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译理论应用研究*

2012-03-20

外语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导游词索菲亚旅游者

宋 飞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80)

变译理论应用研究*

宋 飞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80)

翻译可分为全译和变译。变译是以读者为目标的具体翻译方法,其本质是变通,适用于以信息交流为主的特定文体。旅游翻译因文化差异、旅游者需求不同和言语表达的矛盾,有时需要采用变译策略。旅游变译的宗旨就是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旅游者的特定需求,使旅游者享受旅游文本,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翻译;旅游变译;矛盾;宗旨

1 引言

跨语言跨文化的旅游翻译至关重要。于光远指出,“旅游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曹诗图等 2006:15)。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旅游指南、画册等出版物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手段。旅游变译则是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变译理论是黄忠廉在翻译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变译,以变通作为本质特征,派生出七种手段,即“增、减、编、述、缩、并、改”。由这七种变通手段又组成了摘译、编译等十一种变译方法,从而构成了整个变译理论体系。变译是以读者为目标的具体翻译操作方法,尤其适用于科技、社科等以信息传播为主的特定文体。通过检索相关旅游翻译类文献,可以看到目前的旅游翻译研究多是从全译视角出发,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本文旨在从旅游翻译的矛盾入手,把变译理论“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黄忠廉 2009:12)与旅游活动特点相结合,把变译理论应用到旅游翻译中,探讨旅游变译的宗旨。

2 旅游与变译

翻译是跨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必备工具,黄忠廉认为,翻译活动旨在解决两个矛盾,文化矛盾和语言矛盾。变译是以外部语境为前提,以读者为中心,解决原作与多层次译语读者需求之间的文化矛盾。(黄忠廉 2010:106)旅游是指旅游主体、客体、媒体相互作用的社会综合现象。媒体根据旅游主体的需求开发旅游客体,在宣传旅游客体时,既要遵循文化规律,客观对待旅游客体,选择适当翻译策略,也要遵循经济规律。从旅游主体角度出发采取变通的翻译策略,以解决旅游客体与多层次旅游主体之间的需求矛盾。

旅游活动因旅游者自身、旅游动机、旅游客体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必然影响到对客体信息的接受。在注重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变译成为旅游翻译的最佳选择,变译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充分满足(特定)旅游主体。变译是非完整性翻译,是译者据特定条件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黄忠廉 2001:96) “它是对原语语篇某种形式上的再造,是针对特定类型语篇而定的翻译形式”(刘庆元 2005),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对等。变译重在摄取,精髓是变。句群是变译的翻译单位。В.Н.Комиссаров曾提出,翻译实践中要经常进行语用调整,以保障原作和译作在交际效果上能够等值。(Комиссаров В.Н. 1999:149)莱比锡学派卡德(O.Kade)表示:翻译作为社会现象,是受社会环境制约并为社会服务的言语活动。(Швейщер А.Д. 1988:15)旅游变译就是根据旅游活动特点,以满足特定旅游者的特定需求为目标,采取变通等手段摄取旅游客体相关信息的翻译活动。具有针对性强,文化交流效果好的特点。它能以最佳的交际效果满足特定旅游条件下特定游客的特定旅游需求,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旅游变译分为旅游笔译变译和旅游口译变译形式。笔译变译主要包括旅游指南、旅游宣传册等文本形式,通过描述和评价性文本为游客提供景点的感性认识,唤起其潜在的旅游兴趣。旅游口译变译主要体现在导游词上。旅游客体通过声情并茂的话语展现给旅游者,生动的讲解可以让旅游充满乐趣。译者可根据旅游者的不同旅游动机,审时度势,对准备好的导游词进行适当的取舍,以达到良好的旅游文化宣传效果。从源语和目标语角度,旅游变译还可分为外语译为本族语和本族语译为外语两大类。(陈刚 2008:61)

3 旅游变译的三大矛盾

跨文化旅游时,“旅游者与目的地的文化背景差异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韦燕生 2005:10)如何让旅游者顺利接受异域文化、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是旅游翻译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矛盾、需求矛盾和言语表达矛盾。本文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汉语导游词为例,解析汉译俄时的这三个矛盾。限于篇幅,本文只引用部分导游词。

