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文化的坚守
2012-03-30洪世久
洪世久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亦即世界性。因为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姿多彩,世界也才如此生机盎然。民族文化一要坚守,要坚守根基,坚守渊源,不忘根,不变种。二要发展,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包容,有创新。坚守是前提,是关键。如果“根”和“种”都没有了,何谈民族文化。即民族文化若不坚守,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发展则会缺少生机,失去活力。
我们在热议文化之际,很有必要对文化内涵有一个基本理解,这样才有助于对文化的进一步深论。但究竟“什么是文化”要一锤定音恐怕很难。自从“人类学之父”泰勒1871年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自此以后,对文化的界定层出不穷,《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上,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及其他有关成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20世纪50年代对文化界定作过一次梳理,发现自1871年至1950年,对文化的界定共有162个,有学者称现在已有200个以上。面对这众多的文化界定让人无所适从,台湾文化学者殷光海先生概括说:“任何一个定义只说到文化的一个或若干个层面和要点。这也就是说,在这些定义中,没有任何一个足以一举无疑地将文化的实有内容囊括而尽。”这些文化定义多少让人失望,至少是不太满意吧。
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的研究更加紧密,并不断从纯学术理论走近社会实践。这里仅介绍几位学者认为较现实的几个文化定义,北京大学何兹全教授:“文化就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果和积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东西之外,凡经人类体力、脑力活动而后产生的东西,都属于人类文化。”首都经贸大学李景强教授:“文化是在某一群体内逐渐形成的特定存在形式及其价值。”并做了解释。许嘉璐教授:“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2〕。并指出,“文化就是人化”,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有了“文”,而且“化”了。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人类有如此多的民族、语言,人类的生活又如此丰富,文化也就丰富多彩。同时,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虽也有不同论述,但文明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的结论,学界还比较认同。如,文明社会、文明国家等等。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阻碍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许嘉璐教授说:“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经验教训,同时凸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来看,民族文化很需要自觉、自信、觉醒、和谐。
一、一个民族的自觉首先是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概念的精确概括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阐述为“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当今面对欧美文化强势,“以自己文化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文化霸权面前,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文化兴则天下兴,文化亡则天下亡。“亡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并不鲜见。从世界角度看,曾几何时辉煌一时的“文明古国”“文明大国”早已不复存在,如“巴比伦”“罗马帝国”等。即便存在的“文明古国”如埃及、印度,他们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之根又在哪里,尤其埃及早期的一些古文,自己已无法解读,还得靠美国等西方国家去“破译”;而中国的文字从甲古文到现代汉语,总是一脉相承,畅通无阻地传承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文明的传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过的最古老文明。五千多年来,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发展创新,是因为它具有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中华文化特性和品质。
历史上中国经历不少改朝换代,且也有当时的强势民族称帝执政,但始终是皇帝换了,文化没有换。如果文化被换了,非得亡国灭种了,中华民族虽然经受了难以诉说的磨难,但民族文化始终得到坚守,这真是中华民族之大幸。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者是文化自觉的典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从7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提倡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以及社会各界尤其知识界对文化理论和建设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说明我国的领导层和社会各界对于坚守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中华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有着清醒的、自觉的认识。
作为文化的传播创新者,只有深切领悟大学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才能担当大学教育的重任,实践大学的使命。首先,大学是靠其特有的文化氛围、文化熏陶,有效培养人才。其次,大学以其知识殿堂、文化课堂,教诲学生寻求知识、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其三,大学担负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职能。大学的文化自觉是大学学术自觉、行为自觉和道德自觉的基础。大学必须自觉地遵循大学内部的教育规律,敬畏科学和真理,尊崇学术自由、精神独立;遵守大学的道德水准,不虚伪浮躁、拜金慕权,更不辱使命。
二、一个民族的自信首要是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自强自尊的底气来自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血脉关系,是不可随心所欲的,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我们的生生世世烙上华夏印,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是贫是富,是官是民,无论你的境况如何,你都是华夏子孙!这不是一时之功,也非外力轻易能改变的。
