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定位和思考

2012-03-30

电子世界 2012年11期
关键词:阅览室检索节点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云”计算浪潮的风起“云”涌展,所有信息提供场所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作为数字图书馆的阅览模式,亦深受这场变革的影响,它已成为师生获取电子文献信息、网络信息的场所,转变成全球“云”计算下的一个信息节点,利用先进的技术给读者提供所需的几乎所有的应用信息。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引导读者准确、迅速、方便、合理地使用本地信息资源,更好地发挥电子阅览室“云”节点作用,是目前电子阅览室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云”从哪里来

2.1 “云”计算的定义

当前人们对“云”计算的认识还处于一个逐步了解的阶段,对“云”计算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云”计算理念,最早起源于2007年Amazon EC2产品和Google-IBM的分布式计算项目,这两个项目中直接使用了“云”计算这一概念。Google认为,“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1]。“云”计算是以服务为特征的一种网络计算,“云”计算中的“云”就是互联网中的各个设备集群,每一群包括了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台计算机、移动终端、存储的各种硬件设备,它们像“云”一样遍及我们的周围,使用者随时可以调用这些资源。而“计算”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资源,将一个庞大的项目分解为无数个相互独立的、不太相关的子任务,然后交由各个计算节点进行计算。即便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没有能够及时返回结果,也不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甚至即便某一个计算节点突然崩溃,其所承担的计算任务也能够被任务调度系统分配给其他的节点继续完成。可见“云”计算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2.2 “云”计算的特点

(1)网络化。“云”计算必然是基于网络的。互联网这片最广阔的“云”是“云”计算的基础,“云”计算必然是基于网络,网络是“云”计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如集群计算虽然也是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但还不能称之为“云”计算。

(2)虚拟化。虚拟化也是“云”计算中最重要的特点,“云”计算支持所有用户在任何接点、使用各种终端获取所需服务。

(3)资源异构化。“云”计算可以构建在不同的基础平台之上,即可以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资源[2]。“云”计算平台既可以兼容当下采购的新设备,也可以兼容以前的老设备,既可以兼容当前的新系统,也可以兼容以前遗留的老系统。

(4)高可靠性。“云”计算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可靠数据和可靠计算两方面。

(5)资源动态伸缩和流转性。意味着添加、删除、修改“云”计算环境的任一资源节点,亦或任一资源节点异常宕机,都不会导致“云”环境中的各类业务的中断,也不会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

2.3 “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发展现状

图书馆主要业务流程除了传统的借阅、流通、参考咨询、现场讲座工作外,几乎全部构建在IT网络之上,当前整个IT架构向“云”中迁移,传统的业务流程将被逐一拆解,然后组合、外包、虚拟化。图书馆的上游资源提供商也积极向“云”靠拢,如电子资源数据库商很多年前就以网络包库的形式取代了光盘版和镜像版资源,让旗下高校成为自身“云”节点中的一个小节点。自动化管理系统集成商更大张旗鼓推出“云”服务,标榜自身的核心能力为“云”能力。2009年4月23日,世界最大联机图书馆服务供应商OCLC宣布即将推出基于WorldCat书目数据的“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此项目公认为是一项“云”计算服务,其目标是取代各类型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3]。国外一些互联网巨头也推出了自己的“云”图书服务,如Google Prints提供电子图书检索服务,并针对版权情况提供封面、部分预览和全文阅读;WorldCat提供上载馆藏并在用户检索结果中显示馆藏信息;Amazon AWS提供图书信息、新书信息。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也在积极推进“云”计算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正在完成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适合于构建大型分布式的公共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能将分布在互联网中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可控的自适应的新型服务体系,通过对各种服务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来满足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需求,支持馆际透明地协作和服务获取,支持各馆用户的聚合和参与,支持多馆协作的社会化网络的构建,支持多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具有自适应扩展的能力。深圳图书馆最新开发的ILASIII自动化管理系统,采用了“云”计算中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提供C/S与B/S两种应用模式,支持通用数据库(Oracle),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包括特征字段检索、特征字段模糊检索、特征字段组配检索、全文检索、浏览检索、二次检索等。此外我国互联网应用商也推出符合国人阅读习惯的“云”图书服务,如“豆丁网”、百度文档等,逐步完善中文图书“云”服务。

3.“云”计算给电子阅览室带来几朵“云”

3.1 “云”平台

“云”计算的特点为电子阅览室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云”平台,所需的资源都存在于“云端”-互联网中,电子阅览室的终端再不需要调用本地的存储资源;原有的老旧终端只要和互联网接通,又可重新发挥功效;软件系统亦无需频繁的更新升级。读者进入电子阅览室后,也许会惊喜地发现远程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异构资源跨库检索、手持终端和pc之间文献传输、在线FAQ参考咨询、视频资源点播等等功能,瞬间得以实现。读者使用一个终端,就可使用全球或者某一个图书馆群亦或本地甚至是走进电子阅览室某个人的信息资源。“云”平台将电子阅览室置于广阔的互联网空间,电子阅览室成为高校图书馆重要的“云”节点输出口,让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整合、异地文献交流等理论有了最佳的实践展示“窗口”,电子阅览室彻底摆脱了设备老化、IT维护人员缺乏、数据提供商人为制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真正成为读者随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3.2 存储“云”

