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2012-03-29张学凤

关键词:农民政治思想

杜 君,张学凤,2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2.长春大学 马列教研部,吉林 长春130022)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杜 君1,张学凤1,2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2.长春大学 马列教研部,吉林 长春130022)

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正确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探索新农村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着力把握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

新农村;农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完成全面小康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前导性工作,对农民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否自觉引导农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只有通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向农民讲清中央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才能帮助广大农民正确认识形势、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党群同心共建新农村。

(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工农联盟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

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导致工农联盟的基础事实上被消解,工农关系出现了巨大的隔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旨在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它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农村建设也是修复城乡二元体制下畸形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重新建构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工农联盟,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又以农补工,以乡助城。然而,当代农民自身的弱点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其动力和惰力的两重性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既要相信依靠农民,又要教育和提高农民。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农民的全面发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指标,其最终发展方向指向农民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负责的人的唯一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它始终保持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和改善后,当人们学习、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后,人们就会提出更高的需要,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光有物质上的富裕是不够的,正如邓小平所言“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3]

二、着力把握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加强农民主体性教育

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农村改革的真正动力来自农民,只有能够调动和发挥农民主体性、积极性的那些变革才是真正富有成果的,而离开农民主体,单纯依赖外部力量,如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等,都不能持久。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担起培育农民主体性的重任,通过政策宣传和落实,教育农民分清国家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合理需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克服将新农村建设寄托于国家、政府、乡村干部、致富能手的支持与带动的思想,培育农民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强有力的自主意识。

(二)加强农民合作意识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是不可思议的,也不可能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只能是合作经济[4]。“三农”专家韩俊强调“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新型合作组织为依托,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代表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方向[5]。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具有天然的机会主义情结,以及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有顽固的劣根性,农民往往擅分不擅合。因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肩负起加强中国农民的诚信建设的重任,这是解决中国农民合作难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合作的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进一步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三)加强农民民主意识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首次将“管理民主”提高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第一,引导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培养他们良好健全的民主观念和政治参与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农民的普法教育,使农民的政治参与始终在法律允许的空间合法运作,不断提高村民的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从村民关心的村庄具体事务的参与入手,培养有序参与的价值观、规则意识、参政能力和行为习惯。第二,加强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新农村战略实施后国家和农民“汲取型”的关系被打破,导致农民的政治“冷漠症”再度开始流行;不少农民相当狭隘和自私,头脑中根本没有国家、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公民意识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通过教育要使农民明白国家利益是整个社会的根本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促进农民从合格农民向合格公民转变。

三、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

(一)新农村建设不断扩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6]。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根源。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在大力继承和发扬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适应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基础、体制环境、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的形势,以时代的眼光审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发展,以改革的思维寻求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办法,从而不断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正如一位“三农”专家所言,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新农村精神的使命

新农村建设是具体的、历史的,但是其精神是永恒的。韩国专家在谈到韩国新村运动时反复强调新村运动是精神运动,其宝贵的财富是激发了勤勉、自助、合作的新村运动精神。但是作为当代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还没有形成与其社会地位相匹配的农村(农民)精神。从精神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民主意识还是转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都是在培育和建设新农村精神。新农村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思想领域里的升华,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新农村精神不会因为新农村建设的举措而自发产生,没有公共权力保障和引导,农民不会在建设中自发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新农村精神。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新农村精神的使命。有没有创新出新农村精神是衡量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农村建设从起步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

总之,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统一于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明确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意义在于确实把教育农民问题当作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克服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从而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林晶,张澍军.刍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8-2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4.

[4]杨思远,戎向平.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研究,2006(8):15.

[5]韩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夯实党的农村政策基石[J].山西农业,2009(3):2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d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Peasants

DU Jun1,ZHANG Xue-feng1,2
(1.School of Marxism,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2.Section of Marxism Teaching and Research,Changchun 130022,China)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 and farm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precondition to carry out the farm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rrectly and it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explor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aw.This article explored thre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nvestig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arm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a strategic perspective;striving to grasp the new issues raised b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the farm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farm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rural;Farme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64

A

1001-6201(2012)03-0022-03

2012-01-08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XX023)。

杜君(1958-),男,山东乳山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凤(1980-),女,河北滦南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秦卫波]

猜你喜欢

农民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