复强调当下是“模糊的”(ambiguous)[2](P95)之根本原因。
然而,伊德认为,在科学批判这个方面,当外行人在看一个不太熟悉的领域时,更能体现出认知主体的参与性、生成性的本质特征。因为对于外行认知者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偏见”或“前理解”的情况下来对陌生领域进行认知,这类似于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现象学还原过程之后的“源始状态”,所以此时对科学进行批判更接近本体论、生成论意义上的科学与价值具有内在关联的生成状态,这时的价值批判当然就会更接近实事本身。因此,伊德非常强调非专业人员的批判。他说:“像艺术或文学批评者一样,也许业余爱好者与完全在业的(fully practicing)艺术家或文学家同样重要。正如我们的自我批评(self-criticism)也许是最糟糕的批判一样,因为从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中转移开来需要批判性的姿态(stance)和立场(position)。越宽阔的、越跨学科的、越‘偏僻的’(distant)东西,对于批判来说越是需要的。”[1](P135)并且,伊德认为,技术-科学在许多方面情况更为特殊,它要求比出现在艺术和文学中更多的批判,因而需要更多的外行人参与批判。这样就能有更多的人从生成论的角度对科学进行价值批判,这样的批判才会更加深刻。
三、伊德对“乌托邦”与“敌托邦”的反驳
在伊德看来,对待技术-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都是由于缺乏存在论的视角,不懂得价值与科学具有认知的同时性和不断生成性,也即不懂得科学的非中性,所以容易抽象地、理想化地想象科学中善或者恶的方面,“从而导致复杂事物的简化”[2](P97)。伊德通过揭示“乌托邦”与“敌托邦”的本质结构,在更深的层面揭示了科学非中性的内在价值维度,也为有效避免“乌托邦”或“敌托邦”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伊德认为,人们对科学无内在价值维度的中性论观点的本质就是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在以往的科学的知识论者那里,科学是“没有主体的认识论”的事业,科学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和“表象”世界,科学与认知主体是无内在相关性的,因而科学与价值也无内在相关性,所以他们才会认为科学是中性的。正因如此,伊德认为,造成“中性论”这种科学价值观的实质就是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正是由于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局面,所以这样的科学仅相当于工具,它的价值维度只是外在的,完全掌握在使用者手里,作恶或行善完全在于使用者怎么去做,而与科学无内在关联。因此,对科学持乐观态度的一派便形成了科学“乌托邦”的价值观,而对科学持悲观态度的一派便形成了科学“敌托邦”的价值观。这是造成当今面对科学-技术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极端判断的主要根源。
其次,伊德对科学与价值二分的反对,主要体现在他对于科学之技术非中性的经验分析中。伊德在《技术与实践》一书的“存在论进入计算机技术”一章中说:“我的主题是:任何技术的使用都是‘非中性的’(non-neutral)。‘非中性的’这一术语是深思熟虑地选出来的,用以标示(indicate)技术制品的使用以某种方式改变着经验。对于这样的变形,我不希望暗含否定的或肯定的价值,但是希望强调在技术的使用中存在一种重要的经验变形。”[3](P53)伊德认为,非中性体现在中介技术的调制作用必将改变人对对象的经验(或体验)方面,这个过程是存在论上的。因此,经“技术调制”产生的经验所形成的知识必将也是存在论上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知识。如伊德以用棍子采摘香蕉为例的分析,他从“微观的”、具体的知觉分析入手,说明运用技术媒介所形成知识(科学)必然存在着经验变形。伊德说道:“当我使用棍子来采下(cut down)一把香蕉时,棍子调制了我与香蕉的关系。我对香蕉的经验明显[尽管在认真思考之前(prereflectively)可能不被注意]不同于我用手完成同样的任务时所具有的经验。”[3](P53-54)伊德认为,由于“技术调制”导致经验的不同必将使得以经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在终极的意义上也不相同,所以技术的非中性一定同时导致科学的非中性。伊德认为科学非中性的典型表现是:科学对视觉主义的追逐。
