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媒:亚洲生活在中央王国阴影之下

2012-03-30

环球时报 2012-03-30
关键词:生产率王国东南亚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7日文章,原题:在中央王国的阴影之下 西方着魔似的老是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崛起将给西方带来怎样的影响。问得较少却同样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惊人增长给亚洲其他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过去10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已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刚摆脱金融危机,一致认为中国是威胁。亚洲的动力源——如韩国和泰国,经济千疮百孔,没能力同未受影响的中央王国进行竞争。但随着经济复苏,地区意识到所有人都能从中国对专业零部件和初级产品的需求中受益。今天,中国仍是很多邻国的机遇。中国帮助日韩实现年度贸易顺差,从2000年的30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100亿。

东南亚的故事更为复杂,因为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技术都与中国相同,而非互补。这些国家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却无法提供先进技术。该地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对华贸易是逆差,几年后才出现顺差,如今再次处于弱势地位。这些意味着,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增长贡献度较小。

北京以非同寻常的投资率提升技术实力、巩固基础设施、提高工人技术,所有这些保证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上升。同时,该国工资水平也快速上升,但由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更快,世界仍选择中国作为加工厂。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的工资增加在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与GDP增速保持一致,但随后就脱节了。中国快速下降的单位劳动成本给这些国家带来压力,它们还未能进行巨额投资来提高生产率以限制工资增加——这是保持竞争的唯一途径。

工资提高并没减少中国的总体实力。由于飞涨的能源价格和错综复杂的零散供应链,中国能从东南亚“偷走”更多生意。这个中央王国已在夸耀自己的研发设施了。过去,中国是很多国家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对象,中国将这些东西加工后再出口给他们。如今,与加工相关的进口在中国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已下降,从过去10年的40%下降到现在的30%。▲(陈一译)

猜你喜欢

生产率王国东南亚
教育人力资本与社会保障“增长陷阱”的跨越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丢失王国(中)
活捉一只“怪怪虫 ”
逃离鼠王国
跟踪导练(三)4
最威风的王国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