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现象*
——“propaganda” 个案研究

2012-03-20方宗祥

外语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本土化交际意义

方宗祥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46)

〇语言的使用维度

英语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现象*
——“propaganda” 个案研究

方宗祥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46)

本文以“propaganda”为例,基于不同时期的文献,结合《北京周报》和《纽约时报》中的语料,从词汇的概念意义、感情色彩等维度,对该词的本土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表明,与《纽约时报》相比,《北京周报》中的该词概念意义在扩大,感情色彩在变化。本文认为,词汇空缺、语言使用的经济性规律以及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是促使英语本土化的重要因素。同时,本研究验证“双层英语”假设在翻译中的作用,认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本着主客互动的协商原则,积极建构话语的意义。

propaganda;英语名词;本土化;个案研究

1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全球化的快速进程,英语作为一种强势的交流工具,其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以英语为外语的人数已超过了以英语为第一、第二语言的人数,英语已经被整个世界所拥有。(李少华 2005)。这必然引发英语在世界各地出现广泛的本土化(nativization)。

与此同时,学术界就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著名的“Quirk-Kachru 之争”,但孰是孰非至今在理论上仍难有定论。基于此,文秋芳、俞希(2003)提出了“双层英语”假设,认为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不一定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应以“可理解性”为标准,促进两者的交流与融合,这对本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多数学者认为,英语本土化是英语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Ahulu 1994, Crystal 1999,潘章仙 2004,邹长虹 2004,李建夫 2006,曹廷军等 2007,袁友芹 张敬爽 2010)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限的文献主要涉及英语动词和形容词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问题,而对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名词本土化问题缺乏探讨。本文以 “propaganda”为例,基于国内发行的比较权威的英文期刊《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中的语料,参照《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中该词的使用状况,对英语名词的本土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揭示其概念意义和感情色彩在本土化进程中的变化,并考察英语本族语者对其本土化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度。

2 英语名词本土化的界定及考察维度

英语本土化是指英语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每到一处,必然要在某些语言要素(语音、词汇、篇章)上发生变化,从而以新的变体扎根在这个地方。就英语词汇而言,文秋芳、俞希(2003)将其界定为显性本土化特征和隐性本土化特征,前者指为表现某种文化特有现象而刻意创造出来的新短语,如the 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后者指那些受母语或母语思维影响而自然形成的英语表达形式,如 substantial preparation (充足的准备)。针对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类似的界定有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前者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特有现象和事物,如three represents (三个代表);后者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使用不符合规范的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如learn knowledge(学知识)等。

我们将英语名词的本土化现象归为两类:(1)以英语环境为中心,研究英语中的中国特色词和汉语中的外来词;(2)以汉语环境为中心,研究汉语中的英语音译词以及语义再生词。这样,我们可以从4个维度进行研究:(1) 英语中的中国特色词,如“iron rice bowl”(铁饭碗),“harmonious society”(和谐社会)等;(2)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借词),如“gongfu” (功夫),“mahjong” (麻将)等;(3)汉语中的英语音译词,如幽默 (humor)、克隆(clone)等;(4)英语词汇在中国语境下产生的词义变异(即语义再生的词汇),如“propaganda”(宣传),“politician”(政治家)等。本研究拟集中考察第四类。

3 “propaganda”个案研究

3.1 研究方法

1)访谈:邀请本国的英语语言教授就“propaganda” 一词进行调研,以了解该词在当代西方人眼中的意义及使用状况;

2)语料分析:基于访谈结果,我们以“propaganda”在权威英文词典和文献中的意义为参照,选取国内权威的英文刊物《北京周报》(英文版)中的语料,对照该词在《纽约时报》中的使用状况,从词汇的概念意义、感情色彩等维度,对其在中国的本土化用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测试:选取一定量的包含“propaganda”在中国本土化现象的句子,邀请来自美国纽约的10位外籍教师及留学生阅读,检测其对英语名词本土化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3.2 “propaganda”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

3.21 “propaganda”词义溯源

“propaganda”一词源于拉丁文的“propagare”,意为“散布”,最早可以追溯到1622年,被天主教传道议会用于团体名称中,没有任何的负面含意。不过在1842年出版的《布兰德氏科学、文学和艺术辞典》中,该词就有贬义了,该辞典将“propaganda”解释为:用于政治语言中,指秘密团体散布为大多数政府所畏惧和厌恶的意见和原则。美国研究“propaganda”的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zwell)1927年将该词定义为:以描述、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形式来控制意见。(Laszwell 2009: 7-8)1984年出版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张芳杰 1984: 910)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指教条、言论、官方声明等(含有贬义)。1994年英国出版的《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语料库英语词典》将“propaganda”一词定义为:夸大了的或错误的信息,它是由一些政治团体散布的,目的在于影响公众,该词通常用作贬义。2009年《维氏在线词典》(Merriam-Webster Online, 2009)对“propaganda”的解释是:故意传播思想、信息或谣言以帮助或损害组织或个人(含贬义)。以上6种词典或文献对“propaganda”一词所进行的历时考察表明,该词所传达的意义基本上都是消极的或贬义的。

