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成片,汇成苗家的节日
2012-03-21戴建伟
戴建伟
苗族民谚中有一句话:“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苗族,是一个靠着银饰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也留下颇多神秘的民族。在《皇清职贡图》和道光年间《凤凰厅志》、《松桃厅志》中記载,彼时湘西、黔东一带的苗族,便是“头戴大银梳,以银索密绕其髻”,“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两耳贯银环,如簪大;项围银圈,手戴银钏”,“富者以银丝作假髻,副以银笏,形似雁翎”,饰银之风已然极为普遍。到了当代,银饰已成为苗族艺术的“三宝”之一,在国内苗族东(湘西)、中(黔东)、西(川黔滇)三大方言区都有传承。其中“中部、东部方言区现仍保留大量的银饰品;银饰品较少的西部方言区(川黔滇方言区)则以其他方式维系着银饰习俗”——像云南文山、红河两州的“青苗”,一般是颈戴银项圈;云南富宁、广南、麻栗坡诸县的“白苗”,除了戴银耳环外,还佩戴银项圈、手镯。而在中部方言区的黔南龙里中排、民主一带,同为“白苗”却要佩戴银响铃,项套6至20根银项圈,手戴手镯,耳吊耳环,胸前挂银质百家锁等等,银饰的数量相比西部方言区就明显增多了。
综观各地苗族,使用银饰数量最多的要算是黔东南地区,其次是湘西地区。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因“衣尚黑”而被称为“黑苗”,在他们之中又以革一式、施洞式、黄平式、西江式、大塘式等服饰上运用银饰最多。同时由于居住和分布不同,各地在银饰打扮的喜好和搭配上也不尽相同。例如黄平谷陇、施秉屯上的苗族妇女以戴银凤冠为贵;雷山西江苗族则以佩戴银牛角为美;台江施洞苗族却以头插银雀和齿形银角为佳,并且耳坠特别大,重达半斤以上。更令人惊奇的是,根据银饰多寡和质地的不同,一些地方的苗女盛装还有头等二等之分;其头等盛装所佩银饰重量最多可达二三十斤!不仅中国罕见,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哪个民族能出其右。若非亲眼所见,你的确很难相信这个千百年来颠沛流离、不得不迫居于穷乡僻壤的民族,竟然能够发展出如此繁华精彩的文化景观。难怪有人说,看苗族就是看银饰。
苗族的饰银之俗,主要体现在女性,男性饰银虽非绝无,却要少见得多。身临苗乡,无论是在热闹喧嚣的街镇集市,还是在静谧悠然的山乡村寨,那些洋溢着无限神采的银饰,总会深深地触动你的心灵。你会惊叹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的精湛细腻;亦会惊讶其种类繁多却几乎不与其他材料搭配的单纯;更会心醉于银饰上的精美纹样,以及隐藏其后的那些数不完说不尽的神秘意义——什么蝴蝶妈妈呀!人祖姜央呀!什么人头鸟、牛头龙、银燕雀呀!让你仿佛能从银饰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中间,触摸到这个神秘民族悠远源头的砰砰脉动。
在饰银之俗最盛的贵州黔东南,人们常能见到一种“响铃银项链”。这种硕大的项链正中是一个圆盒,圆盒上一面饰浮雕牛头纹,一面雕饰葵花纹;链身吊坠着凤、蝠、虎、蟾、鸡、马、鱼、人的花纹。“响铃银项链”最令人称奇之处,是吊在链身下面的一串响铃,戴在身上,人身一动,银佩叮当,清脆得像山泉叮咚,似晨曦鸟鸣,更是为之平添了十分灵气。当地的苗家告诉我,那雕饰在银片上的每一种图案,背后都是一个神灵,都有一种传说……正是这说不尽的神秘,让眼前的一抹素白成为胜过千红万紫的绚烂风景。
适逢节日庆典,则是这种风景达到沸点的时刻。苗家黛帕们(少女)和阿雅(妇女)们,会相互比赛似的,用花样多得令人难以想象的银饰把自己“装扮”起来,其种类多达数十种——有银角、银帽、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还有用四五十枚银片和超过600个银泡钉满刺绣盛装做成的银衣……
苗族的银饰,几乎完全是建立在白银一种材料之上的,极少与其他材料相搭配;在制作上,苗族银饰绝不吝惜用材,一个佩齐了整套银饰的盛装苗女,与其说是用银饰作装扮,毋宁说是用白银将自己“包裹”起来。银饰,对于整个服饰系统的意义,甚至超出了一般而言饰品的装饰和点缀功能,“反客为主”地成了苗家女子盛装的主色调。
当成百上千的盛装苗女聚集在一起,从来都是苗乡中最激动人心的风景。无论是甜蜜浪漫的“跳月亮”、 “踩花鼓”,还是仪式隆重的“鼓社祭”;无论是一年一度的“苗历年”,还是欢快热闹的“四月八”……苗家姑娘们都会把珍藏在箱底儿的宝贝银饰拿出来,层层叠叠地披佩起来。或者是每村每寨的小聚集,或者是方圆百里的大团圆,在被誉为古老东方情人节的贵州台江“姊妹节”上,甚至还会上演万人规模的银饰盛装游演——雪一样的人流,海一般地涌动,无边无际、载歌载舞、争奇斗艳,银片叮当合着芦笙的节奏,俨然一场银饰展览会,更似在潮声中涨落涌动的银色海洋。那种壮观的场面,无论是就中国文化而言,还是将之放置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都令人叹为观止。
难怪总是有人发自肺腑地感叹,苗家的节日是银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