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希腊、巴比伦乃至埃及、印度,随着世事更替,大浪淘沙,有的亡国亡种(文化消失),有的国尚存而亡种,至少不能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地沿袭下来,不是鱼龙混杂,就是变味变调,与其祖宗文化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历西北以至中亚民族大批内迁,东北民族也先后进入黄河流域,有的军事强势者甚至成为中原的主人,这些军事上的胜利者,征服者,在强势的华夏文化面前,无一不演变成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他们的首领及这些民族本身也被逐渐融合在华夏民族之中,他们的子子孙孙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这些被融合的民族中,从文化角度最值得考究的是“契丹”族。契丹人曾经是宋、元、金、辽时期最强大的民族(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就是这么一个当年军事、文化(有独立文字)都非常强盛的民族怎么居然无声无息了。据考证,其实契丹人并非被军事消灭,而是他们自己没有注意保存自己民族固有的文化,跟着汉族生活就什么都学汉族人,久而久之,自己的东西被遗忘了,丢光了。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实际上也就消亡了。
而中华文化几千年历经磨难,生生不息,甚至越磨越灿烂辉煌,是因为华夏子孙从未离弃自己的文化,无论是华夏民族到了生死关头或是兴盛发达之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捍卫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尊和自信。
大学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履行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之使命中,大学文化既不能数典忘祖,也不宜固步自封,需要淡定自如地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既保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兼容西方大学时代文化,创造出符合国际化发展的现代大学文化,有“集天下之大成为我所用”的自信和雅量。大学要充满自信,要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无孔不入,民族文化经受严峻考验,仅就最平常的衣、食、话语、节日而言,第一,民族服饰不断减少,有的地方年轻人基本不着民族服装,民族服饰正在消失。第二,肯德基、麦当劳、三明治、可口可乐……充斥市场,从会说话的娃娃到青壮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深受喜爱。第三,hello、bye、yes、no……已深入人群,无处不有。更有甚者,有些少数民族家长不准自己的子女讲民族语言,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全是普通话。一些民族干部面对少数民族群众,只讲普通话,管你听懂听不懂,何谈感情!第四,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热闹非凡,规模、档次,有的已超过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时真让人搞不清自己置身哪个国度?最可悲的是捡得破烂当宝贝,拿来垃圾作时髦,崇洋媚外盛行。已出现民族服装很不穿,民族食品很不吃,民族语言很不讲(有的甚至羞于讲民族语言),民族节日很不过。结果是民族服装(饰)减少,民族语言消失,民族食品变味,民族节日变调。若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民族文化自信危机,应当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在当代,阶级、国家的存在,就必定有民族的存在,民族文化的存在。况且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文明的发展尚有很大局限性,意识形态的人为性,大国角逐导致民族纷争,军事冲突,各种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如果不遵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遵循世情发展的多元性,凡事盲目强求绝对、唯一,只会适得其反。直白地说,在当今局势下,假如强制或抛弃民族文化,强求一个世界一种文字,一个国家一种语言,那么它离毁灭已经不远了!
三、一个民族的觉醒关键是文化觉醒
几千年来,为了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为了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一代代、一批批有识之士不畏艰难,不惧险阻,不断地变法、变革,不断地呼唤中华民族觉醒。最有代表性和富有成效的当数“五四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新开端。由于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失败等等因素,使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压迫到了不能忍受的时刻,民族意识得以复苏觉醒。五四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尤其是巴黎和会在中国参会的情况下,仍决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帝国主义(原属德国),使中国人大失所望,也使中国人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压迫他国人民的本质。从而也认识到,要救国救民求解放,必须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坚决打倒反动军阀统治集团。
五四运动在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和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据相关统计,1914年至1922年全国新式学堂学生由407万增加到680万,增长了67%;社会团体大量增加,新办各种白话报纸刊物400多种;还有书报社、公共图书馆、戏剧院等发展迅速。这些对于新观念的传播、新思想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耿云志教授对五四运动的结论是:“五四运动把新文化运动大大地激扬和扩张开来,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对于推动国民观念和精神的变革,对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文化是催化剂,可以让不同文明、不同规模、不同国度之间发生密切关系;文化是润滑剂,可以让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模式的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文化是粘合剂,可以让国家之间的友谊更加坚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动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两手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点,几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当政者的共识。而从本质上说,也是传统中国哲学的发扬光大,是传统中国哲学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优秀文化的新发展。从而,为举世所公认。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觉醒。
大学文化觉醒首先是对大学办学的意义、作用、动机等的深刻认识。其次是对大学办学规律的把握和大学使命的承担。大学如果无作为或乱作为,将贻误天下。我们当前的教育状况是“小学苦,中学累,大学混”,是教育规则的颠倒。退一步讲,中小学误人子弟尚有一定的弥补机会,大学若误人子弟则是到头了,将直接贻害学生,伤害家庭,危害社会。这无论东方西方,举世皆同。在众多年轻人所向往的“天堂”美国,惊世恶性案件屡屡发生,尤其2012年7月20日凌晨,其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一家影院放映《蝙蝠侠前传3》,嫌犯24岁的神经科学博士生霍姆斯,用自动步枪、霰弹枪、手枪射杀观众,致12死59伤。案件震颤美国,震动世界。但祸出有因,据调查显示,一个美国青年18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该影片所宣扬的蝙蝠侠这样的英雄在伸张正义时也是以暴制暴,无须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此不计后果的泛滥传播,真乃“种瓜得瓜”!