3.22 当代西方人眼中的“propaganda”

笔者特别邀请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与南京某高校从事英语教学的4位语言教授,就“propaganda”一词在当代西方人眼中的意义及使用状况进行了访谈。

访谈围绕4个问题展开:(1)What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propaganda”in Western context? (2)How do Western people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coloring of “propaganda”? (3)What is the frequency of using this word? (4)What’s your view on turning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to “Propaganda Department”? 访谈结果表明:4位教授一致认为,“propaganda”一词目前在西方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有选择(selectively)、有目的(purposefully)、情感化(emotionally)或非理性(irrationally)地利用某一事实,旨在影响目标群体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该词通常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而且含有轻蔑或贬义的成分。但对最后一个问题,4人产生了分歧,三位美国教授认为该翻译会给英美人带来一定的理解和接受障碍,而带有中国生活背景的美籍李博士则认为,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以及对中国了解的加深,英美人会增强对英语本土化的理解和接受度。

1) 关于“propaganda”的词义外延。本研究对30期(2009年12月1日-30日)《纽约时报》的调研结果显示,该词出现39处,其词义无一例外,几乎都是误导性宣传。如antigovernmentpropaganda, counter Sovietpropagandaand cultural influence等。然而,对《北京周报》的调研表明,“propaganda”出现34处,至少体现出三种意义,即误导性宣传、客观宣传和善意颂扬。

第一种为其固有意义,带有消极负面的性质(占67%),例如:

① Indeed, many Japanese people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role their country played in World War II as opposed to that of other Asian peoples-which is, in some ways, understandable, given thepropagandathey were subjected to. 其实,许多日本人对日本在二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亚洲其他国家人有不同的理解。不过,考虑到他们所受到的负面宣传,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种是第一种词义的延伸,是词义的空缺造成的。由于英语中没有与汉语“宣传”完全对应的词汇,从而导致中国的使用者将“宣传部”、“宣传片”等的“客观宣传”对译成“propaganda”(占15%),例如:

② On the morning of May 23, the Department of United Front Work and thePropaganda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ree other organizations jointly sponsored a meeting to mark the occasion in Beijing. 5月23日上午,统战部、中宣部和其他三个部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次纪念活动。

第三种是第二种词义的延伸,其词义由“客观的宣传”延伸为“善意的颂扬”(占18%),例如:

③ “I was like a big star at that time,” she recalled, but Qu remained calm despite the recognition. “I haven’t made that much contribution,” said Qu, adding that she was just the right person chosen as an object ofpropagandaat the time. “那时我就像个大明星,”屈回忆道,尽管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屈仍然很谦虚。“我没有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她补充说她仅仅是那个时代宣传颂扬的典型而已。

2)关于“propaganda”的感情色彩。词汇的感情色彩是指依附于词汇的情感意义,指所反映的关于说话人或作者的感情或态度的意义,如语言所具有的褒贬义便是这种情感意义的反映。 (王寅 2001:66)。据上文的词典意义和本族语者的理解,“propaganda” 所具有的感情意义都为贬义。但随着“propaganda”词义的变化,尤其是中国人在使用该词时,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交际语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其感情色彩的转变。调研表明,上文提及的《北京周报》里出现的34处“propaganda”,尽管其感情色彩作为贬义的仍然居多(占21处),但也出现了作为中性7处和褒义6处的用法。例如:

④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the Dalai Lama’s politically-motivatedpropagandaabout “cultural genocide”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in Tibet is believed.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达赖喇嘛关于西藏的“文化灭绝”和“环境毁灭”的带有政治目的的宣传才被西方记者所相信。

⑤ He Shizhong, Minister of thePropagandaDepartment of the Chongq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explained the purpose of launching the first Migrant Workers’ Day. 重庆市市委宣传部部长何时钟解释了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日”的目的。

⑥ Food was never requisitioned from the local inhabi-tants. Whenever our men made a stop, they would study and take account of the customs of the local people and do politicalpropagandaamong them. 部队从来不向当地居民征用食物。无论何时停下休息,他们都会入乡随俗,并在居民当中做政治宣传。

很显然,例④中的“propaganda”是指达赖喇嘛带有政治目的的负面宣传,具有贬义;例⑤中的“propaganda”仅指宣传的功能,属中性意义;而例⑥中的“propaganda”表达了解放西藏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对党的政策的正面宣传,具有浓烈的褒义色彩。