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很多都需要磁盘阵列的支持。而无论NAS、SAN、SAS结构的磁盘阵列都存在存储容量有限,购置费用高昂,维护成本较高,有一定使用年限的问题。电子阅览室作为图书馆存储设备服务主要对象之一,对阵列有很大的依赖。查阅下载本地资源、视屏VOD点播系统、随书光盘发布系统、读者个人资料存取这些电子阅览室可提供的基本服务都需要磁盘阵列的支撑。在数据“爆炸”的今天,高清图像资源大行其道,数据容量呈几何型增长,各馆的磁盘阵列远远不能满足电子阅览室的数据容量需求,而且一旦阵列“挡机”,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也不能开展,严重影响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质量。而存储“云”系统中上百万存储设备可以容纳海量数据,并可以随时更新和增加。“云”存储提供了无限大的存储空间,能满足海量信息的增加,为数字图书馆日益增加海量数据提供了解决途径[4],使电子阅览室拥有一个海量的数据存储环境。

3.3 安全“云”

“云”计算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备份采用了自动同步的形式,并有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支持数据的共享,数据储存在互联网上,无需担心因病毒感染和硬件的损坏而导致的数据丢失等,为图书馆服务器、数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只有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同时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上机时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侵袭,有时因个人疏忽造成的数据丢失和硬件损坏等数据安全问题时有出现。安全“云”出现为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的安全和可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云”中,有专业、规范的数据中心将用户的数据通过加密方式进行存储,除用户本身外别人是不可能得到这些数据内容的。避免了因数据丢失造成的电子阅览室和读者间的矛盾。让电子阅览室有了一个安全的使用空间。

3.4 “云”图书管理员

2008年10月,Jason Griffey在《图书馆杂志》旗下的netConnect杂志发文提出“云图书馆员”(Cloud Librarians)的新概念。他认为,“图书馆建筑物不会消失,我们仍将有许多资料需要照料。建筑物将越来越具有当前的双重性质,即仓库与聚会场所,而我们的服务与内容将存在于“云”中,远离任何物理场所”[5]。“云”图书管理员概念的提出说明了随着“云”计算的到来,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需要摆脱传统的工作模式,依托“云”计算提供服务。由于在“云”计算下用户有更大的自由来选择和控制所获得信息资源,因此对电子阅览室人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服务内容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更具针对性,提供一对一的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或指导性的服务将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自身对“云”计算有深刻的了解,会使用”云”计算的各种便利工具如“云”存储、各种互联网“云”检索工具、“云”服务器管理、“云”网络管理及“云”API开发等等;同时除了会使用传统的pc终端外,亦要会使用时下流行的各种手持式终端;对QQ、TWNTIER、FACEBOOK、BLOG、WIKI、TAG等服务也能轻松使用。可见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子阅览室管理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云”使用者。只有将传统身份转化为为“云”图书管理员,才有能力管理“云”计算下的电子阅览室,实现电子阅览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3.5 多样化的“云”

电子阅览室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承载场所,“云”计算下电子阅览室可以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电子阅览室读者往往通过图书馆的门户网站进入“云”世界,目前很多图书馆的门户网站服务构建在“云”里,让图书馆与网络可以相互共享资源和应用[6]。让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趋势;使门户网站能提供人性化的交互接口、丰富的个性定制、迅捷的服务速度,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读者们要访问上游数据库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库也建设在“云”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资源;读者自身也可利用“云”中各种检索工具,检索到自己所想要任何数据资源;越来越多的读者使用TWNTIER、FACEBOOK、BLOG等服务表达自己的思想;广交“地球村”每个朋友。总之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全面推广,电子阅览室可以提供越来越多个性化的“云”,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电子阅览室,让读者享受个性化服务,得到个性化帮助,获得个人定制的资源信息。

4.结语

“云”计算的出现深刻的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模式,不但可以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节约图书馆的资源,还给电子阅览室开辟了崭新的服务理念,更对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云”计算下电子阅览室的运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仍是电子阅览室今后发展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黎春兰,邓仲华.论云计算的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9(4):42-46.

[2]秦志华.云计算与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

[3]胡小著,范并思.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7-12.

[4]周舒,张岚岚.云计算改善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09(4):28-30.

[5]范并思.云计算与图书馆:为云计算研究辩护[J].图书情报工作,2009(21):5-9.

[6]杨明芳,袁曦临.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09(9):7-9.

猜你喜欢

阅览室检索节点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