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长江防护林三期体系构建

2012-03-25孙茂者麻锡亮李佐晖郑楼福童红卫

自然保护地 2012年3期
关键词:防护林水源建设工程

孙茂者麻锡亮李佐晖郑楼福童红卫

(1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浙江杭州 310020;2浙江省缙云县林业局 321400;3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323300; 4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 323700)

浙江省长江防护林三期体系构建

孙茂者1麻锡亮2李佐晖1郑楼福3童红卫4

(1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浙江杭州 310020;2浙江省缙云县林业局 321400;3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323300; 4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 323700)

根据地貌、水文、灾害等要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方向,明确了浙江省长防林三期工程建设范围,并将长防林三期体系划分为三个综合治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生态状况及生态防护功能的需要,在省级层面上提出了四个重点建设工程,明确了主攻方向及建设规模。

浙江省;长江防护林;三期;体系布局;重点工程

长江防护林是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其生态平衡,保护长江流域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总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从长防林的主体组成、建设内容以及功能和作用上看,长防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且具有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对于维护钱塘江流域生态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 建设范围

在保持浙江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与沿海防护林等工程有机衔接,对项目建设区域作调整,建设范围由二期的8个市、37个县(市、区)缩至5个市24个县(市、区),行政区域面积4195460公顷。

表1 浙江省长防林三期建设范围

2 建设目标

(1)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等技术措施,建成以各类防护林为主体、农田林网及绿色通道为网络、城镇绿屏为节点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着力提高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显著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及影响。到2020年,工程区增加森林面积9.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7%。

(2)建成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到2020年,工程区树种混交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40%以上。

(3)建成重要的森林资源储备库。加强现有低效林改造等技术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蓄积量,建设以珍贵树种资源、大径级用材资源、生物质能源和种质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储备库。到2020年,工程区完成低效林改造面积15.2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28亿立方米以上,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2.5立方米/公顷以上。

(4)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原理,不断提高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和固碳水平,建成浙江省森林碳汇的关键区,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特殊作用。到2020年,工程区森林植被固碳量达1895万吨以上。

3 体系布局

总结浙江省长防林体系一、二期建设的成效,结合项目区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情况、森林分布特点、浙江省林业区划及国家林业局《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技术方案》,对体系建设进行了分区、布局如下。

(1)长江中下游滨湖平原堤岸防护综合治理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环境破坏;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洪涝、渍害和酸雨比较严重。建设以森林城市建设为主轴,护路、护岸、护堤、农田林网为主的防护林和城镇、农村等村镇“四旁”绿化,以及低山丘陵的水土保持林,搞好基本农田建设和农区林网建设。范围为长兴县。

(2)湘赣浙丘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根据防护林建设特点,将项目区分为浙中金衢盆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浙西水源涵养林二个亚区。浙中金衢盆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亚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东阳江污染较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建立水系源头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实行开发利用与治理水土流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重点实施治沙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沃土工程”,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建设以农林牧复合经营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范围为金东、婺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磐安、浦江、柯城、衢江、龙游、常山等县(市、区)。浙西南水源涵养亚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持水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山高源短流急,自然蓄水能力较差,洪涝、干旱和山体滑坡等突发性灾害频发。一些地方食用菌的不当发展,破坏了阔叶林资源,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坡地、陡坡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建设方向主要是提高针阔混交和常绿阔叶林比重,建设生态公益林,加强水系源头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速生菇木林的营造,调整农林牧业生产结构。建设骨干水利工程,搞好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抗灾能力。鼓励下山脱贫和外迁内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范围为江山、龙泉、遂昌、缙云等县(市)。

(3)天目山山地丘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天目山脉和千里岗山脉展布全区,中山环绕,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主要水系有钱塘江水系的富春江、新安江、分水江和太湖水系的东、西苕溪。该区是杭嘉湖地区水源供给地和浙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浙江省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和“黄金旅游”之地。该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与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山溪性河流落差大、蓄水能力差,易使下游发生洪涝灾害。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较重,滑坡灾害多发。建设方向主要是搞好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千岛湖水质,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鼓励下山脱贫和外迁内聚,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倡导生态旅游。范围为桐庐、临安、建德、淳安、开化、安吉等县(市)。

