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肩周炎60例
2012-03-29李娟
李 娟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临汾041000)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是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1]。发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初起肩部成阵发性疼痛,随后疼痛逐渐加剧呈持续性,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肩关节外展、上举、内外旋等功能受限,怕冷、压痛以肱二头肌腱沟为甚,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为主要特征,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梳头、穿衣、脱衣、洗脸、叉腰等功能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6年以来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并设对照进行对比观察,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病人,经X线拍片检查,排除颈椎病、肩部骨质病变等,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针刺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针刺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在45~62之间,病程最长2年,最短15天,轻度10例,中度12例,重度8例。综合治疗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5~6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轻度8例,中度9例,重度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肩周炎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年龄在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②肩部疼痛、压痛、夜间加重;③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④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⑤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②病程可延长至2~3年;③愿意坚持治疗,并接受检查随访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②有严重心、脑等系统的严重疾患;颈椎病及肩部骨质病变,骨结核、骨肿瘤。
2 治疗方法
2.1 综合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配穴采取循经取穴的方法。操作:患者取端坐体位,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的不锈钢毫针(1.5~2.5寸),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三穴,向下斜刺透过皮肤到达肌层深部,使患者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并向前臂和手指放散,阿是穴常规进针。远部循经取穴选取: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部外展障碍取三间、外关,内收障碍取后溪、阳陵泉,不能抬高者取中渚、养老,上述穴位进针得气后,强刺激提插捻转行泻法,每隔5 min捻针1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
2.1.2 拔罐治疗
上述治疗完成后,令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在患者的肩关节周围用闪火法进行拔火罐,留罐15~20 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1.3 推拿治疗
患者正坐位,术者站其患侧,一手握住患者的手,另一手的拇指放在肩后,其余四指放在肩前,围绕患侧肩关节的肩前侧、肩后侧和肩外侧,用滚法放松肩部肌肉,再用拿法和按法进行肩部肌肉从上而下的治疗,并重点按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等,滚法、拿法、揉法和按法交替使用,同时帮助患者做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及环转等活动,动作由轻至重,使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持续15~2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2.4 功能锻炼
目的是让患者做肩关节功能活动的运动锻炼:①患者直立姿势,向上抬举患侧的前臂,可辅助墙面、门框向上慢慢做爬墙爬框运动;②患侧在健侧手臂的帮助下用力上举,循序渐进,反复摸健侧的耳部,并在体后,上抬摸对侧的肩部,坚持每日做2~3次。
2.2 针刺组
采用单纯针刺,方法同综合治疗组。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显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弱,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变,但仍有活动受限;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表2 肩周炎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综合组30例,总有效率100%,针刺组30例,总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4 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56岁,工人,于2011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左肩部疼痛、不能上举6月余。患者于6个月前因受凉后,左肩疼痛,经常因疼痛不能入睡或睡后疼醒,左肩上举、外展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穿脱衣服、洗漱等功能活动,曾服中西药物及外贴伤湿止痛膏,效果欠佳,经拍X光片,排除骨质及关节病变。查体:左肩关节及其周围广泛压痛,左肩关节肌肉松弛,有明显的肌肉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外展25°、上举15°、后伸15°、内收20°,诊断为肩周炎,遂予以上述治疗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
5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属中医范畴的“痹症”,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
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广泛的无菌性炎症,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广泛粘连,使肩部产生疼痛,进而影响到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中一般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肩周炎,疗程长、见效慢,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针刺与火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祛除病邪、化瘀止痛,使气血经络通畅、通则不痛之功效。有研究证明,针刺痛点对局部粘连、瘢痕病灶有一定的缓解和松解作用[3]。推拿治疗就是通过手法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快血运,有使局部粘连松解、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松弛痉挛肌肉的作用,有研究证明,采用推拿疗法可使晚期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从而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功能恢复[4]。同时功能锻炼的治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粘连再次发生。总之,采用综合疗法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理滞,以动治静、以动促通而起到调节平衡、疏通经络、而达到标本同治的作用[5]。因此,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且明显优于单纯的针刺方法,疗效肯定,易于推广。
[1]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3
[3] 曾湘玲.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5):326
[4] 廖伯年.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4):261
[5] 张帼雄.运动针、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J].中国针灸,2008,28(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