关于媒体的过度传播,中国在许多方面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为了“经济效益”,不惜让那些谋杀、暴力、色情、欺诈等低俗文化充斥传媒,让青少年学而习之、习而惯之,然后是模而仿之!低俗文化危害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努力实践文化觉醒,以优秀的、高雅的、催人奋进的文化来影响青少年、感化青少年、鼓舞青少年,让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四、一个民族的和谐核心是文化和谐
民族文化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就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晶。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在20世纪中期就预言:“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3〕。他还说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两千年来培育的独特的思维方法”,汤因比认为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量和融合器,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谐,尤其是天人合一式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钱穆先生认为,人类文化从源头上看不外三大类型:一是游牧文化,二是农耕文化,三是商业文化(主要是沿海,也有人称之为海洋文化)。何兹全教授认为影响中国文化素质的两个根源:一个是农耕生活,一个是家族本位;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简要地说从外在看:商业文化、游牧文化需要“动”,不断地拥有新的东西、新的占有,是“动态文化”。动态文化多有好斗、好战、侵略本能。而农耕文化则需要相对的“静”,在一个区域生产生活以至定居,是“静态文化”〔4〕。静态文化崇尚安居乐业、和睦、和谐。从内在看:西方文化是个人文化,国家、政治、社会,一切都建立在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个人基础上,个人直接对国家,家族不占重要位置,家庭观念淡漠。中国的家族文化,个人组成家,家组成社会、国家,国从家来,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由此形成几千年华夏一家的民族文化,而且历朝历代治国安邦非常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天下和谐。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也体现在睦邻、富邻、友邻、安邻的国家对外政策上,让世界为之敬仰。
就和谐文化而言,大理堪称典范。只不过世事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有《德化碑》为证,当年南诏与唐朝反目,发生天宝之战,致唐军全军覆灭。虽然责任在唐王朝,但南诏深深自悔,《德化碑》坚守德化德治宗旨,失悔之意切切。南诏主动将唐军收尸筑冢祭祀,并将率军攻打南诏而亡的唐军主帅李宓封为白族“本主,”世代崇奉。如此天下一家,亲和为上的“和谐”精神,前所未有。大理国则广纳贤流,世称妙香佛国。曾有多位国主辞政为僧,宁崇善佛事,不争权谋利,其和谐之举,堪称世范。
今日之大理和谐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以“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融四海文化,纳东方神韵,大显“文献名邦”和谐氛围及其气度风采。
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大学肩负历史和现实的责任。大学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中传播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科学研究中传播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服务社会中领导和引领社会文化潮流。高校教育者应成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查尔斯·艾略特(哈佛大学老校长)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从本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而不能从他国移植过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著称于世,需要我们,尤其大学不断传承、挖掘、创新,使之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文化之魂、思想之髓,科学地融入大学教学的全过程。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四者为相互融会贯通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此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风学风、师德师风和道德规范,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荣辱观,不负使命、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信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在有益于人类幸福的所有方面,中国文明都优于欧洲文明。在中国,有年轻改革家们的强有力的运动,若能获得适当时机,他们就能使自己返老还童,创造出较之西欧机械文明远为优秀的文明”。毛泽东70年前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5〕。一直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注重于文化强国的建设,注重民族文化的坚守,并重在理论与实践同行。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要注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兴起,但愿:“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时代”的祝福预言成为现实,中华优秀文化给世界带来福祉。
〔1〕王娟.北大讲座:第十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0.
〔2〕许嘉璐.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13.
〔3〕辜正坤.北大讲座:第二十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7.
〔4〕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