然后,伊德认为,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就是由于割裂事实与价值,忽略当下的(present)生成论现实,因而在对象性思维中幻想科学价值单纯肯定或单纯否定的方面而形成的。伊德在《现象学的影响》一书的“技术:乌托邦与敌托邦”一章中说道:“我希望在(亚当与夏娃)堕落的圣经故事中,运用区分时间和处境(situation)的手段来考虑乌托邦和敌托邦的本质结构。该故事本身具有两个明显的时间:一个是过去的、伊甸园的时间;另一个是当下的时间,这个时间我将称之为存在论的(existential)时间。在此还必须加上一个隐含的将来的时间。现在,假如我们注意到这些时间是怎样定位和评价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乌托邦时间是过去的时间与当下存在论的时间相联系。时间和处境被限制在这两种可能性中,人会希望什么?显而易见,将是怀旧的希望(意为怀念美好的伊甸园——译者)……于是,需要一种新的象征主义:幻想将来也是美好的。许多情况都根源于此。例如,假如过去和将来都是乌托邦式的,必然地就不同于存在论的当下了,那么,设定的条件使得当下贬值了,一系列新的可能性也就出现了。想象出来的将来也就无疑是美好的了。”[2](P93-94)伊德认为,“乌托邦论者”由于忽略了当下时间的生成论处境,所以没有深入到存在论结构中来考虑问题,因而只能依靠抽象地、超越地想象来为自己辩护,由此形成的“乌托邦”必定是不符合事实本身的。而“敌托邦”的价值取向相反,也是由于忽略当下时间的生成论处境造成的。
总之,伊德认为,不管是“乌托邦论者”还是“敌托邦论者”,他们都缺乏存在论、生成论的视域,因而割裂了科学与价值在生成论上的“非中性”的关系,所以才会形成“超越论的”乐观主义的“乌托邦”或悲观主义的“敌托邦”这样极端的科学价值观。显然,伊德认为“乌托邦论者”和“敌托邦论者”都因缺乏生成论视域的分析,使得人们对于科学内在价值维度的认识无法深入。而一些哲学家的分析由于没有深入到科学认知主体的本体论、生成论层次,因而也是缺乏科学与价值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认识的,他们对于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批判就只是知识论上的和欠深刻的。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普特南(Hilary Putnam)批判事实与价值二分法时说:“强调事实和价值的二分法至少是极为模糊的,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我们赖以决定什么是、什么不是一个事实的科学探究惯例,就已经预设了种种价值……如我们所知,真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那种以为真理是某个独立于心灵和话语的‘真正’‘存在’物的被动摹本的概念,即使仍旧深深地占据着普通人的头脑,但经过康德、维特根斯坦和其他哲学家们的批判,已经土崩瓦解了。”[4]明显可以看出,对于科学与价值二分的看法,普特南并没有本体论、生成论层次上的分析,因而缺乏对二者内在性价值关联的揭示。
[1]Don Ihde.Expanding Hermeneutics:Visualism in Science[M].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of Press,1998.
[2]Don Ihde.Consequence of Phenomenology[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
[3]Don Ihde.Technics and praxis[M].Dordrecht,Holland/Bost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
[4]蒋劲松,刘兵.科学哲学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刘范弟]
On Ihde's Vew of Scientific Values
WENXiang
(DepartmentofLiberalCurriculum,ChangdeVocationaland TechnicalInstitute,Changde,Hunan415000,China)
Ihde's"non-neutral"views of scientific values reveal the value dimension of scientific ontology,and the traditional views of scientific values of separating facts from values are"neutral theory"views of values.Ihde believes that the traditional views of scientific values did not go deeply into the ontological and generating level,so they lack depth and remain on the epistemological level.So that it is inevitable to avoid a scientific"Utopia or Dystopia".
Ihde;non-neutral;scientific value;generative theory
G301
A
1672-934X(2012)05-0032-04
2012-08-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现象学科学哲学研究”(09BZX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2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及对我国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09YJA720018)。
文 祥,男,湖南醴陵人,博士,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