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育对现代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2012-03-20张仕
张仕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论体育教育对现代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张仕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高校的体育教育应注重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但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而且还决定着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地成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团队精神,注意公平竞争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懂得选择有效的体育教育方法和手段。
大学生;竞争意识;体育教育
竞争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化,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急需具有竞争意识的高素质人才[1]。然而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中,人们已习惯了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传统的体育文化则是以修身养性为主,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初期的计划经济也束缚了人们的竞争意识的发展[2]。体育以其竞争的特性,在培养大学生竞争能力的过程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当今的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一、合作与团队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竞争意识培养的核心环节
在体育的集体项目竞赛中,单靠个人的努力是难以获得比赛胜利的,必须要和同伴通力合作,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战胜对手。在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时,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在未来社会中,单靠自己的努力,没有合作精神,个人取得的成就是很有限的。要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团队合作,不会合作就不会竞争,只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才能开展有力的竞争[3]。体育活动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在同伴的内部,还应包括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因为和竞争对手的合作更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体育竞争的合作,能促进双方实现共同发展,使现代体育竞争的内涵得到升华,这与自然界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是不同的。
团队精神是提高团队的竞争力和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条件。团队中每个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关心、彼此友爱,把分散的个体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团队的战斗力。体育比赛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存在,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这时的运动既是个人的活动,也是团队的共同活动,因此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置身于团队之中,汲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如在隔网对抗类的排球比赛中,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场上的队员不但要有出色、全面的个人技术,还要有与同伴默契的配合意识和团队精神。队员除了站好自己的位置,并很好地完成所在位置的个人攻防任务,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赛场上的情况变化,根据比赛的需要,与队友密切地配合,组织有效的防守与进攻,用整体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使团队的战斗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大学生竞争意识教育是一种公平竞争教育
公平是竞争的前提,也是体育本质的要求,竞争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作为一种力量,抑制那些不公平的行为,保持体育比赛的纯洁性。然而在现实中,随着竞技体育步入职业化的进程,体育受到商业化和权钱交易等的影响,出现了为夺取胜利而不择手段的不良现象,一些运动员为了利益而打假球,或服用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严重破坏了体育公平公正的形象,使体育比赛背离体育的价值目标,公平竞争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平意识,使其成为具有公平竞争意识的现代人显得非常重要。
公平竞争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并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所必备的先决条件。竞技体育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竞争活动,运动员在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下决出胜负,具有平等和机会均等的特征。体育竞技本身就对公平竞争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运动员在神圣的规则面前,只有诚信参赛、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公正的裁决,才能实现公平公正。在体育比赛场上这种不讲尊卑贵贱均在相同规则下平等参赛,并进行公开的竞争,向人们展示了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标准,是培养公平精神的最佳场所[4]。因为体育比赛自始至终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运动员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竞赛,只要有实力、有真本事,都有可能获胜,并且都能清楚地看到比赛的结果,其结果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公平的体育竞争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影响、教育学生,因此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三、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往往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面对挫折,竞争意识不强的人很容易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对挫折的逃避和恐惧,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现在有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次小挫折便难以承受,甚至会转而放弃、一蹶不振。而意志坚强的人在经受过失败的考验后更容易取得成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理性思维,高校应该把挫折教育渗透在竞争性的体育教育中,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学会自我勇于面对挫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得住失败的考验,把曾经的失败变为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把失败看成人生的必修课,用挫折来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勇敢品质,通过挫折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5]。
教师面对受挫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充满人性的关怀和理解,鼓励学生在不利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和残酷性,在激烈的对抗中,面对竞争的失败,只有百折不挠、永不放弃,才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利用挫折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如果仅凭讲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学生的现实挫折中进行,教师要利用比赛的失利和教学中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关怀和教育,及时引导学生在挫折中增强信心和竞争意识,积极寻找对策,勇敢地走出困境,争取以后取得更大的胜利。
四、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有效的体育教育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教学法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能否成功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关键,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在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不断挖掘具有竞争因素的教材,尽可能为发展大学生竞争意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多安排一些对抗性强、富有挑战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竞争欲望的教学内容。其次应注意教材的群众性和趣味性,如一些喜闻乐见的竞争性教学内容,不仅能促使大学生乐于参与竞争,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大学生年龄相近、竞争性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其个性发展中,有效地激发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为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如在田径类短距离跑的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地采用不同距离的追逐跑、接力赛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紧张刺激,也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勇于竞争的拼搏精神。
通过体育教学比赛积极渗透竞争意识的培养。如在球类的篮球教学,可采用个人、分组对抗赛的形式;体能主导类的田径可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而技能主导类的武术可采用表演赛的形式而形成竞争。在安排教学比赛时,要注意帮助学生选择势均力敌的对手,因为只有在有希望取胜的情况下,才会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性别的差异进行男女生同组竞技,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欲望和积极性。同时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重大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通过直观、逼真的影视画面,让他们学习比赛场上运动员那种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竞争精神。
(二)校内外体育比赛法
参加体育比赛,参赛者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高校应充分运用校内外完善的比赛机制,利用比赛得天独厚的重要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竞争意识。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各级别的大学生运动会和校内班、系之间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赛事。高校的体育竞赛比较丰富,丰富多彩的比赛将竞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技术技能、运动智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检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的踊跃参加。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只能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进行奋力拼搏,此时他们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地得到激发、强化、巩固和提高,进而内化到人格之中。
(三)日常体育锻炼法
高校要注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高校的各种项目的体育协会,应在有专长的体育教师指导下积极地开展工作,指导、组织校内的学生坚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勇于拼搏、敢于竞争的体育文化环境。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参加的形式灵活多变,加上其精彩纷呈、变幻莫测的竞争魅力,通过体育协会的引导和激励,会吸引广大学子踊跃参与其中,形成校园龙争虎斗的竞争氛围。只有学生置身于那种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才会受到巨大的感染和震撼,并激励他们为了目标而奋勇向上,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体育活动,特别是在竞技体育锻炼中,人会表现出强烈的动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竞争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人的潜能和智慧被有效地激发,从而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而不断地奋斗。
五、结束语
体育运动或体育比赛的重要特点就是竞争,其特殊意义不仅是在竞争中获取比赛的胜利,更重要的是通过激烈、紧张的同场竞技,给予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锻炼和潜移默化的竞争意识教育,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到竞争意识在人生长河中的价值和意义。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传递竞争意识的教育,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能代替的。高校教育应承担起时代要求的重任,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教育功能,积极发展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竞争型人才。
[1] 黄晓明.论体育文化对现代人竞争素质培养的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7(1):50~51.
[2] 张新华.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2(5):95~96.
[3] 闫杰.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及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0):91~93.
[4] 冯国胜.论竞技体育家庭教育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7 (2):49.
[5] 杨柳洁,梁勇.竞技性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125~126.
G642.4
A
1673-8535(2012)04-0083-04
张仕(1971-),男,广西平南人,梧州学院公共基础部体育综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高坚)
2012-06-27
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0JGB08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