3.1 文化矛盾

旅游翻译的文化矛盾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背景有差异。哈尔滨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俄罗斯人来中国旅游首选的目的地之一。俄罗斯民族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差异较大,俄罗斯民族信仰东正教,汉民族则受佛教影响,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更是风格迥异。旅游翻译中,如采用变译策略,考虑旅游文化的特点,可能达到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例①为索菲亚教堂导游词的建筑外观介绍,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导游词一般包括欢迎词、景点整体介绍、景点具体讲解、欢送词四个部分。整体介绍可以使游客对旅游景观有个总体了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景点具体讲解能够使游客全面了解景观。索菲亚教堂导游词的具体讲解部分又分为建筑风格、外观、内部、历史、建筑艺术馆、艺术广场和地下展厅,共七个部分。根据时间和旅游者的需求情况进行变译后,内容可长可短,可详可略,更利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例如:

① 这座教堂建筑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上方那个高高耸起的庞大的绿色主穹顶,它的形状酷似一个巨大的圆葱。按当地居民习惯,又叫它洋葱头屋顶。这个主穹顶的顶部距地面高度为48.55米,如果再加上它上面的十字架的高度,通高就达到了53.35米,看上去有高耸入云,直插青空的感觉。(刘正伟 2005:166)

例①从建筑外观角度具体讲解,潜在的对象是不了解拜占庭式建筑的国内游客。对于俄罗斯游客来说,这种建筑风格是他们所熟悉的。如果全译原文,会造成信息量过大,占用有限的游览时间,这就是文化背景差异形成的旅游翻译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文化矛盾要求译者对文化信息价值度作出判断,甄别出旅游信息的冗余度。在保持讲解连贯的前提下, 省略原语中部分内容,将大段建筑风格描写部分用综述法凝缩为一句话:Это классический вид русской архитектуры, по красоте он не уступает московскому собору Василия Блаженного.用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做对比,减去旅游者不需要的信息,既简洁又形象生动,保证了信息传译的质量。同全译相比,变译策略更为合适。

3.2 需求矛盾

旅游翻译的需求矛盾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和旅游客体信息宣传需求之间的矛盾。旅游者的需求各异,有学习研究型游客,有猎奇娱乐型游客。旅游客体又多从经济利益出发,提供的翻译文本相对固定,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跨文化旅游翻译要想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首先必须了解旅游者,弄清他们的喜好和需求,研究他们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据其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译者要有针对性地选译相应内容。例②是索菲亚教堂历史的介绍部分。

② 圣.索菲亚教堂最早始建于1907年3月,原属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是一座木制结构的建筑,规模较小。现在的建筑建于1923年9月。(刘正伟 2005:171)相应的俄语变译表示为:В марте 1907 года русский купец И.Ф.Частиков пожертвовал средства на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деревянной церкви святой Софии, как походной церкови 4-й Восточно-Сибирской стрелковой дивизии. 27 сентября 1923 года русский архитектор Къясиков создал новый проект Софийского собора, ...(Литвинов, Щетинкина 2002:54)

对建筑风格部分采用选译策略,而对索菲亚教堂历史介绍部分,在全译基础上采用增译策略。如例②增译出资人、建筑师的信息。变译的“增”是在原作信息基础上的增加,对译文补充内容。变译的核心就在于“变”,特征之一是异化原作。“指对同一原作通过改变其中某些因素(如内容或形式)、使译作最终与其原作不相似或不同”。(黄忠廉 2004:58)变译后的译文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也更符合特定旅游者的喜好和接受能力。对比原语和译语会发现,通过变通﹢全译策略,译语内容有强有略。既客观介绍了旅游客体,达到了宣传目的,又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保证了交际效果。

