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一滴鳄鱼的眼泪
2012-03-25黄荭
文/黄荭
挤一滴鳄鱼的眼泪
文/黄荭
故事发生在巴黎,但我们遇见的是一群“鳄鱼”:藏匿在都市欲望丛林里,眯缝着貌似呆滞其实警醒的黄眼睛,潜伏,出击,被生活撕咬,也撕咬生活,为了活着。
“鳄鱼”显然是一个冗长的隐喻(法文版651页),像极了尤内斯库的“犀牛”。
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幕日常、熟捻的生活场景:妻子约瑟芬在厨房的水槽边削马铃薯,丈夫安托万一个人在阳台下西洋棋,约瑟芬不小心划破了手,也在貌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上划出一道口子。她选择面对现实:四十岁失业赋闲在家的丈夫和理发店的年轻美甲师好上了,成天埋头在中世纪故纸堆中的约瑟芬得靠自己在法国科学研究院的微薄工资负担丈夫、两个女儿和房子的月供,她说她受不了继续这样的生活,丈夫说他受不了这样继续和她在一起生活。茫然无措的约瑟芬向姐姐伊丽丝哭诉。伊丽丝天生丽质,光彩照人,嫁了一个英俊能干富有的老公菲利普,但女友透露了一个让她几乎崩溃的传言:菲利普和男同事关系暧昧。秘书若西亚娜和老板马塞尔偷情偷了十几年,马塞尔三十年前一时头脑发热娶了一位拖油瓶、一穷二白但有地位、有品味的寡妇昂丽耶特。而这位工于心计、善耍手腕的寡妇就是约瑟芬和伊丽丝的母亲!第一部分情节和悬念悉数展开:一切都暴露了、搞砸了、扯破了,面子和里子。
安托万带着全部身家(应该说是他情人的全部积蓄和他以夫妻名义向银行贷的款)和美甲师米莱娜去非洲准备东山再起。伊丽丝准备写一部自己死活憋不出来的关于十二世纪的历史小说,来挽救自身的存在危机和爱情幻影。马塞尔准备和若西亚娜生一个儿子,重新燃起生活的渴望和烈焰。主角约瑟芬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支离破碎的生活:不负责任的丈夫、叛逆的女儿、尖刻的母亲、利用她的姐姐……还有自己不可救药的腼腆、自卑和朦胧的爱情。
在第73页,书里第一次出现“鳄鱼”。那是约瑟芬的内心独白:我看得见一切,感觉得到一切。生活里无尽的细节像千百根尖刺刺中我,让我血肉模糊,让我痛不欲生。而这些细节别人根本不会留意,他们都长着“鳄鱼般坚硬的皮”。
安托万投资了非洲肯尼亚的“鳄鱼公园”,帮老奸巨猾的中国人“魏先生”饲养鳄鱼。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中国已经成了工业强国,中国人决定把鳄鱼当原料来大力开发!鳄鱼浑身都是宝:鳄鱼肉、鳄鱼蛋、鳄鱼皮包、鳄鱼皮鞋……他的助理李先生告诉他说中国人用波音747飞机从泰国空运了几万条鳄鱼到非洲。泰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得不把这些鳄鱼处理掉,鳄鱼的价格跌了75%!唯一的烦恼:鳄鱼有牙齿,人也一样,冷不丁就会被生活的牙齿咬得体无完肤。
约瑟芬学会了祈祷,在暗夜对着满天的星星吐露自己内心的纠葛和焦虑,她的世界在倾斜、在摇晃,而支撑这一现代废墟的是欧洲中世纪的故纸堆,那些被遗忘在历史褶皱里的微小的细节和美好。注定有一些故事可以给人勇气和希望,冰凉地敷在心灵的伤口像一个慰藉:坚持,坚持,坚持。尽管命运仿佛在出生前就已经在额头上镌刻好了,看不见的刺青却永远无法抹却,既定的剧本,人生无非是一场不断更换人物角色的排练。在小女儿佐薇憨厚的笨拙和善良中,约瑟芬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而大女儿奥尔唐丝显然是在步伊丽丝的后尘,连那份嚣张的美丽和傲慢都如出一辙。
