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念视点对礼貌语言取效的制约与促进

2012-03-20唐淑华谢金荣

外国语文 2012年2期
关键词:视点礼貌态度

唐淑华 谢金荣

(重庆三峡学院 外语学院,重庆 404100;西南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120)

1.引言

近年来,对礼貌语言的研究甚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Goffman(1967)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face)问题。Brown&Levinson(1978)沿用了Goffman的“面子”概念,认为避免直言不讳也是一种礼貌。Leech(1983)在Austin、Grice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礼貌原则,但其六条次则在学界遭到了众多批评和非议。之后,Leech(2005)对礼貌原则中的某些描述进行了解释并从礼貌的基本原则到文化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得出结论:礼貌没有东、西方的差异。各种语言中不同社会参数和语言参数对礼貌有很大影响,但其礼貌原则的框架为不同变量的研究提供了依据(Leech,2005)。诚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但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环境、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社会阶层是不同的(Leech,1983:10)。语言礼貌是表层的,可因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等变化而变化;同一语言在不同的话语受众者心理得到的认同也各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所谓礼貌,一是先要有社会文化定势,二是这种定势有一定的参值,即听话人与说话人的关系,可导致对同一礼貌言语在认同上的差异(熊学亮、刘国辉,2002:60)。如两个朋友见面打招呼:“Here comes trouble”(Leech,1983:144)。该话语礼貌与否从语言本身很难做出判断。符合话语受众的认知期待,就是礼貌的,否则就不礼貌。另外,不能满足听话者对说话者和所说话语的认知期待,不能形成心理趋同,即使是礼貌语言也达不到礼貌效果,比如“尽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有些话语的受众者认为很礼貌,有些却非常反感,变成不礼貌。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环境中,礼貌语言能否取效,还受什么制约,这就是本文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借助视点理论,从话语所承载的观念视点入手,探索话语发出者所选取的观念视点如何与受众者保持最大一致,缩短双方心理距离,促成心理趋同最大限度地发挥礼貌语言效果,以及观念视点对礼貌效果影响的种种路径,可以合理解释上述现象。

2.心理趋同

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总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交际时无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总会对该距离产生影响,或者拉近,或者疏远。

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林崇德等,2003:1397)。简单地说,心理距离是交际双方对彼此在心理上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越高,彼此心理距离就越小;相反,心理距离就越大。社会距离、空间距离、时间距离,最终通过心理距离对交际双方产生作用。礼貌现象总会使人们已有的心理距离缩小,取得心理趋同的效应。

趋同(convergence)表示种类不同的动物或植物由于习惯或环境的相似而引起的相似性质的发展或获得(王同亿,1990:1128)。在 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ugage(1984:319)中,“convergence”指:“the act of converging,especially moving towards union or uniformity”。笔者综合上述定义认为,心理趋同是交际双方在心理上对彼此的认可,尽量减少分歧,求同存异的过程。Leech礼貌原则中的“尽力缩小与他人的分歧,尽力夸张与他人的一致”(Leech,1983:81),明确提出交际双方寻求一致的原则,不过他强调的主要是语言的一致。礼貌不是真的和谐和分歧的问题,它与避免分歧、培养和谐有关(Leech,2005:8)。避免分歧、培养和谐不能仅从语言使用的现象去研究,而应该透过现象探索话语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政治维度等个人的观念视点如何对话语的受众者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悄无声息地获取对方的心理趋同,促进礼貌语言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3.观念视点的涵义

熊沐清(2001:21-2)认为,视点(point of view)是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schema),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即形式句法)的组织。Fowler(1986/1996:127ff)把视点分为三类: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心理视点(又称知觉视点)。熊沐清(2001:22)把心理视点改为叙述视点,并另立知觉视点。观念视点(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涵盖了话语叙述者的世界观、价值取向、信仰(包括宗教信仰)、政治维度等意识形态。所以,叙述者在视点的选择,不只是叙述的先后、关注的角度、焦点的突显与弱化等,而是叙述者对待对象世界的观点和反映以及为之所选择的表现方式的总和。在会话交流中,任何话语必然承载着说话者对话语受众态度的观念视点。与话语的受众者的观念视点一致,就容易被其接受,并被认为是礼貌的,否则相反。在语言外,听话者更关注说话者的态度,而不是表面上遵守礼貌规则的话语本身,所谓“听话听音”就是这个道理。观念视点以时空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为载体并隐含地在话语中表现出来。

