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2012-03-30杨慧敏肖生苓
杨慧敏,李 洋,肖生苓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150040)
物流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应侧重实践应用能力,因此物流实训课程目前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物流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物流专业涉及到机械、建筑、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甚至会计、金融等多学科,物流实训课的实训内容覆盖面较广、操作内容种类繁多,再者物流专业是近些年来的新型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因此目前物流实训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完善[1-3]。同时由于各类物流企业的大力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及岗位技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各个高校物流实验室高速发展也为课程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4-5]。研究物流实训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物流实验实训课程定位与原则
1.1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定位
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以物流工程项目策划、预测、设计和实施、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物流装备设计与运用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培养具备从事物流系统设计、系统优化、决策、管理、物流业务运作以及在经济管理部门、内外贸易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企业等从事采购与供应链的管理工作或物流工程领域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基本能力为目标。
从社会对物流人员的需求状况来看,物流专业主要培养在物流服务企业、流通企业、制造业,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对人才市场广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物流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发现现代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以下三种。
(1)物流高级管理人才:是发展现代物流最需要掌握优化技术的物流全程策划、物流信息管理和全程组织等的高层人才。
(2)物流运营管理人才:是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主要职责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进行具体的项目策划和实际运作管理。
(3)操作型物流人才:应有一流的操作经验,对具体的作业如分捡、堆垛、打包、配装等很熟练,同时应具备吃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6-8]。
以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为依据确定物流实训课程的主要实训内容,设置物流实验实训课程体系。
1.2 物流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原则
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完整的社会物流供应链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系统。
现有的课程比较孤立,使实验课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打破每门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得实验课程不依附于某一门理论课程,而成为训练某一单相或综合物流技能的平台,展示多门理论课程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平台,解决理论课程教学缺乏横向联系等问题[9]。
根据社会需求现状确定实训内容,打破实验内容与企业真实运作不相符的局面,在对物流企业物流管理职业技能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物流企业生产过程,与物流企业合作开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项到综合的实训项目。
打破原有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分离的格局,理论课与实验课融在同一个实训项目里,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模式,更加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技能的熟练掌握[10-11]。
2 岗位式物流实验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2.1 以流程为向导的软件实训
可以先以主流程为线索,组织流程的初步培训,熟悉流程的全过程,然后对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进行培训,再整合进行全流程的系统实训。在此基础上,进行轮岗实训。
(1)国内配送业务流程:公司总部向供方用户订货—供方用户发货向配送中心送货—配送中心验货收货入库;配销公司 (超市门店)向公司总部要货—总部要货汇总并向配送中心发要货汇总单-配送中心配货、发货并向配销公司 (超市门店)送货—配销公司 (超市门店)验货进货;供方用户向配销公司 (超市门店)采购-配销公司 (超市门店)销售-供方用户验货收货入库。
(2)进口业务流程:国内供方用户网上订货-物流总部国际商务部代理合同、进口业务-国际物流代理公司代理国外出口业务-船务 (航空)公司、检验检疫局、海关、银行办理相应进口业务-港口办理运输、出入库业务-国外供方用户发货-配送中心提货、出入库、送货-国内供方用户收货入库。
(3)出口业务流程:国外供方用户网上订货-物流总部国际商务部代理合同、出口业务-国际物流代理公司代理国外进口业务-船务 (航空)公司、检验检疫局、海关、银行办理相应出口业务-港口办理运输、出入库业务-国内供方用户发货-配送中心出入库、送货-国外供方用户收货入库。
(4)合同流程:公司总部与供方用户洽谈—公司总部与供方用户签约—公司总部输入主档—供方用户输入主档
(5)退货流程:配销公司向公司总部申请退货—总部退货审核并向配送中心发退货确认单—配送中心生成负数发货单,并向配销公司收取退货商品—配送中心将退货商品入库—配送中心生成退货商品汇总清单,并且发给供方用户—供方用户到配送中心退回退货商品。
(6)调价流程:公司总部下达调价通知—配送中心调价—配销公司调价—超市门店调价。
(7)盘点流程:配送中心盘点—配销公司盘点—超市门店盘点—总部盘点汇总—供方用户盘点。
(8)结算流程:配送中心进货单汇总并发给总部—公司总部对帐—供方用户到总部结算。
2.2 以技术为向导的硬件设备实训
对于系统的硬件技术设施,首先让学生对整个物流实训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操作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物流设备的技术特点,设置具体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进行基础设施的操作演练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针对这部分从几个方面进行实训 (见表1)。
2.3 模拟综合实训
将学生分若干小组,组成业务部门,学生充当不同角色,并轮换岗位,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从事不同岗位工作。通过硬件操作和软件流程实训之后,学生自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对公司进行定义,包括公司的规模、人员、组织机构、拥有的固定资产等。然后根据招标公司的招标文件收集资料、整理相关文档撰写投标文件、参加竞标,根据实际业务流程需要,将不同企业的业务系统整合,组成相对独立的跨企业业务实训系统。模拟物流企业的各种作业,最后进行商务谈判,签订合约,从而进行考评[12-15]。通过综合的物流实训设计总结经验和不足,以便于设计出最有效的物流规划。
表1 硬件技术实训Tab.1 hardware technique training
3 物流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物流实训课程是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形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训系统的岗位,建立各个岗位的职责,让学生真正体验现代物流系统的实训不仅是技术技能的培训,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
根据我校物流实验实训中心的现有资源以及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我校物流实训课程由两部分构成:专项实训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每实训模块又按照实训内容和工作流程要求分为若干具体实训项目,物流实训课程体系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成Fig.1 Systematization of logistics training course
4 结束语
通过物流实验实训课程改善与实践,建立一套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现代物流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学生的选课人数从2009年17人、2010年19人、2011年75人逐年增加,从学生选课人数的变化可以看出物流实验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的认同。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信息反馈,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学生在中铁,中建大型国有企业就业人数较多,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从事技术服务及其他工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物流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业务熟练,对公司和单位的适应期也较短。
[1]王成林,邬 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2):62 -63.
[2]刘玉坤,张晓萍,徐青青.现代物流仿真实验室设计与实践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16 -19.
[3]孙福东.国际物流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36 -138.
[4]张佩剑,杨慧敏,肖生苓.物流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74 -376.
[5] 张莹莹,王 春,郑 璐,等.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367 -370.
[6]赵皎云.物流实训系统实践与教学的完美结合[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6):54-58.
[7]张旭凤,王 蕾,聂玉兰.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物流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09(1):53-54.
[8]王国强,傅承新.研究型大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25-128.
[9]姬中英,梁世翔,浦震寰.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开发[J].物流技术,2009,28(10):153-155.
[10]孙卫华,王成林.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物流技术,2009(3):40-42.
[11]姜大立,王 丰,杨西龙.军事物流实验室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1):97-100.
[12]罗箭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6):209-212.
[13]张素芬,谢如鹤,陈宝星.物流实训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4):152 -154.
[14]刘来平,卢建君.物流实训室中实训项目的规划研究[J].中国市场,2009(13):97-99.
[15]陈达强,刘 南.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147-152.
[16]单圣涤,陈洁余,刘长生,等.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探讨[J].森林工程,2004,20(6):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