3.3 言语矛盾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其本质是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俄汉语分属不同语系,言语表达差异大。这种差异构成旅游翻译的第三个矛盾。为使游客能领略到景观的内在神韵,引导他们进入审美意境,导游词往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使用诗词作为点缀。如用即兴创作的“巍巍耸庞巨气势宏,穹顶十字插青空”(刘正伟 2005:166)来描写教堂。在介绍教堂外观时,例③使用了诸如“精美绝伦、大气磅礴”等修饰词语来突出渲染教堂景观,增强表达效果,营造意境,意在激起游客的兴趣。这与俄罗斯游客重写实、重逻辑思维的接受习惯不同。例如:

③ 这座教堂建筑是一座精美绝伦,大气磅礴的红砖建筑。(刘正伟 2005:168)俄语可变译为:Стены из красного кирпича не оштукатурены.

诗词翻译是难点,译得好,可画龙点睛;译不好,如画蛇添足,不如略去不译。“精美绝伦、大气磅礴”并无实质性内容,翻译时以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背景为取向,目的语语言表达要简单明了,忌讳华丽辞藻的重复堆砌,“旅游翻译尤其要注意传意性和可接受性”。(文军等 2002)因此,翻译时译者应注意俄汉两种语言的言语表达矛盾,删除信息量低的描写性、抒情性信息,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传递的双重效果。上文采用改换这一变通手段,把抽象语言改造成具体描写,挤掉了水分,保证了信息的传递。

4 旅游变译的三大目标

变译旨在满足特定旅游条件下特定旅游者的特定旅游需求。依据这三特,“旅游者中心论”在旅游变译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译文在内容、数量、结构上均与原文有所区别。

4.1 满足旅游变译的特定条件

影响旅游变译的因素很多,如旅游行程的时间安排,旅游景观的地点、导游员自身素质、文化差异以及传播媒介的限制等。首先,旅游行程时间安排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文本的内容摄取。旅游活动一般由导游翻译来协调安排。如旅游者坐车参观哈尔滨市容,索菲亚教堂只是途经的一个景点,只有有限的几分钟时间,可采用变译策略,抓住主要的核心内容,略去不必要的描写部分。例如:

④ Софийский собор — одна из главных 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ей Харбина. Сегодня как музей зодческ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он является своеобразным украшением Харбина.

其次,旅游景观的地点限制也会影响到旅游文本的内容摄取。旅游活动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种突发情况。索菲亚教堂现在是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通过历史照片来展示哈尔滨建筑发展历程,已不具教堂功能。如有对宗教艺术和哈尔滨建筑史感兴趣的游客可以自费参观。这就需要增译部分内容,翻译讲解贵在灵活,妙在变化。例如:

⑤ К сожалению, собор сейчас уже не работает, там просто музей, представлены старые фотографии Харбина. Нам не довелось попасть внутрь.

第三,译者自身素质也会影响旅游文本内容的摄取。受译者自身能力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译者可能对旅游信息自行选取。讲解索菲亚教堂需要丰富的历史、建筑等系列知识。如果知识掌握不够或出于其他原因,讲解就起不到传播文化和教堂本身历史变化的作用。教堂历史包括教堂本身历史和文革浩劫中的变化历史,屈折复杂。考虑到游客的接受能力等因素,译者需要随时采用粗、细相结合的变译手段。

第四,对文化的接受能力也会影响到旅游文本内容的摄取。在跨文化旅游中,民族价值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如果用俄语亦步亦趋、逐字逐句地翻译,不利于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对此,金惠康表示: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对导游词这一特殊文本的翻译,译者应灵活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如释义、增补、甚至改写、省略等,从而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金惠康 2005:311)考虑到游客的接受能力,变译索菲亚的建筑外观要突出“经典俄式建筑”与“不次于莫斯科红场瓦西里教堂”,“主题信息突出”(曾利沙 2005:21)等内容,增强游客的印象。例②介绍教堂历史,增译了教堂出资人,符合俄罗斯游客的文化接受习惯。旅游变译的核心是摄取,但不排斥部分全译策略。摄取本身就表明变译是站在文化传播这一全局而实施的策略,摄取是“变通和全译的高度融合”。(黄忠廉 2004:59)

