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①

2012-03-26朱振楠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发展

朱振楠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辽宁大连 116024)

“随着世界旅游的发展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1]。”“浪漫之都”大连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2011年大连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17万人次,同比增长0.34%;旅游创汇8.07亿美元,同比增长0.43%;接待国内游客4100万人次,同比增长8.55%;实现旅游总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18.16%[2]。大连旅游正步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大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探索体育旅游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升级,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新的增长点势在必行。

1 大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

1.1.1 优越的地理区位

大连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广阔腹地。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著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阳光、沙滩、海浪完美结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夏季达沃斯在连召开,大连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一般。

1.1.2 丰富的旅游资源环境

(1)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长白山系千山余,脉黄、渤海水系纵贯本区,岩溶地形随处可见。辽阔的海域,绵长的海岸线,为大连提供了诸多海滨资源,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和避暑胜地。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自然景观独特,有被誉为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的礁石奇观和极为罕见的龟裂石等地质、地貌景点;有中国最好的高尔夫球场、国际游艇俱乐部、狩猎俱乐部等设施,是著名的海滨休闲度假胜地。“辽南小桂林”、“天然植物王国”冰峪沟,是以奇特秀美的自然山水为主调的山岳型风景区。南部海滨旅游区,穿行于棒棰岛、老虎滩、付家庄、白云山、星海公园等景区之间。市区西南部有闻名中外的旅顺口、白玉山等城市风光及蛇岛、海猫岛等生物景观[3]。丰富的水域资源为水上运动、冬泳、沙滩足球、沙滩足球、沙雕等诸多体育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悠久的体育历史文化。在中国体育史册上,大连人占据重要的篇章,从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到“亚洲飞人”邹振先,再到“东方神鹿”王军霞,“巾帼大力士”丁美媛,“排球女将”杨昊、刘亚男等一个个奥运冠军翻开大连体育历史的名录,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体育精英群星闪耀。“足球城”、“田径之乡”、“游泳之乡”……一个个代表大连体育荣耀的响亮名号让这座城市的市民感到无限的骄傲,也为旅游者提供了诸多特殊的旅游之处。

1.1.3 政府的大力扶持

大连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4]:立足东北亚,辐射欧美澳,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低碳生态”,深度挖掘大连“山、海、城、林、岛、泉”资源潜力,促进“产业融合”,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城市,实现旅游业全域化、高端化、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大连市政府最新规划设计了北方不夜港、海洋主题旅游产品、智慧旅游城市三大发展规划,并已开始实施建设。《大连不夜港规划》[5],把大连旅游夜生活作为发展的突破口,打造不夜港,突破冬季淡季限制。《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6],总体布局上将实现“一环一岛、四片十区”的空间结构。智慧旅游城市——现代科技应用对提升城市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提升大连旅游服务能力,大连市启动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工程,并完成了《大连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方案》[7]。

1.1.4 快速发展的地区社会经济

大连经济总量占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总量的一半以上,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2011年生产总值515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2167.5亿元,增长1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7%[8]。随着地铁、快轨、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新机场、东港商务区等大项目开工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未来大连将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1.2 劣势

1.2.1 缺乏健全的体育旅游组织机构

大连海洋资源丰富,但以海洋体育旅游为主题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有限,现有的体育旅游项目多是规模小,经营分散,内容单一的小型俱乐部,缺乏统一的政府机构监管协调。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导致相关人才的严重不足,体育旅游人力资源不足,既懂体育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缺失。

1.2.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拓展不够

大连在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力度不够。开发不够科学,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体育旅游资源尚未整合,旅游淡、旺季差别明显。诸如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没有被充分利用,在策划、包装、促销力度方面明显不足;全域城市化沿海特色旅游,高端发展、特色发展上还有差距;夜生活氛围缺失。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国际冬泳节、葡萄游园会等缤纷多彩的主题庆典给金石滩增添了新鲜活力与无穷魅力,但淡旺季明显,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1.3 机会

1.3.1 IMG进军大连促进体育旅游发展

IMG是全世界业务范围最大最前沿的体育、娱乐、媒体公司。IMG与大连海昌集团达成协议,全面管理红旗谷高尔夫俱乐部项目。IMG进军大连后,将为大连带来更多国际顶尖赛事,促进体育旅游发展。通过IMG全面管理,大连高尔夫爱好者们将有更多机会观看国际顶尖赛事,各国高尔夫运动爱好者也将借助IMG搭建的平台,来大连进行“高尔夫之旅”。

1.3.2 大连旅游新规划带来希望

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大连市旅游“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大连旅游业要实现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为大连市体育旅游业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机遇。

?

