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教学过程设计
2012-03-2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750011杜改余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750011) 杜改余
“滚滚长江”教学过程设计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750011) 杜改余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认识长江”“赞美长江”“诊治长江”三个探究活动,运用“导学达标”模式来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有一条河,有人称她为沱沱河,有人称她为通天河,有人称她为金沙江……她是?
学生:长江。
[课件展示]长江视频。
课件展示1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我们与长江的接触可以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条河流。
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长江三峡——蘷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探究活动一:认识长江
[板书]认识长江
我来介绍母亲河。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长江”。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结合长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进行合作探究。探究结束后请各小组推选出你们的发言人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
【温馨小提示】
1.试着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编写一段话来向大家介绍这条河流。
2.语言尽量简练,时间最多一分钟。
3.注意总结认识一条河流的一般方法,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
[参考例文]我的名字叫________,故乡在________。我去过的省有________,旅游的路上交的朋友有________,还碰见好几种地形区________。最终到达了我最向往的地方________海。我这一生走过的路被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地方分成了三段。他们各有特点:上游:________中游:________下游:________。我一共走了________千米。我走过的路很像两个英语字母的组合和________。我主要取得的荣誉有________和________ 。人们给了我一个尊称________。
教师:结合图文资料来对每一组的讲解进行补充和点评。学生介绍结束后,教师适时进行点评,总结整理相关知识。
【方法渗透】
北雅岷嘉汉,南乌沅湘赣(主要支流)。
第一大河长江,青藏唐古故乡,6300千米长,流入东海太平洋。
十一政区流淌,经过青川西藏,贯穿云渝鄂湘,直到赣皖江上(流经省区)。
【思维培养】
教师:通过大家刚才的小组探究,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1)发源地、长度、形状、注入海洋。(2)长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3)主要支流。(4)流经的省级行政区。(5)流经的地形区。(6)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段的特点。
探究活动二:赞美长江
长江,人们之所以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因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想一想,她对人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友情提示】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48相关知识,按上中下顺序,以小组为单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长江的主要贡献,书写在题板上,以便展示交流。
学生代表1:(展示交流)塑造平原……学生代表2:水能资源丰富……学生代表3:航运能力强、价值高… …
[课件展示]长江水系水电站分布图
教师:你能找出在上、中、下游中,水能开发最密集的河段吗?
学生:上游。
教师: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上游呢?
[课件展示]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学生:上游河段流经一、二级阶梯,长度大约只有4300千米,而落差则达到了6400多米。落差较大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同为一江水,落差的大小对水能的大小有多大的影响呢?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落差与能量大小的关系。
教师:长江上游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国家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了多个既可以发电又可以预防洪水灾害的大型水利工程。今天就让我们来参观一下长江干流上两个著名的水电站。
【合作探究】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总结:
(1)长江航线具备的有利条件(气候、通航里程等)。
(2)长江航线运输价值高(流域面积、人口、经济等)。
学生:长江航线有利条件包括①长江流域地区降水丰富、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通航里程长,干支流通航里程达到了七万千米。
教师:教师适时点评补充,使学生充分理解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意义。
[课件展示]长江中下游的地形是 _______。
学生:平原景观。
教师:是的。正是因为有了长江的存在才有了广大人口赖以生存的土地,才有了富足的“鱼米之乡”。
探究活动三:诊治长江
教师:由于人们长期对母亲河的无限索取,只注重开采利用,不去治理保护,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现了哪些问题?
[课件展示]漫画和1998年洪水的视频。
请根据漫画内容,帮医生给“长江”开个门诊病历。
门诊病历
病症:(1)头晕——水土流失严重
(2)肚子胀——水流不畅,易成洪灾
(3)皮肤病变—— 水污染严重
病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拨:病因:(1)乱砍滥伐、破坏植被;(2)降水丰富、河道弯曲、泥沙沉积、围湖造田;(3)煤炭的使用及工业废气的排放。
处方:(1)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疏通河道、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3)改用清洁能源。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各个河段的概括特征、开发利用和保护。其中,特征受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而特征又决定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长江是祖国第一大河,是我们的“水能宝库,鱼米之乡”和“黄金水道”。特别是中游的“九曲回肠”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出了很多新知识,也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在此我们以一首“长诗”来结束我们的“母亲河之行”(学生齐声朗读):
滚滚入东海,唐古青藏来;全长六千三,流域八百万。
十一政区过,四大地形穿;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断。
北雅岷嘉汉,南乌沅湘赣;水能航运赞,防洪做在先!
教师:保护母亲河,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请说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____
发源地:(1)________注入的海洋(2)________;湖泊:(3)________,(4)________;支流:(5)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9)
,(10)________;水利工程:甲________,乙________;分界城市:A________,B________。
2.《长江之歌》中所唱的“你从雪山走来”是指 ( )
A.巴颜喀拉山 B.唐古拉山
C.昆仑山 D.阴山
3.上游的水文特征是 ( )
A.多曲流、多支流 B.水流平稳
C.江阔水深 D.落差大、多急流
4.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 )
A.河道长,流域面积广
B.流域物产丰富,运输量大
C.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