3)关于“propaganda”的可理解性。根据文秋芳、俞希的“双层英语”假设理论,“可理解性”是本土化英语(第二层面)被通用英语(第一层面)接受的标准或底线,只有达到这个底线,本土化英语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为验证“propaganda”在中国的本土化用法对英语本族语者的“可理解性”影响,笔者选取《北京周报》中出现的具有明显本土化意义的10个句子,其中褒义的和中性的各5个。让来自美国的10位外籍教师及留学生阅读了这些句子,并记录其对原作者意欲用“propaganda”表达相应意义的理解程度。

结果表明,10名阅读者对“propaganda”在中国的本土化用法的理解度很高,理解完全正确或者基本正确的人次百分比为83%。这说明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大多数英语本族语者对英语的本土化用法是理解或包容的。但对中性色彩用法的理解度(96%)远远高于其对褒义色彩(70%)的理解度,说明其对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的接受程度有差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propaganda”一词作为褒义色彩的使用有30%理解不正确,表明本土化英语要以通用英语为基础,如果出现明显的冲突,会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进而影响英语本土化的可接受度。

4 结束语

我们认为, 词汇空缺是导致英语名词本土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参照系统的区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很大差异,一种语言用来描写某一事物或表达某一特定概念的词,在另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对等词。(郭爱先 1998)但为了交际的通畅性,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在用这些名词进行交流时不得不“以交际目的的实现为目标”(潘章仙 2004),做出相应的妥协,局部淡化这些词的内涵和色彩差异,从而导致了英语名词的本土化现象。

另外,英语本土化也反映出语言使用的经济性规律。语言使用逐渐趋于简化是英语的一条发展规律(汪榕培 2000:76),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势必趋于日益简单、易学,而英语学习的公认困难在于其庞大的词汇量,尤其是名词。因此,对中国的英语使用者来说,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所用名词的概念意义,淡化其内涵意义和感情意义,使词的外延意义延伸,感情色彩转变,即进行本土化处理。

至于本族语者为什么会接受英语本土化(包括名词本土化)现象,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何自然 1991,Davis 1996)语用移情强调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言语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情感和看法,从而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成功地完成以英语为媒介的活动,一方面,中国人要充分尊重英语的语用原则和社会文化习俗,尽量使自己的表达接近规范英语;另一方面,外国人也要充分理解和容忍中国英语中的异国特色,双方都能从各自的参照点出发,做到“入乡随俗”。

当然,其它可能导致英语名词本土化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互联网的普及等。考虑到英语本土化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语言现象,在不同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应本着主客互动(etic-emic interaction)的协商原则建构话语意义,创建和谐的英语交际环境。一方面,本族语者应该包容英语在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现象;另一方面,本土的英语教育管理者在制定英语标准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语言事实,任何强调单一英语标准的政策或方案都不利于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的传播和使用。

曹廷军等. 语言即人 人即语言——反思英语全球化与弱势民族语言文化的丧失[J]. 外语学刊, 2007(5).

郭爱先. 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5).

何自然.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4).

李建夫. 本土化语境下英语教学的文化途径[J]. 外国语言文学, 2006(2).

李少华. 英语全球化、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J]. 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4).

潘章仙. 语言的主体性空间:世界英语探索[J]. 外语学刊, 2004(1).

王 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文秋芳 俞 希. 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国外外语教学, 2003(3).

袁友芹 张敬爽. 菲律宾英语:语言迁移及其深层机理探究[J]. 外语学刊, 2010(6).

张芳杰.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Z].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邹长虹. 主体性空间视野中的马来西亚英语[J]. 外语学刊, 2004(1).

Ahulu, S. Styles of Standard English[J].EnglishToday, 1994(4).

Crystal, D. The Future of English[J].EnglishToday, 1999 (25).

Davis, M.Empathy:ASocialPsychologicalApproach[M]. Oxford: West View Press, 1996.

Laszwell,H.PropagandaTechniqueinWorldWarI[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Leech, G.Semantic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81.

Merriam Webster. Merriam 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J/OL]. http:// 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ropaganda/ 2009-11-6.

TheNativizationofEnglishNounsinChineseContextasExemplifiedby“Propaganda”

Fang Zong-xi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46, China)

Exemplified by the term,“propaganda”, and based upon documentary definitions, as well as results of interviews and tests on native speakers,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case study on the nativization of its uses inBeijingReviewandtheNewYorkTimes. It i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its uses inNewYorkTimes, the word “propaganda” as used inBeijingReviewenjoys an extension of conceptual meaning and change of emotional coloring. The study furth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nativization, verifies the “two-level English” hypothesis and justifi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propaganda; English nouns; nativization; case study

本文为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外语发展战略研究”(ZD115-01)、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 (NJU985JD0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2)02-0077-4

2011-11-09

【责任编辑王松鹤】

猜你喜欢

本土化交际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情景交际
有意义的一天
交际羊
生之意义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诗里有你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