4.观念视点对礼貌语言取效的促进和制约

观念视点涉及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政治维度等诸方面。笔者从人们隐藏的意识形态、潜藏在表层之下的人际-权力关系方面的政治维度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具体态度三个层面分析话语发出者的观念视点是如何实现话语受众的心理趋同,从而最终影响礼貌语言的取效。

4.1 意识形态与礼貌语言的取效

Kristeva(1989:287)认为,任何话语都含有一种意识形态,任何意识形态都会存在于话语中。意识形态不仅对某一群体的内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调节作用,而且对不同群体以外的社会交往也有调节作用(van Dijk,1997:26-27)。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中意义、符号和价值的产生过程(Eagleton,1991:1)。

Leech(2005:6)认为,在意识形态中,东方更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更注重个人主义。所以中西方在礼貌的表现上不尽相同。比如:

(1)A:您在哪里工作,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啦?

B:两三千吧。

(2)A:C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where you work,and how much you earn one month?

B: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上面两句话A的意义完全一样,但得到的答复迥异。从语言形式上看,(2)句的问话比(1)句的问话要礼貌得多,但两种回答的礼貌效果却完全相反。(2)句中A的话语符合Leech礼貌原则却得不到话语受众的认可,而(1)句看似一般的语言却能得到话语受众者的积极回应,被认为是礼貌的。上述形成礼貌和不礼貌的根源不在于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与否,而在于交际双方在观念视点上的差异。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比较强,在话语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1)句中A的问话本质不在于真的想知道B工作的地方和挣钱的多少,而在于B现在的工作环境好不好,生活是否有保障,体现出A对B极大的关心。A的这种隐含的意识形态与生活在同样汉语文化中的B潜在的意识形态是相通的,所以B极易接受这种隐含在话语中的关心,形成心理趋同。故类似对话常常出现在汉语的寒暄语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而在个人至上的西方社会,个人的年龄、工作、工资等等被看作是圣神不可侵犯的个人隐私。在(2)句中A和B同生活在西方社会里,对这一意识形态也是相通的,所以A的话语无论语言多么礼貌,但由于不符合B的认知期待,承载了对B的这种意识形态的不尊重,容易导致B对A的反感,从而疏远了与A的心理距离,导致B的回答也非常的不礼貌。人需要认同,价值观念是人们认同的核心内容(袁贵仁,2009:135)。所以,在英语中,人们常常寻找一些公共的话题来作为见面时的搭讪语和寒暄语。比如:

3)A:What cold weather!

B:Oh,it is really cold today.

“What cold weather!”并非A的独自感叹,而是发出了想与B会话交流的信号或者跟B进行友好的招呼,这种方式承载了A对B的友好态度,更是对B所持意识形态的尊重。同样B的回应并不只是意味着他对A说法的赞同,而是对A的友好招呼的回应,相当于“Good morning!”和汉语中“你吃饭了吗?”表达的作用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礼貌现象的本质来源于两者意识形态的心心相印,来自于话语完全符合受众者的认知期待,形成心理趋同。

再如,在青海,某酒楼公然打出“满洲大酒楼”的名号。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该名号隐含该酒楼主人的意识形态:对伪满时代的推崇。而话语的受众者,作为中国人不会忘记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尤其是东北所犯下的罪行和历史。所以这种历史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该酒楼的名称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与它的受众在意识形态上相反,隐藏了对话语受众意识形态的不尊重,极大地疏远与话语受众的心理距离,引起强烈的愤慨,定是不礼貌的。

4.2 政治维度与礼貌语言的效应

熊沐清、陈意德(2000:16)引述福勒(1991:51)的话说,叙述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接受者,这种影响从社会学角度看便是一种政治维度,主要通过观念视点来体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种言语行为,现代社会学研究发现叙述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产生和接收具有非自律性,体现出政治维度或指向性,因为它本质上反映着人际——权力关系(Brooks&Warren,1972:224)。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这种人际—权力关系常常会悄无声息地隐含在话语中,对听话人产生直接的影响,其影响力不亚于礼貌语言本身。比如下面领导与秘书的对话:

(4)A(领导):小李,麻烦你把我的办公室整理一下,好吗?

