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动风险视阈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012-03-20边菊平
边菊平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论运动风险视阈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边菊平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党中央非常重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而安全问题却成为影响其开展的瓶颈.文章试图通过从运动风险形成过程的相关主要因素上分析阳光体育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得到科学持续的开展.
运动风险;阳光体育;开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这句话表明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也说明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仍需进一步开展.然而,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宣传了运动能增强体质,能够改善练习者健康状况的正面效应,而对它也会因为运动方式、运动环境、运动量的把握不当等等问题而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存在健康隐患,致使运动风险的产生这一事实认识的不够.随着学校体育活动中出现的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瓶颈[1].本文试图通过从运动风险形成过程的相关主要因素上分析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有效控制阳光体育运动中风险事件的发生,使运动能够真正的成为干预并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
1 运动风险的认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关运动性伤害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体育运动的主体——人,在自身的体质及健康的基础上,不仅机体要承载运动负荷带来的刺激所产生的风险,而且还需面对环境风险及运动形式本身固有的风险,所以就决定了运动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人们为了追求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最终健身目标,就需要提高运动风险意识,增强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选择科学的方法安全健身.
运动风险指的是人们在进行运动及相关活动时所遭受的机体性、物质性和精神性损失的不确定性[2].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意义上的运动风险.自然属性的运动风险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自然属性意义上的运动风险是指人在从事运动以及相关活动中所遭受某种机体性损失或者危害的不确定性,包括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性死亡.
出现机体性运动风险事件是风险内因与风险外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机体在运动的应激中出现了机体形态及结构改变或者是功能出现了异常反应.在运动风险形成的过程中,是体质及健康水平这内在性主要影响因素与运动方式及运动环境的外在性主要因素共同汇集于人这个主体要素,不断累积,相互作用和影响,在特定条件下被诱发,造成了运动风险事实.
2 从运动风险形成过程的内外因素来审视阳光体育开展中的不足
2.1 阳光体育运动中出现运动风险事件的内因
对个体的体质及健康水平了解不足和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是阳光体育中出现运动风险事件的内因.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包括了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等.据有关资料的调查结果表明: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风险事件出现的关联度最高,心理状态、适应能力与运动风险事件出现的关联度较低.健康状况包括了疾病情况、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要素,其中疾病情况与运动风险事件出现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生活方式.个体的人是体育运动过程的承载者,充分了解每位个体体质与健康情况,构建个体的健身风险预防机制是最迫切的.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国家加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监控,但还存在部分教师对于为什么要测这些指标,为什么要达到这个标准不是很清楚,对学生也不能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出现了学生只是盲目地按照要求去测,测试后只关心能否及格.[3]测试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信息反馈和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健身指导,只是盲目的重复测试,使得学生认为体质测试是搞形式主义,重要的是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
据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全国城市(包括县镇)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36346人,缺87278人,缺额26%;农村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92821人,缺234437人,缺额60%.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教师缺额严重.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以来,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往往是处于无序的状态,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安全保障.虽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多学科相关知识的传授,但传统体育课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4],致使学生的健康体育素养缺乏,影响了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同时,由于以往我们过多宣传了运动的正面效应,学生对运动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运动安全、运动营养、运动损伤与急救等健康知识缺乏,致使在阳光体育开展过程中,学生规避运动风险的能力欠缺.因此学生在运动中一旦出现扭伤、骨折、休克等事件时,部分教师有时也不知如何科学处理,学生更是不知所措,这样就错过及时抢救和治疗的时机,导致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2.2 阳光体育运动中出现运动风险事件的外因
运动方式的选择缺乏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是阳光体育运动出现运动风险事件的外因.在与运动风险事件相关的运动方式、运动环境背景的调查中,运动项目本身固有的风险和运动负荷的大小与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的关联度较高,天气寒冷、闷热和能见度差等与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关.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是有目共睹的,它对运动的时间、空间,环境等都有要求.我国地大物博,气候条件各异,这些都需要组织者科学判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来促进学生进行科学锻炼.以我国北方为例,夏季上午十一时到下午四时多都是在太阳暴晒下,如果组织者没有灵活的调整学生锻炼时间,还是机械的将学生赶到操场上运动,那不仅扼杀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运动风险.[5]据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2011年提交的检查报告中显示,许多省份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没有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例如吉林省的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能够达标的学校依次占29.1%、62.7%和62.2%,体育器材的平均达标率还不足50%;山东省的小学场地达标率是34.1%,中学是53%,其器材配置达标率仅为10%.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寸土成寸金”,体育场地狭小,学生的运动空间非常有限,往往造成器械碰人,人与人之间相撞等事件发生,更有甚者,出现了“公路跑”的悲剧.[6]