4 建设总规模

营造林是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的主要内容,坚持营造防护林为主体,并适当兼顾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等林种,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大力增加工程区森林资源总量。

长防林三期建设总规模为25373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99618公顷,占39.3%;封山育林面积154113公顷,占60.7%。在封山育林中无林地、疏林地封育面积23524,有林地、灌木林地封育面积130589公顷。

建设总规模按林种分:防护林建设面积153202公顷,占40.4%;特用林建设面积1710公顷,占 0.7%;经济林人工造林面积 15758公顷,占6.2%;用材林建设面积83061公顷,占32.7%。各分区建设规模面积见表2。

表2 浙江省长防林建设总规模 单位:公顷

5 重点建设工程与规模

本着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因害设防、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生态状况及生态防护功能的需要,确定重点工程为一级支流源头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环城林带和村镇绿化建设工程、平原生态网建设工程。

(1)一级支流源头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开化县齐溪,池淮溪上游的长虹溪、龙山溪的上游;江山市江山港的上游;衢江区乌溪江水库的上游;永康市武义江上游;东阳市北江和南江;淳安县武强溪、凤林港、云源港、东源港;建德市寿昌江;临安市天目溪和昌化溪,东苕溪;安吉县的西苕溪源头。主攻方向是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与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水系源头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鼓励下山脱贫和外迁内聚,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倡导生态旅游。

(2)水土保护林建设工程。建设范围是钱塘江流域干流及一级支流的中、下游。金衢盆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人多地少,林稀,森林资源缺乏,虽然通过一、二期长防林治黄、治荒、治沙等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但水土流失的现象仍很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17%以上,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主攻方向是在河流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内建设防护林带,加强其绿化与保护管理,在两侧各30米范围内形成完整的防护林带。

(3)环城林带和村镇绿化建设工程。建设范围是衢州市、金华市区周边山体,项目县(市、区)、建制镇、重点村环线。结合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三森”创建活动,在县城区、镇区、重要村庄环线两侧各控制500米山地进行环线景观林带建设,建成常绿、落叶、多树种的美化、彩化混交林。

(4)平原生态网建设工程。建设范围是铁路、公路绿化,江河渠堤绿化,农田林网、基干林带及平原中的片林。以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充分体现绿化景观与交通干线类型相匹配,绿化布局与城人文环境相协调,努力形成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平原森林生态网。

重点工程建设规模为184681公顷,占总规模的72.8%,其中人工造林66877公顷,封山育林72321公顷,低效林改造45483公顷。

表3 浙江省长防林重点建设工程规模 单位:公顷

6 结束语

浙江省长防林体系三期建设是“森林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构筑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生态防护林,将有效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大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生态质量,为和谐新农村建设夯实坚定的基础。

[1] 陈秀庭,李春,杨小兰.广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4): 90-92,95.

[2] 唐德瑞,李根前.国内外防护林建设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陕西林业科技,1994(3):1—5.

[3] 贺庆棠.国内外防护林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C]//贺庆棠等.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合作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 唐德瑞,李根前.国内外防护林建设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陕西林业科技,1994(3):1—5.

[5] 陈晓萍等.湖南省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构想.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73-74.

[6] 慕长龙,陈秀明,龚固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技术与指标体系研究[R].成都: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996.

Phase thre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Yangtze River Shelter Forest

This paper aims at introducing the construction range of Phrase three. Three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 areas have been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landform, hydrology and disaster resistance of the area,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s. Four construction projects at provincial level are put forward to prevent soil erosion and meet oth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needs. Mainwhile, a work priority and the projects construction range have been settled.

Yangtze River Basin;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projects

S757.4

B

1004-7743(2012)03-0032-04

2012-05-10

猜你喜欢

防护林水源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