1.3.3 “十二运”为大连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契机

2013年9月,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将在辽宁拉开序幕,作为主要分赛区的大连将承办足球、曲棍球、体操、马拉松、海上项目、高尔夫等15项赛事。大连市体育局和“十二运”场馆,正有条不紊建设。体育中心建成后,包括“三场两馆一基地”共10个单体场馆。体育中心体育场能容纳6.1万人,网球场和游泳馆、旅顺口区兴建了曲棍球场,金州新区棒球场,金石滩建设国际运动中心等体育设施,市游泳馆、金州新区体育场和辽宁省军事航海运动学校等现有场所也将进行改造。“十二运”诸多项目在连举行,无疑将大大提升大连的体育热,为体育旅游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契机,良好的赛事宣传将有效的促进大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1.4 威胁

1.4.1 同类沿海城市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104km的大陆海岸线,岛屿6500多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旅游资源[9]。武传表在《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发展对策研究》[10]一文中,从综合经济实力、旅游业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教文卫4个方面量化分析,把14个城市分为5个集团,第一集团是上海、广州;第二集团是天津、宁波、青岛、大连;第三集团是烟台、温州、福州、秦皇岛和南通;第四集团是连云港、浙江、北海。旅游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在日趋激烈的旅游竞争形势下,不尽快进行改革,很难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4.2 大连体育旅游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少年期”,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是,从事体育旅游事业的专业型人才因这种新兴资源的普及程度不高,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造成人才严重流失。如何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潜能,是大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2 大连体育旅游SWOT模型分析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11]。通过对各种组合的深入研讨,如何发挥每种组合的优势,改进组合的不足,促进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3 大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3.1 完善体育旅游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留住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俱乐部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一批懂体育旅游会经营的综合性人才。健康发展体育旅游业,成功运作体育旅游市场,必须要有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来实现。为体育旅游组织机构高质量的运行服务,实现利益最大化,留住人才、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2 转变开发理念,构建全域性、多元性旅游资源体系

以全域旅游战略促全域城市化实现;以国际品牌战略促进旅游港发展;以多元融合战略促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沿海开发战略促蓝色旅游圈打造;以品质提升战略促进城市化建设,打造集商务、旅游、金融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大的现代商贸业和旅游业,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水平,发展特色商业,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中心、购物天堂。

3.3 完善服务体系,在服务中提升形象

“服务游客”指实现利益最大化,发挥品牌的宣传效应,保证体育旅游项目得到足够的宣传空间。“服务媒体”指体育旅游项目离不开宣传,宣传也需要体育旅游项目,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做到互惠互利,加大社会影响力。利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与节事活动的机会,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加大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增加影响力;尽快建设大连智慧旅游规划,构建大连“智慧旅游城市”、“一个平台、六个体系”的框架,推进全市旅游管理、运营、服务和监管模式的智能化、信息化。

[1]逄艳,夏敏慧.休闲体育旅游在国际旅游岛中的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0(25).

[2]2011年大连旅游总收入到达650亿元.大连海岛旅游网[EB/OL].http://www.0411hd.com/xinwen/daliannews/11529.html,2012-02-11.

[3]宫健华.大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2).

[4]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

[5]大连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

[6]大连力推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EB/OL].人民网.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1/24/4431032_0.shtml,2011-01-24.

[7]加强安全监测建设“智慧旅游城市”[N].大连日报,2012-01-06.

[8]2011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9]陈惠娜,彭业仁,唐桂黔.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4).

[10]武传表.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9).

[11]鲁卿.SWOT分析在企业制定专利战略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