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2012-03-29王小雷吴志明闫若潜赵雪丽张林海
王小雷,吴志明,闫若潜,赵雪丽,张林海
(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3.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4.卫辉市畜牧局,河南 新乡 453100)
畜牧业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行业,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就有条件有目的的选择了“六畜”,即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如今畜牧业也是人们食品的重要来源,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方面之一[1]。但是,由于大多数养殖者缺少生产管理经验,管理粗放、疫病防控意识差、免疫程序不合理等等一些原因,造成了疫病的大量发生和流行[2],阻碍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给许多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频繁发生的人畜共患病传染病也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畜牧业整体实力、繁荣农村经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公共卫生安全[3],针对当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我省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来抵抗动物疫病造成的巨大危害,确保畜牧业总体健康稳定发展。
1 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现状
根据流行病学时间、空间、群间等分布特征和统计学原理,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讨论并制定了《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建设与管理规范》,建立了以省、市、县防控机构为主体,以乡(镇)防检中心站为支点,以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为基础,由不同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活禽交易市场、牲畜屠宰场、兽医门诊、野鸟栖息地等监测网点组成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
1.1 监测网络的组成
1.1.1 一级监测网络 以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监测主体,由全省所有祖代种畜禽场、大型养殖场、散养户、活禽交易市场、牲畜屠宰场、兽医门诊、野鸟栖息地等监测网点所组成的,由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监测,汇总、分析全省监测结果,对全省动物疫情进行全面评估预警的动物疫情测报系统。
1.1.2 二级监测网络 以各省辖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监测主体,由各省辖市辖区内所有父母代种畜禽场、较大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活禽交易市场、牲畜屠宰场、兽医门诊、野鸟栖息地等监测网点组成的,由省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监测,汇总、分析全市监测结果,对全市动物疫情进行全面评估预警并定期上报监测信息的动物疫情测报系统。
1.1.3 三级监测网络 以各县(市、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监测主体,由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等监测网点组成的,由县(市、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免疫效果监测和疫情监测,汇总、分析全县监测结果,定期上报监测信息的动物疫情测报系统。
1.2 各监测主体的职责
1.2.1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开展疫情监测、免疫效果监测和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分子流行病学变异规律跟踪监测。重点负责一级监测网点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免疫效果监测,同时做好尚不具备疫情监测能力的省直管试点县的疫情监测,以及一级测报网络监测结果的汇总、分析和全省动物疫情评估预警,定期上报监测信息。
1.2.2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开展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监测。重点负责二级监测网点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效果监测,二级监测网点和所辖县(市、区)疫情监测工作,对全市动物疫情进行全面评估预警并及时将本级监测网点分布、监测结果、分析报告统一报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3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开展重要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寄生虫以及细菌性疫病检测。重点负责三级监测网点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效果监测,一级和二级疫情监测网点的样品采集和送检工作,并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将本级监测网点分布、监测结果向上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监测范围小、对象少
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中目前只开展了免疫效果和疫情的监测工作,并未开展针对其他影响疫病发生发展因素的监测,可能造成监测结果不全面,对预警分析的作用有限。
2.2 偏重监测
由于我国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正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因此我省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刚刚形成了监测体系的雏形,尚未建立监测预警的联动机制。
3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议
为了有效的控制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我们迫切需要全面建立我省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为我省的畜牧业保驾护航。以下针对我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3.1 监测对象要全面
建立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就要收集可影响疫病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找出薄弱环节,着重监测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3.1.1 免疫效果 主要监测强制免疫的几种动物疫病和当地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疫病,疫苗免疫效果的高低反应动物抵抗某种疫病能力的强弱。
2013年,天津市水务局作为天津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积极推进河长制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水生态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3.1.2 疫情监测 疫情监测要从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兽医门诊、畜禽屠宰场、高校研究机构、候鸟栖息地等全面开展,以此把握疫病的流行趋势,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疫病的防控重点提出重要参考。