每个人都在寻找,有人在给自己寻找一个面具,有人在寻找面具后面那个真实的自己,有人竭尽全力却徒然地发现他既找不到面具也找不到自己。伊丽丝梦想成为好莱坞红地毯上万人瞩目的明星,或者她可以扮演一个畅销书的美女作家,她希望经由另一个身份实现的并不是自身的才气和资质,而是一个褪了色的婚姻务实的保证:不离不弃。雪莉的故事是一个现代版的《白雪公主》,童话里公主剪了满头的金发,学会了做糕点,成了跆拳道、柔术和搏击高手,她出生并一直生活在秘密里,但秘密并没有压抑她坦率的个性,她在叛逆、逃离后清醒地选择了做一个幸福而普通的母亲,不让儿子背负家族的历史,重蹈她的覆辙。若西亚娜的故事则真实很多,丑小鸭在被侮辱、被欺凌后学会了大口喝酒、大块哚肉,在被男人欺骗利用后也学会了欺骗和利用男人,但感情如果真的付出,爱情就不会弄虚作假,在路的尽头你都会找到你的青蛙王子,哪怕他有点秃头、有小肚子、甚至有老婆孩子。事业成功的菲利普怎么也经营不好自己的婚姻,完美只是他坚硬的面具,遮住了他内心的软弱和日渐游离的柔情。安托万一紧张就会汗如雨下,在法国他感到不自在,在非洲他也不自在,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être mal dans sa peau,好像骨骼在皮肤下面找不到一种肌肤相亲的熨帖。他最后朝鳄鱼潭走去的时候想的是什么?肯定不是解脱。
书中约瑟芬的中世纪也让我着迷,尤其是那个“谦逊等级”的故事,让我不自觉地想到《圣经•创世纪》里“雅各布的梯子”, 虽然这里的梯子并不是一个关于等级的譬喻。雅各布走向哈兰的路途上,在他躺卧静息的时刻,“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在圣伯纳多(“谦逊等级”的作者)看来,为了至臻完美的神的境界,要完成摈弃骄傲、克己忘我的十二个等级。耶稣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最初的几个等级教你敬畏天主,不要留恋私意,要完全服从,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然后你要学会给予,爱那些压迫你、侮蔑你的人,要耐心、善良;第六级:承认并相信,自己一无所能,无可称道;第七级:声称且相信,自己不如别人……直到企及第十二级:时刻目光向下,身心无处不表示谦逊,直到你坚信自己是一个服务于上帝和他人的虫豸,你从自我磨灭中完成自我救赎,在放下骄傲和执念后获得宁静和永福。
我猜想在小说女主人公约瑟芬的腼腆背后藏掖着的也是作者卡特琳娜·班科尔(Katherine Pancol)本人内心的敏感。出生在摩洛哥,五岁随家人来到法国,文学博士,法语和拉丁文教师,记者,卡特琳娜·班科尔于1979年才在一位出版商的建议下出版了处女作《我先》,三十万册的销量,突如其来的名声。她决定出走纽约,为了忘却所有这一切。之后,她慢慢习惯了,习惯了写小说,也习惯了名声:《野蛮人》(1981)、《斯嘉丽,如果可能》(1985)、《再来一支舞》(1999)、《我曾在此》(1999)、《一个远距离男人》(2002)、《拥抱我》(2003)……
《鳄鱼的黄眼睛》2006年出版,当年在法国的累计销售量就超过了五十万册,口袋本长期在畅销排行榜上盘踞不下。谁都会陷入这个关于谎言的故事,也是关于爱、友谊、背叛、金钱和梦想的故事。法文版的封底说:“这本小说充满了欢笑和泪水。这本小说,就是人生。”或许读者在肥皂剧一样的小说中看到了自己真实的样子,我们想成为的样子,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的样子,我们或许可以成为的样子?在当代生活的泥潭里,现实让我们的皮肤一天天变硬,我们迟早都得拥有鳄鱼一样厚的皮,从此可以刀枪不入?
或许冷不丁,还会有那么一滴鳄鱼的眼泪,在孤枕无眠的暗夜,不知所措地挂在裹不胜裹的软弱的心上,等着晾干?
或许,我们在期待卡特琳娜·班科尔下一个腼腆的邀约,一支《乌龟的华尔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