B:好呢,来了。上述对话中,从语言形式上看,A的话语符合Leech的礼貌原则——尽量尊人的次则。领导与下属的绝对权力差异决定,领导的话语,无论礼貌与否均都能实现自己的言语行为。但是该领导通过“麻烦”二字把自己跟听话者之间的那种绝对权力关系隐藏起来,并用商量的口吻“好吗?”表现出一种平等的人际——权力关系。该话语满足了话语的受众者作为下属渴望平等的欲望,最大程度地拉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体现了领导的平易近人,所以B心悦诚服,表现得非常积极。再如:

(5)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的老长老长地要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上文中,叙述者用“他说”,“……我蒋介石……”,“我是……”,“你们是……”,“我不准你们……”这样一系列的术语,把蒋介石与人民之间的这种权力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疏远了蒋介石与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该话语不可能与人民形成心理趋同,所以对于人民来说是不礼貌的。

4.3 个人的具体态度对礼貌语言取效的影响

语言礼貌,或者遵守礼貌的各项原则,但不被话语的受众接受,变成虚假的礼貌,达不到礼貌的语用效果。Leech(1983:142-145)的反讽原则认为能否成为礼貌语言的根本在于说话者的观念视点。如:

(6)That’s all I wanted. (Leech,1983:144)

该话语所表达的真实意义是“那不是我所想的”。一方面,话语的发出者如果跟受众者之间的关系友好,即在话语中承载了一种积极的态度,话语的受众者也能感觉到他的这种态度,话语受众者就能按照话语发出者所期待的方式去理解,话语发出者不愿直接说出事实伤害对方的友好意图就能与话语的受众者形成心理趋同,达到礼貌的语用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交际双方的关系不好,话语的发出者和受众者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去解读该句,表现为极大的讽刺,与礼貌现象背道而驰。产生如此差距,话语发出者隐含在话语中的态度是礼貌与否的关键。

有的时候,尽管违背了礼貌的原则,但由于所承载的观念视点与话语受众者的观念视点相似,得到了积极的认可,同样能形成礼貌。比如:

A:您好,张教授!

B:你好,俊辉。

Haiman(1985:290)认为在任何文化里,双方距离越近,话语越简单、简约、简慢,反之,就越复杂、冗长、迂回、恭敬。从语言形式上看,A的问候比B更礼貌。但B的回答更加简单,可以明显看得出话语的发出者跟受众的关系更加亲近,更容易被话语的受众者接受,所以从语用效果上看,A的礼貌效果并不如B。因为B的问候语言隐含着对对方喜欢和亲近的程度,缩短了心理距离。类似话语所承载的观念视点促成了心理趋同,成为该话语礼貌的基石。

Leech的调侃原则,其实也就是说话者在话语中隐含着友好态度而不是语言本身形成礼貌的。比如前面引言提到的例子:

(7)Here comes trouble (Leech,1983:144).

“trouble”从语言形式上是有损对方面子的,故不礼貌。但这种话语只有在友好的氛围和玩笑场合才能使用,所以这一话语的使用本身就隐含了对对方的友好态度,符合听话者的认知期待,容易与听话者形成心理趋同,故常常被认为是礼貌的“调侃”用语。如果同样的话语用非常严肃的语调,在非常严肃的场合,或者对关系不好的人使用,就另当别论了。

5.观念视点、心理趋同与礼貌语言良好取效的路径探微

话语无不承载叙述者的观念视点。“积极”观念视点指能促进交际双方心理趋同形成礼貌现象的观念视点。Anna Siewierska认为,认知可及性是以听话人为中心的,而视点和移情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即“说话人”邀请听话人从某个他选的角度考虑情景或事件(Siewierska,2008:200-201)。其实,话语的发出者如何选择受众能接受或可接受的视点,通过承载恰当的观念视点与话语受众的认知可及性达到最大的一致,才能取悦话语受众者,达到礼貌的效果。