3.1.3 养殖场的周边环境(水、土壤、空气)中的致病菌 周边环境的致病微生物是造成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提示可能发生疫病的种类[6]。
3.1.4 温度、湿度、风向、pH 这些是影响病毒和细菌致病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也是疫病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3.2 科学布局监测网络
监测网络的建立是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方面,其中监测网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监测效果的好坏,监测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3.2.1 数量原则 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监测点的选择通常不是选择所有的点作为监测总体,一般是按照统计学原则,确定好置信度和预估发病率之后,按照统计学公式从总体中挑选样本作为监测点。要兼顾规模场,散养户,屠宰场,兽医门诊,高校研究所,活禽交易市场,野生候鸟栖息地。同时还要考虑畜禽种间差别,品种,养殖规模等因素。
3.2.2 地域原则 监测点的选定要具有代表性,既要考虑地域分布,还要考虑环境气候因素,地形地貌特征,合理分布监测网点。
3.3 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建设
由于我国并未建立全面的官方兽医制度,动物卫生防疫体系薄弱,与世界不接轨,相关标准不统一,很多国家怀疑我国畜禽产品卫生状况,设置贸易壁垒[7]。为了尽快突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应该尽快推进我国的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尽管世界各国的官方兽医制度的做法不尽相同,但是本质特征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3.1 官方兽医制度是一种垂直管理兽医制度官方兽医直接对国家负责,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夏季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实行直接领导,不受地方政府领导,可以有效的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地方或企业对执法过程的干扰,从而使兽医卫生执法达到公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8]。
3.3.2 官方兽医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权力与责任并重 发达国家的官方兽医队伍精炼、素质高,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很高,官方兽医个人即可代表国家签发证书。而在我国兽医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相关的工作和学习经历。
3.4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3.4.1 建立高素质的监测队伍 人员编制 :我国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无编制、无医保、机构不健全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兽医队伍的发展壮大。必须要重视和引进专业人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做到人员有编制,待遇有保障,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动物防疫工作专业性强,任务重,要求高,必须不断抓好教育培训,强化队伍素质,稳定监测队伍,不断提高监测水平,保障动物疫病监测的基础力量。
3.4.2 健全补偿机制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加强了对重大动物疫病扑杀动物的公共财政补偿力度,但面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新问题新情况,动物疫病损失的补偿政策和机制仍显得非常薄弱[9]。一是补偿标准低,养殖户得到的补偿往往比实际损失要少的多。二是补偿的范围窄,国家现行的补贴政策只针对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布鲁菌病、结核病。而对于危害严重的猪瘟、新城疫没有扑杀补贴。这就造成发生重大疫病的时候一些养殖户不配合工作,甚至出现私自处理病死畜禽的现象。
3.4.3 完善法律法规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是防控动物疫病,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事关动物疫病防控侧成败。目前我国尚无关于动物疫病监测专项法律法规[10],监测工作无法可依,检测工作缺乏法律支持的现状,应该将动物疫病监测纳入相关法律中,并对拒绝监测等行为作出明文处理的法律规定,使检测工作具有国家强制力,以确保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依法开展。
3.5 建立畜牧业准入制度
3.5.1 畜牧从业人员 畜牧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方可从事本领域相关的活动[11],由于大多数养殖户知识水平有限,环保意识和疫病防控意识不强,加上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容易形成疫病滋生的温床。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生产管理、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的准予从事养殖活动。
3.5.2 建立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建立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必须具备相应的消毒设施,配备有无害化处理设备,并取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许可证,方可开展相关的业务。
4 小结
河南省是个畜牧大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和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不仅是防控疫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科学防控动物疫病。
[1]李恩惠,张俊合.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向浅议[J].河北畜牧兽医,2005,21(3):10-12.
[2]张家峥,刘小燕.当前畜禽疫病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制对策[J].农村养殖技术,2003(20):5-8.
[3]付 雯,兰邹然,梁全顺,等.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推进兽医工作方式加快转变[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1):13-16.
[4]李 鹰.动物疫病流行特点与动保产品研发方向[J].畜禽业,2005(1):34-36.
[5]王新红.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畜禽疫病[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3.
[6]盛建武,何 苗,施汉昌,等.环境致病微生物现代生物检测技术[J].给水排水,2005,31(8):101-105.
[7]黄 斌,汪开毓.发达国家兽医体制模式探索[J].四川畜牧兽医,2008(1):16-17.
[8]亦 戈.国外官方兽医制度有哪些特点[J].兽医导刊,2007(1):54-55.
[9]张汉荣.如何建立动物疫病防控补偿有效机制[J].中国动物保健,2010(10):1-3.
[10]王长江.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情况如何[J].中国牧业通讯,2003(9A):26-27.
[11]杨立平.畜牧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牧业通讯,2007(1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