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萨拉龙均质土坝坝体破坏分析

2012-03-30刘志远张文佳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4期
关键词:粘粒密度计料场

刘志远,张文佳

(1.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2.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1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色萨拉龙灌溉工程位于老挝中部,挡水坝为一均质土坝,项目任务是灌溉。

工程区地貌为丘陵环绕的谷地,有两条河流在谷底中间穿过:Xe Pone河为南北流向,色萨拉龙河为东西流向,汇入Xe Pong河。灌区地貌为自东至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挡水坝修建在色萨拉龙河一个垭口处,利用天然地势,实现自流灌溉。

工程区为三叠纪晚期-白垩纪陆相或近海相的砂岩、砾岩,夹薄煤层,许多地带覆盖有剥蚀堆积物。坝址区范围内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冲积层(Q4al)、上更新统(Q3)砂质粘土和粘土、中生代三叠系~侏罗系(T~J)粉砂岩、砂岩,坝基坐落在基岩上。

2 坝体破坏问题

越南公司在2002年工程实施期间,已经完成大坝右岸填筑约1200 m,填筑高度约1~9 m。但随后在坝体遇水的情况下,已完成填筑的部分出现了严重的渗漏情况,迫使工程停工。在对原坝体现场查勘时发现,坝体表面遍布孔洞,洞径以2~20 cm为主,个别可达30~50 cm。而且,坝面形成多条小冲沟,宽1.5~2.0 m左右,深约1.0~1.6 m。另外,相关建筑物也因土质问题而遭到破坏,如渠道面板背面土体。

根据以上可以判断出,色萨拉龙坝址的土料存在问题,为了探究出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中方工程师专门从老挝现场提取了450 kg的土样运回国内进行土工试验。

3 破坏原因分析

越南公司填筑坝体的土料主要是粘土、砂质粘土,为坡、残积或冲积物。对原来3个料场的土料取土分析情况如下:

1)A料场。土工试验结果表明:A料场土颗粒以粉粒、粘粒为主,但粘粒中约93.8%为胶粒成分。土粒比重平均值为2.72,塑性指数平均值为20.1,最大干密度平均值为1.76 g/cm3,最优含水率平均值为16.3%,而土的平均含水率仅为4.9%,远低于最优含水率,考虑土样为扰动样,为现场原状封装,土的含水率可能有一定误差。

2)B料场。从B料场取回的土样土颗粒也是以粉粒、粘粒为主,粘粒中约81.8%为胶粒成分。土粒比重平均值为2.73,塑性指数平均值为21.6,最大干密度平均值为1.80 g/cm3,最优含水率平均值为15.6%,而土的平均含水率仅为5.2%,远低于最优含水率。

3)坝体填筑土料。坝体填筑土颗粒同样是以粉粒、粘粒为主,粘粒中约83.9%为胶粒成分。土粒比重平均值为2.71,塑性指数平均值为20.2,最大干密度平均值为1.77 g/cm3,最优含水率平均值为16.9%,而土的平均含水率仅为6.2%,远低于最优含水率。

对A料场及坝体土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试验,结果显示:A料场土的pH值平均为6.52,易溶盐含量平均为0.35 g/kg,自由膨胀率为40%~44%,具有弱膨胀性;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285 MPa-1,具有中等压缩性,压缩模量平均值为6.06 MPa;三轴(CU)有效凝聚力平均值为 34.65 kPa,有效摩擦角平均值为15.35°;渗透性为微渗透。分散性试验分别采用针孔、土块、双密度计试验,试验结果不一致,针孔试验显示为过渡性土,而土块和双密度计试验表明为非分散性土。

对B料场及坝体回填土进行了同样的物理力学试验,结果显示:B料场土的pH值平均为7.34,易溶盐含量平均为0.4 g/kg,自由膨胀率平均值为46%,具有弱膨胀性;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05 MPa-1,具有中等压缩性,压缩模量平均值为5.58 MPa;三轴(CU)有效凝聚力平均值为 17.87 kPa,有效摩擦角平均值为20.5°;渗透性为微渗透;分散性试验分别采用针孔、土块、双密度计试验,试验结果略不一致,土样试验显示为过渡性土——分散性土。

坝体填筑土的pH值平均为8.46,易溶盐含量平均为0.7 g/kg,自由膨胀率平均值为49%,具有弱膨胀性;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64 MPa-1,具有中等压缩性,压缩模量平均值为4.468 MPa;三轴(CU)有效凝聚力平均值为12.89 kPa,有效摩擦角平均值为20.4°;渗透性为微渗透;分散性试验分别采用针孔、土块、双密度计试验,试验结果不一致,针孔试验显示为过渡性土(仅有个别显示为非分散性),而土块和双密度计试验表明为分散性土。

从以上的试验结果分析:A料场、B料场土粘粒中以胶体颗粒(粒径小于0.002 mm)为主,平均占比为82%~94%,因此,土具有胶质特性;另外,土料最优含水量大于天然含水量,都具有中等压缩性,弱膨胀性,透水性差,而从分散性看,A料场土料分散性不明显,而B料场分散性较明显,为分散性土。坝体土和B料场土特性较为相似,具有中等压缩性,弱膨胀性,透水性差,分散性也较明显,为分散性土。因此,初步判断坝体土主要是由B料场土填筑而成,从现场A,B料场的开采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

因坝体填筑料具有分散性、弱膨胀性,在雨季(尚未经历蓄水)坝体受雨水的冲蚀、淋滤,土体分散、膨胀,是坝体形成许多孔洞的主要原因。因此,料场土料不适宜直接做为坝体填筑料,须经采用一定的处理措施后方能使用。

[1]陈洪莲.老挝色萨拉龙详细设计报告[D].中水北方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1.

[2]卢廷浩.土力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晓平,钱波.土力学试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4]Xesalalong Feasibility Research Report[D].越南水资源研究所,1999.

猜你喜欢

粘粒密度计料场
粘粒级配对黄土动力特性影响的微观机理分析
也谈自制简易密度计的竖直漂浮问题
移动漏斗在玉钢综合料场中的运用
钢铁企业无人化料场的设计与实现
三维地质建模在水利水电工程料场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浮力的应用——密度计
不同粘粒含量土体管涌试验研究
制作简易密度计
细粒对杭州饱和粉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吸盘3”号挖泥船核子密度计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