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简析
2012-03-30
1.引言
在当今社会,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已经向素质教育倾斜,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因此,光有第一课堂还不够,为探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必要在第一课堂之外开设第二课堂。
在很多职业院校,第二课堂基本都是选修课程。但这样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了,所以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开设性质进行改革。就专业而言,电子专业是注重学生技能型培养的典型范例。本文将以江西某高职院校电子专业为例,对第二课堂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二课堂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环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第一课堂学分外,还需修读第二课堂学分,并获取相应的必修环节学分和选修环节学分后方能毕业。
必修环节还包括主要锻炼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教育(一)、实践教育(二)和实践教育(三)这两个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训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去相关企业参观或实习,也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到未来努力的方向,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课堂指导原则
首先是吃透教材,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强调对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的培养,突出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鼓励研究型自主学习,实行因材施教,注重跨学科的复合能力培养。我们明确了我们的教学方针:
(1)以广泛的内容,涉及电子专业各个领域,使学生对电子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热爱。
(2)强调对学生的电子设计研究思想的培养,变被动地接收现存的知识为主动地向未知获取答案;
(3)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4)强调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责任心,强调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与设计。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对的实际情况是:几乎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80-140之间,庞大的班级使我们需要实施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遭遇缺乏针对性的困境。客观的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习的基础、背景、现状各不相同,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建立是一个个特殊的课题,在着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只能把握学生发展的大方向,却不能针对那丰富的、独特的、精彩的个体发挥作用。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做好既教书又育人的工作呢?我们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进行了利用网络建立第二课堂的有益尝试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其次是改革第二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
以往的电子课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临摹,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没有情趣,缺少创造力。通过学习与整改,本学期的电子专业课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把活动设计引入课堂,突破教室的束缚,把学生“放”出教室,充分利用校园这个大环境,组织学生学习实践。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视野也开阔了,活动体验也增多了,想象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高涨了。比如成立的电子协会就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在做电子设计时的合理化思想。
最后是模块化原则。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实行模块化管理,每一个模块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实践模块。最终达到实现学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实践教育模块划分
暑期短学期实践教育包含专业调研、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专业实习等内容,对每一届学生,分三个阶段进行组织与安排。
实践教育(一)安排在学生第一学年短学期进行。要求把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与调查、研究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设计策划实践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并进行答辩。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团队运作、科研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服务和科研训练。选题面向全院所有大一学生,鼓励由多学科、跨专业的学生组建交叉团队。实践教育(一)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育(二)安排在学生第二学年短学期进行,本阶段的专业实习的课题不依赖于学生所学专业,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专业实习内容。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开展实践课题研究。
实践教育(三)安排在学生第三学年短学期进行,本阶段的专业实习的课题依赖于学生所学专业,学生可以优先选择专为本专业安排的实习内容。
实践教育(二)和(三)的可选模块包括:
(1)职业素质训练。目的是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基本职业礼仪,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了解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劳动法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方法;这些内容既可以作为管理的基本知识为自我创业服务,也可以作为进入企业工作的预备知识,培养良好的职前心态。
(2)电子竞赛集训。目的是培养电子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大学生科研。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使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大学生以科研训练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4)产品创意设计。电子类产品的可用性成为决定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把电子产品的可用性融入到电子产品的设计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意热情。
(5)专业实习。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突出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强调专业实习的实践性、应用性、设计性与创造性的能力培养,为学生掌握综合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提高社会的实际竞争能力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可以为学生参加各类的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科研提供必要的基本技能,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理工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
4.结论
通过对第二课堂的一些改革,让学生参与选修模块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非知识能力。这些技能和能力都是在第一课堂中无法涉及的。因此,第二课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增强校园学术氛围,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因此我们应该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金明.关于高职院电子系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刘涛.高职电子类专业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06).
[3]邹慰亲.浅谈“第二课堂”在电子类专业中的教书育人作用[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S1).
[4]朱晓娟.关于高职电子类专业素质教育的探讨[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