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路径
2012-03-20蔡春驰
蔡春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成教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高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路径
蔡春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成教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创造力培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学生创造力可通过创造性思维教育、艺术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技能教育、个性化教育、品质教育等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一体化、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并朝着多元与高精深的方向发展。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创新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更是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2]。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成与败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实施创造力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3]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造力的高低。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和培养应用性人才,具备创新素质是应用性人才的主要标志。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渗透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激发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创造力[4]。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基地,创造力培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创造教育,采取多路径培养高职学生创造力显得既迫切也尤为重要。
(一)创造性思维教育
思维的巨大作用是极为深远的,科技革命和思维变革相辅相成,它们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创造出新的奇迹,而把社会推到一个新的历史进代。科技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任何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人类思维的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发挥和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最高层次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创造性思维,是在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产生的,以新颖、求异、灵活和独特为主要特征,利用人类的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深入研究事物具体细节的基础上,分解组合及不断验证以获得和完善对事物理性认识的过程[5]。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新形象、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具有很强的开创意义。创造性思维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形成对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案,并尽可能使答案新颖独特;防止形成不良思维定势,束缚思路拓宽,阻碍思维创造力的发挥;引导学生敢于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去进行甚至与已有的认识相悖的新思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创造过程说到底,就是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反复运用,如一个决策过程均需要二者的共同作用。当然,科学思维的类型有多种,在教育中应根据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开放课堂教学,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和形象直观的课堂情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加强科研实践环节,活跃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主动性,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艺术教育
艺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的艺术教育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美学素养,又能刺激、开发右脑,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计划表明,艺术教育对人的全脑具有开发功能,二者有共通之处,二者的交融有利于创新;20世纪50年代美苏空间技术差距的原因并不在于科技教育,而在于艺术素质的落后。脑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右脑是创造力和直觉的生理基础,其右脑有相应接受音乐的中枢。可见,艺术教育可以活化学生的右脑,有利于学生发展直观力、综合判断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艺术教育被视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体,而不是种种外在要素[6]。高职教育为培养社会创新人才,应重视并加强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开设音乐、美术、摄影等选修课,定期举办文艺知识讲座、各类艺术竞赛展览等,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只有这样,艺术教育为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将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学习方法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和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知识经济和智力资本是创造实际收益的重要推动力,其根本特征在于创造发明和技术创新。在传统的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较为缓慢,人类只需要利用原有的知识便可以解决当前己发的问题,逐渐形成了“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维持性学习”有着一定的历史性和现实作用,但为了适应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不能只停留于“维持性学习”,而应在“维持性学习”基础上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见解[7]。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读书—>观察—>思考—>钻研—>创新”5个环节进行创造性学习;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理性批判精神,激活思维,拓展视野。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发挥自主性找出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书籍中发现问题,找出书中内容的分歧之处、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不完善之处;启发学生在学习具体结论和原理的同时,探索这些科学结论和原理中可能蕴含的新的课题。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进而形成自主的、有效的创新性学习方法。
(四)技能教育
创新型人才熟练的技能,包括把握语言工具与信息技术,掌握实验手段和技能,调查、考察、观测的技能,运用图书、情报的能力。这些技能可以通过加强有关发明的知识、规律、技巧与经验的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创造力的训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各种教育活动等方面加以掌握。为此,可以开设一些诸如“科技方法学”、“科学思维与训练”、“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有关创造技能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如通过“科技方法学”的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学习了解认识自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度和实验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学习、探讨改造自然的方法,能够运用以工程技术方法为代表的科学实践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理解系统科学方法等,努力培养学生将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方法和技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运用能力。高职教育中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多,这是学生技能训练也是创造性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应加大创造性教育的力度,尽可能采取实用型、设计型实验取代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独立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验中思考、操作、探讨。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课题吸引学生参加,让学生掌握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开展调查研究,增长才干。此外,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对高职学生创造性潜能的挖掘与创造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决定着其生活质量和发展前途。
(五)个性化教育
让受教育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迫切要求。高职学生个性差异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个体社会化对创造力有着重要影响,个体社会化程度越深,创造力反而越小。唯有百花齐放的个性差异,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信息之源。这说明学生富有个性才可能更富有创造力,而独立和完善的个性则是创造的必要条件。因此,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二者是统一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8]。因此,教师要客观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独立性,给学习者权利去发展自己的选择。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培养积极进取和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所有个性都加以肯定,而是应鼓励发展那些积极个性品质,如善于标新立异的独创性,胜不骄、败不馁的强烈进取心,坚信自己的理想或预期目的一定会达到的坚定信念,勇敢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灵活应变、触类旁通的敏捷思维,能团结会协调的合群能力及健壮的体魄等。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克服怯懦、狭隘、兴趣狭窄、嫉妒、胆怯、懒惰等有碍创造力发展的消极个性。
(六)品质教育
人才的创造力的发挥与人的品质密切相关。人的品质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无不是品质高和智慧高的结合体。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是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必要条件。因此,品质教育也是高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题中之义。一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创造了基础和条件,而这特别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当代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科技的同时,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二是塑造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无私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其中包括求是进取精神、为真理献身精神、自由探索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大胆创新精神、严谨刻苦精神及为人类服务和造福于人类的崇高奉献精神。高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限于传授新知识和技术,而更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升华,让学生逐渐领悟科学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不仅对学生掌握专业科学知识、发展创造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学生获得创新型人才应有的品质:崇高的理想情怀、科学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基于多路径培养高职学生创造力,必须改革考核方式。针对高职教育特点,重点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可以通过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欲,变单一的书面知识型考核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全面素质的考核;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对教师考核中,把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成效作为考评内容。具体应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与创新的政策,为实施考试改革的课程提供支持。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书面答卷、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评,以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纲论[J].教育研究,1999(8):8-15.
[2]杭国英,平若媛,龙阳.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8(10):82-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2-02-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928/201008/xxgk_93785.html.
[4]张梅英.高职学生个人发展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的心理学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9(4):85-87.
[5]孙正川.浅论我国医学创造教育[J].医学教育,1992(1):15-19.
[6]谢丽文.大众艺术与高职院校群众艺术教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0-71.
[7]黄兆信.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J].求索,2004(7):176-177.
[8]马桂芬,陈国华,刘馥萍.基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思路[J].传承,2010(11):124-125.
Approach of Cultivat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Creativity
CAI Chunchi
(School of Adult Educatio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325000, China)
Developing students’ creativity is important in achiev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colleges.Creativity can be obtained by teaching students the creative way of thinking, conducting the education of art, improving students’ way of learning, and upgrading their skill, personality and moral standard. Thus, applied personnel with creativity can be trai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Creativity
G712
A
1671-4326(2012)02-0030-03
2012-03-05
蔡春驰(1966—),女,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副教授.
丁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