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地图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2012-03-30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龚雪琴

电子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馆员检索数字

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 龚雪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用户的需求从以文献为单元向以知识为单元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界的服务内容也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移。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

1.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产物,它也被看作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新的生长点。目前,有关知识服务方面的文章虽然很多,但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对知识服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确切统一的认识。

张晓林认为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1]。

戚建林认为,从知识服务本身内容看,知识服务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知识服务是指一切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包括:提供普遍知识服务和专业知识服务等);从狭义上讲,知识服务应是指针对用户专业需求,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筛选、研究分析并支持应用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智力服务[2]。

罗彩冬等人认为,知识服务是通过整理、组配、提炼可以利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使之有序化从而方便使用的知识来解决特定实践应用问题的服务[3]。

综上所述,知识服务一要以信息和知识的获取、组织、整合和重组为基础,二是要以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为目标,三是追求知识服务对问题解答的价值效益。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知识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针对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需求,依托数字图书馆平台,采用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服务手段对数字资源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和再造,为用户营造开放的知识环境,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或问题解决方案,有效支持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的服务过程[4]。

2.知识地图的内涵

有关知识地图的定义和概念,是由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率先提出来的。

Vail将知识地图定义为“可视化地显示获得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它促使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各个具体层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知识。在这样的地图中包括的知识项目有文本、图表、模型和数字。”[5]

在情报学研究领域,英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在他的经典著作《情报学基础》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布鲁克斯所提出的“知识地图”是从知识网络的形式出发,说明知识单元发展变化过程,促进知识的变化过程向理想的状态发展[6]。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DBMS)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知识资源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知识地图并不涵盖知识内容本身,它起到的是指南和向导作用,即对个人或者组织的知识资源和知识分布的地点位置进行标注,帮助使用者对其所需的知识迅速确定来源,减少盲目的寻找知识来源,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

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包括组织知识资源的类型(如文档、系统、经验等)、存储媒介(如纸质媒介、电子化文档等)、所处位置、所有权人、有效性、关联性、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及使用渠道等等”[6]。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领域本体知识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明确体现资源的语义结构,建立领域知识的有序结构,便于查询。

3.知识地图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3.1 整合资源,便于知识获取

数字图书馆有着丰富而完善的知识资源,借助知识地图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在知识获取中,基于知识地图的资料挖掘可在具有语义的规则上产生挖掘结果。知识地图可以看做一个知识网络,网络的节点代表不同主题的知识,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主题间的联系。通过知识地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组织起来,并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同时,每位使用者可以依据个人对领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借助链接和寻址技术,从所熟悉或有兴趣的主题出发,查询所需要的领域内相关联的知识。

3.2 搜索导航功能,方便信息浏览

知识地图通过主题、关联及资源出处等可以使知识序化,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通过知识节点之间的关联,将知识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当某位用户在查找一位专家的论点,但却不十分明确所查询内容的学科范围时,他既可以检索这位专家的论著,又可以先查询专家所承担的课题,然后再快速浏览这位专家的相关主页。而用户浏览时,知识地图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确定有关同一个主题的相关对象,从而继续下一步的浏览。依次通过多层次的主题关联,领域内的知识结构便清晰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同时,从最高层次的主题出发,依据关联关系给出与用户所选中主题相关的同层主题以及下一级主题,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他感兴趣的主题逐级浏览,直到最后的具体资源。这种引导用户的浏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偶然发现相关信息的机率。

3.3 知识检索

知识地图改变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上升到基于语义的检索。其基本思想是:先建立相关领域的知识地图,根据知识地图收集的信息进行标注,用户的检索请求按照知识地图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在知识地图的帮助下匹配出符合条件的资料集合,返回给用户。由于这种基于语义的检索方式,检索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思维去检索,充分体现检索者的主动性、灵活性,数字图书馆检索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易用界面,将获得和掌握的信息内容组织好,并优化信息结构设计,使用户用自己的检索语言检索出自己所需信息。使用检索系统的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发表评论,其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获取者,还应该是知识的发布者和分享者。

3.4 知识共享

在数字图书馆中实施知识地图,可以让图书馆内知识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充分展现,图书馆馆员和专家具备的隐性知识也能通过知识地图得到找寻的途径,按照相关专家间联系构建的隐性知识地图,主要体现每个专家相关的知识背景、擅长领域、研究成果、联系方式等寻找获得隐性知识的线索,便于知识地图的使用者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专家,对隐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获取和使用。

知识地图能够将各主题相关知识通过内在的关联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清晰呈现图书馆知识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员工和用户直接传达了一种知识共享的观念,馆员在浏览图书馆知识结构图时可以发现图书馆中知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能会就自己熟悉的领域主动填补知识空白。在利用知识地图进行隐性知识标引时,对于专家节点的建立和评价也会鼓励他们贡献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共享,同时也在自己遇到问题时积极使用知识地图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在图书馆中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3.5 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

知识地图是一个良好的知识服务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的个性化定制模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栏目,根据需要选择分类知识,轻松过滤掉读者不想要的信息,而对于用户检索、浏览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历史,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保存在个人知识地图中,从而既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又节省了检索时间。

同时,知识地图可明确各馆知识的分布以及分布于不同空间的知识资源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各馆知识资源的可视化配置。请求管理器根据知识地图就可以顺着知识资源的分布网络快速找到相匹配的知识结点,进而将咨询请求提交给匹配度最高的知识资源所有者,比如图书馆馆员和知识专家,以达到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4.结论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得到了强化,知识地图这一知识管理技术为知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在知识服务模式中,构建图书馆知识地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图书馆馆员自身、图书馆自身所蕴含的知识,如知识地图可提供不同图书馆馆员的检索专长和馆员具有的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知识,读者可与某一馆员进行相关专业的信息检索等方面问题的探讨,进而读者可以要求馆员为其提供翔实的、个性化的、“点”对“点”知识服务知识地图,可提供各类知识的存储地点、存储媒介、使用渠道与范围等多种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可以揭示存储于不同地点、不同介质的各类知识资源之间的联系,更有效地帮助读者获取、掌握知识地图,可更明确地提供馆藏特色资源与图书馆特色服务。利用这张地图可以充分挖掘图书馆馆员与图书馆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价值,将图书馆知识资源与读者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更为人性化、专业化的支持服务[8]。

而如何把信息内容恰当地表达出来,快而准确地传递给用户,使用户清晰明了信息内容是知识地图绘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保证知识地图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在开展合作知识服务的中心馆和所有协作馆之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运作环境;知识地图的知识目录应尽可能地周密细致,采用合理的知识分类方法,便于请求管理器遵循一定的知识分类体系找到合适的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必须随着知识库内容的增加变化和删改而随时调整,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保持服务的连续性,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罗彩冬,靳红,杨咏梅,等.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运营思路和方式之探讨[J].高校图书情报,2004,23(11):86-88.

[3]戚建林.论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2):37-38.

[4]刘佳.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Vail E F.What is A Knowledge Map?.http://www.kmreview.com.

[6]张敏霞.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J].图书馆学刊,2008(3):128-131.

[7]乐飞红,陈锐.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流程中知识地图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0(3):15-17.

[8]汪艳艳,贾彩莲,王伟.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的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增刊),2010(2):241-244

猜你喜欢

馆员检索数字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答数字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看G20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成双成对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