4.2 满足旅游变译的特定对象

旅游变译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特定游客的需求。旅游者是旅游变译时的潜在对象,即便是旅游动机相同,也会受到诸如年龄、价值观、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制约,变译应根据特定旅游者来摄取内容,改变表达方式。索菲亚教堂历史介绍中,年龄不同,接受的视角也会有所差别。中年人更关注内容,不会在意表达方式。而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活动,对孩子倾向于互动式讲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变通导游词表达方式是必要的。如例②,使用陈述句式,重写实,信息突出,没有繁杂的评价性表述,符合中年人接受习惯。同样的内容,特定旅游对象是儿童,形式和结构要做相应变化,宜采用问答式,如“Когда был построен собор?”等类问题。这种互动能够吸引儿童旅游者的注意力,利于儿童接受信息。

4.3 满足旅游变译的特殊需求

这是译者针对旅游者的特殊旅游需求做出的变译选择。不同的旅游动机产生不同的旅游需求,有的希望通过旅游来休养放松,有的想了解异国的风情。这就要求译者根据具体需求,围绕主题对导游词进行取舍。如果旅游活动是以购物娱乐为目的,译者首先要突出索菲亚教堂的娱乐性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导游词要从艺术性、知识性角度介绍教堂。如果考虑游客购物需求,变译要突出教堂位于市中心的优越地理条件、或增译周边商场介绍等策略。变译操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文本,也可以是多个文本的有序排列,保证内容的连贯。变译的特征就是要突出人,即译者和读者,解放被语言束缚的译者,同时满足有特定需求的读者。“各取所需,按需变译”应是译者面对读者的原则。(黄忠廉 2004:58)

5 结束语

旅游变译是译者根据旅游活动的特定条件,依据特定游客的特定旅游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旅游信息的语际活动。旅游变译较好地解决了翻译中面临的文化矛盾、需求矛盾和言语表达矛盾。实现旅游变译的三个目标,即满足旅游活动因时间限制、地点限制、译者自身素质和文化接受能力形成的特定条件,满足年龄、价值观、信仰、受教育程度各异的特定游客,满足旅游者的特定旅游需求。但是旅游活动的三个因素不是单独作用于变译,常常会互相制约,译者必须认真分析旅游活动的特点,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文化传播需要,选择适当变译策略,保障信息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促进异域文化传播。

曹诗图 阚如良等. 旅游文化与审美[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曾利沙. 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 上海翻译, 2005(1).

陈 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

黄忠廉 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黄忠廉. 翻译“变”“化”观[J]. 外语学刊, 2010(6).

黄忠廉.变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黄忠廉等. 翻译方法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金惠康. 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刘庆元. 语篇层面的改编翻译研究[J]. 外语学刊, 2005(2).

刘正伟. 博导冰城[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韦燕生. 中国旅游文化[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

文 军 邓 春等. 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对当前旅游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J]. 中国科技翻译,2002(1).

Литвинов А., Щетинкина А., Харбин[М]. Хабаровск:Турис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2002.

Комиссаров В.Н.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е[М]. Курс лекций. — М.: ЭТС. 1999.

Швейщер А. Д.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Статус, проблемы, аспекты[M]. М. Изд.: Наука, 1988.

AStudyoftheApplicationofTranslationVariation

Song Fei

( Center for 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10, China)

Transl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falls into complete transaltion and translation variation. At times, translation variation is in need for tourism-oriented translation when confronted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tourists’ demands and bilinguistically contradictory presentations, for which the purpose bends itself to the tourist’s needs, by making them content with theirs and thus leading to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tourism-oriented translation variation; contradiction; purpose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08BYY079)、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龙江旅游文化的俄语翻译研究”(12512280)的阶段性成果。

H315.9

A

1000-0100(2012)02-0126-4

2011-02-07

【责任编辑薛恩奎】

猜你喜欢

导游词索菲亚旅游者
莫把游记写成导游词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黄山导游词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颐和园导游词
索菲亚的百货店
学写导游词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