阳光体育是想要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体育的生命关怀与呵护,它不仅只注重身体的锻炼,更注重激发学生自觉而强烈地参与运动,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了组织者盲从于行政决策,在活动方式的选择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出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为例,虽说它能够简洁有效的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但它并非适应于全体学生,因此出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长跑的主体自觉性启发的不够,学生没有通过长跑锻炼逐渐认识到长跑对人身体锻炼的益处,而绝大多数是在学校领导、老师的监督下,勉强配合,定量完成这个年龄段每天要完成的跑步距离,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强制被动锻炼,让学生无从体验运动的乐趣,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存有精神性的运动风险.要有效地规避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就要杜绝忽视主体的人与环境的不同,使用一刀切的通用运动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
3 对策
3.1 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应对运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由于体育活动的“身体运动”特征和运动风险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不能只关注于活动身体,更应注重科学健身,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锻炼.首先,增强学生健身的安全意识,提高对运动风险的认知能力.在对以往发生运动风险事件的个体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是由于个体主观的风险评价与客观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对运动风险的认知上的缺乏,而导致了个体最终受到伤害.对运动风险的认知依赖于个体对风险的感知和经验,具有非常强的知识依赖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履行对学生进行风险告知的义务,提高他们的运动安全意识以及对运动过程中的个体因素、外界环境因素、项目特征等风险的认知能力.其次,全员配合,提高学生应对运动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运动风险应对预案;教师应规范教学,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不仅关注青少年活动的身体,教授给其运动技术,更应以体育文化传承的理念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体悟到体育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
3.2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运动方式
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克服过去倡导全国性的活动项目,更应积极调动基层学校的创造力,根据各学校与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场地器材、师资配备等实际情况,确定适应地方性的活动项目.各基层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即发挥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种类丰富这一优势,克服我国多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不足这一事实.如若仍然延续现在我国学校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以西方体育为主的局面,那我国现有体育教师人数配备,场地器材就很难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我们通过把民间体育项目选择性的引入校园体育活动,邀请民间人才进行技能指导,这样既开发和推广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选择自己适宜的运动项目.
3.3 加强资金投入,创设良好的健身环境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使目前多数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条件不能够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这一现状得到扭转.在这一物质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各级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人数、所选择的健身项目等内容,科学布置规划场地,统筹安排器材设施,创设出良好的运动环境,满足不同体质、不同运动兴趣的学生科学的安全的健身,有效预防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此实现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
[1]刘长江,严春辉,孙荣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80-82.
[2]刘晓军.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刘孝成,金成平,钟永锋.对阳光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6-28.
[4]刘芳,黄益苏.美国SPARK项目服务特征对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发[J].体育科技,2010,31(1):8-11.
[5]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石岩.体育活动风险研究之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9(2):4-6.
Concerning Sports Risk under the Sunshine Sports
BIAN Ju-p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unshine Sports,exercising one hour every day,but the security is very seriously affecting its launch.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lated major factors of risk formation,analyzes the defects of the Sunshine Spor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make the Sunshine Sports getting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orts risk;Sunshine Sports;development
G807.4
A
1009—5128(2012)02—0104—03
2011—10—31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11YKZ011)
边菊平(1977—),女,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责任编辑 马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