Fowler(1986:130)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式或语言形式体现观念视点。一是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句子副词(如“certainly、probably、surely、perhaps”),评价性形容词及副词(如“lucky、luckily、fortunate、regrettably”),有关认识、预言和评价的动词(如“seem,believe,guess,approve,dislike”)以及全称句。二是语体,包括个人语体、社会语体和功能语体。观念视点在话语中的表现并非如此简单,话语发出者只要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跟受众者相似的观念视点,想方设法拉近与受众者的心理距离,语言中的礼貌现象就可以得以维系。

5.1 指别语的使用

话语发出者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人称指别语,使受众者轻松地融入说话人的范畴,形成较小的心理距离,达到礼貌的语用效果。人称指示语可分为三类,在特定的情况下,说话人对人称指示词的特定选择表明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情感和相互关系。用第一人称复数代替第二人称来指听话人,正式场合多出自长者、领导之口,非正式场合则为顾客、父母所乐于使用。

(8)a.What arewesupposed to do?

b.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朱荔芳,2003:34)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作业时常常使用a句,尽管这里的“we”实质上指学生,相当于”you”,但是,老师对人称指别语的这种刻意使用,有缩短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师生关系的语用效果,显得更加礼貌。而老师用b句,在空间上形成了你—我的距离,表明了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学生听起来必然没有那种亲切感,从而使心理距离疏远。当然,有的时候空间距离的加大也可能导致心理距离拉近。比如:

(9)Parent:someone’s eaten the icing off the cake.

Child:It wasn’t me. (熊学亮、刘国辉,2002:60)上面“父/母亲”刻意把第二人称换用了第三人称“someone”,拉大了空间距离,使话语受众者离表责备、遗憾的话语更远,对受众者形成的心理压力更小,体现了话语的发出者对受众者的关心和保护。话语发出者真正的用意是减少对受众者的伤害,这样的观念视点符合受众者的认知期待,心理距离反而更近,容易形成心理趋同。

地点指别语的巧妙运用也常常会让受众者产生亲近感。比如:

(10)A1:When will go to see you?

A2:When shall I come to see you?由于“go”与“come”两个动词对地点指别的不同,前者容易疏远对方,所以人们气愤时常说:“Go to the Devil”或“去你妈的。”后者更容易产生亲近感。比如:“I’m coming.”经常出现,对于受众者来说显得更加礼貌。

社会指别语主要包括头衔、称谓等等,常常隐含话语叙述者对叙述对象和话语受众的态度,比如:(11)A:Hi,my father’s wife.

B:Hi,my son.

A句的话语并没有违背Leech礼貌原则的任何次则,表面没什么不礼貌的。但该话语会对话语的受众产生不悦。原因就在于该句话语中隐含了A对B的不喜欢的态度。而B的回答,明显表达了对A的包容和谦让的积极态度,承载了积极的观念视点,因此更为礼貌。

5.2 语态的选用

动词主动和被动语态的使用,不仅反映了主语与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表达话语叙述者对叙述对象或受众者的态度。比如:

(12)A:You once again beat your wife.

B:It’s my own business.

(12)’A:Your wife was beaten once again.

B:It’s a pity.

两种不同语态表明了叙述者的不同态度。前者隐含了叙述者对“you”经常打老婆的行为的讨厌,从而对话语受众者“你”也隐含了同样的态度。正是这种隐含的态度让话语的受众感到不悦,所以回答也很不礼貌。而后者表达了说话者对“your wife”遭遇深深的同情,并未流露出对话语受众者的厌恶的情感态度,没有违背受众者的认知期待,故其回应的语言也相对礼貌一些。

5.3 语气的使用

祈使和虚拟语气通常承载的观念视点较为明显。下面(13)中祈使句的礼貌等级从1~5越来越高。因为他们所承载的人际-权力等级越来越弱。

(13)a.Will you stand over there?

b.Would you stand over there?

c.Would you mind standing over there?d.Would you mind standing over there for a second?e.I wonder if you’d mind just standing over there for a second? (Leech,2005:13)

虚拟语气在表示委婉的拒绝、责备以及良好的祝愿等方面是说话者巧妙运用自己的观念视点达到自己目的的绝好范例,笔者(唐淑华,2011:59-63)已另文探讨过,在此不再赘述。

5.4 词语的选择

词语有极强的负载观念视点的能力,如汉语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常常明显表达出话语发出者对受众者的态度。英语也不例外,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词语常常暗示叙述人的价值判断,其语言形式比较复杂,可由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等多种此类表示出来。如:

(14)a.I saw that awful Mick Short.

b.He is a freedom fighter. (Short,1999)上述a句中“awful”显然表达了说话者对Mick Short厌恶的态度,定会引起Mick Short或者其朋友的不悦。相反,“a freedom fighter”隐含了说话者的赞美之情,对于跟“he”关系密切的人说此话,就是礼貌的。再如:

(15)a.你爸爸是杀人犯。

b.我听别人说你爸爸是杀人犯。(张宁,2009:41)Kamio(1997:166)认为,如果说话人与该信息之间的心理距离较大,那么说话人与该条信息中出现的某个指称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应该相应地较大;相反,如果说话人与一条信息的心理距离较近,那么说话人与该条信息中出现的某个指称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应该相应地较近。(15)a表明了说话者对“你爸爸是杀人犯”这一论述肯定的态度,隐含着说话者对该事件的愤怒情绪,所以说话者跟该信息的心理距离很大,从而也反映出说话者跟该信息中的“你”的心理距离也很大。而(15)b中,说话者用了“我听说”的术语,隐藏了说话者本身对该话语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该信息的心理距离,所以跟该信息中“你”的心理距离也缩短,容易被话语的受众者接受,所以(15)b相对来说比(15)a更礼貌一些。

5.5 时态的选择

动词的时态除了能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有的时候也可以承载说话者的某种观念视点。比如:(16)a.Will you stand over there?

b.Would you stand over there? (Leech,2005:13)用动词的过去时态形式“would”取代“will”来表达现在的情况,把动作向过去推移了一个时间段,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距离,由该时间距离形成了交际双方相对较大的空间距离。能减轻话语受众者的心理压力或话语对受众者产生的不利影响,这符合人类“趋利避害”的原理,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在听话者方面形成积极的认知态度,因此(16)b句比(16)a句在交际中要礼貌些。类似的话语还有“Could you help me?”等。

6.结语

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在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维度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个人对具体人物的具体态度也不尽一样。说话者所选取不同的观念视点,直接影响话语受众的认知期待,导致心理距离的变化,促进或制约礼貌语言的语用效果。愿拙文在学界对礼貌语用效果的探索方面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Brooks,C.& R.G.Warren.Modern Rhetoric[M].New York:Haroourt Brace Jovanovich Press,1972.

[2]Brown,P.& S.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C]//E.N.Goody.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 -289.

[3]Eagleton,Terry.Ideology:An Introduction[M].London/New York:Verso,1991.

[4]Fowler,R.Linguistic Critic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996.

[5]Haiman,J.Iconicity in Syntax[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5.

[6]Goffman,E.Interactional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M].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1967.

[7]Kamio,A.Territory of Informa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8]Kristeva,J.Language—The Unknown:An Intitiation Into Linguistic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9]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10] Leech,G.Politeness: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外国语,2005(6).

[11]Short,M.Understanding Texts:Point of View[C]//G.Brown et al.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169-190.

[12]Siewierska,A.Person[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8.

[13] van Dijk,Teun.Studies in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1981.

[14]van Dijk,Teun.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Discourse Studies: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

[15]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6]唐淑华.虚拟语气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阐释——兼与李学平、Huddleston等商榷[J].外国语文,2011(5).

[17]王同亿.英汉辞海[Z].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18]熊沐清,陈意德.观念视点与叙述语篇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

[19]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20]熊学亮,刘国辉.也谈礼貌原则[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

[2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2]张宁.人称代词视角的选择与礼貌取向[J].外语学刊,2009(4).

[23]朱荔芳.指示语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解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视点礼貌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态度决定一切
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