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学案导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2-03-20汤建国

物理教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汤建国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溧阳 213300)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改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学案导学”尤为突出.“学案导学”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受到越来越多物理教师的关注.然而现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行“学案导学”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理解上的偏颇,操作上的走形,使“学案导学”的做法事与愿违,很多教师在“学案导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陷入了一些误区,致使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就初中物理“学案导学”中的问题作以下思考和分析.

误区1:学案“习题化”

[现象]一些教师认为物理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不经过认真研究,而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也有些教师把学案变为试卷,收集与罗列大量的试题,大搞题海战术.

[分析]物理学案教学的设计中,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和拓展性练习是必需的,但是,把学案简单设计成练习,即教师最擅长的“习题集”,这是教师对“学案导学”的曲解,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的优势,相反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案导学”的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真正领会“导学”的真谛,学案设计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质疑;要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要重视学生问题的提出与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便让学案成为学生物理课堂学习的有效载体.

误区2:学案“教材化”

[现象]一些教师上课连物理课本也不带,只拿一张学案走进课堂,课堂上师生就用一份学案进行教学,把学案变成“教材”,完全是在讲解学案,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学案”.

[分析]苏科版物理新教材的特点是:插图丰富,直观形象;活动有趣,激发探究;快递呈现,铺垫及时;难点问题,方法提示;热点问题,衔接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教育价值,让学案基于教材、启于生活,为学生走进教材、深入教材服务.只有这样,初中学生的探究和质疑才能振荡于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物理“学案导学”应指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进行有效的生本、生生、师生的多重对话.让学生结合课本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和实验探究,而不是让学生放下书本,拿起“学案”,这是本末倒置.“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学案”的呈现不能简单地代替教材,它只是物理学习的素材之一,一种资源,一个凭借.

误区3:学案“问题化”

[现象]不少物理导学案以问题形式呈现,且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多,缺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力度,更缺乏启迪学生思维的厚度和宽度.这样的一份学案都是教师设计好的系列化问题,实际上是“满堂问”的变式,致使学案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化.

[分析]我们认为问题是导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在物理学科的学案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重要的,但如何设计一些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主问题?如何设计一些突破教材重点、难点的好问题?这才是关键.其实,问题导学的核心应该更倾向于、来源于学生中的真问题.学案的使用应该是一种教学思想的转变,即从考虑教师怎么教,转换为考虑学生怎么学,然后才是知识的问题化.如果学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质疑、学生思考,并生成新问题,就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层次,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导学的真正价值.

误区4:学案“程式化”

[现象]一些物理教师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中,既不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也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学情,固守学案设计中僵死的预设、统一的要求、固定不变的内容.这种学案整齐划一,缺少差异性、阶梯性和递进梯度,缺乏一种智慧生成的意识,使一些可贵的生成内容得不到重视,影响了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于是学案就成了一刀切,成了一种固有程式、一种束缚的框架了.

[分析]学案设计要面向全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应设计成有层次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使优秀学生能从学案的提升中感到满足,一般学生能从学案的学习中受到激励,学困生能从学案的指导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案应有的教学价值.

学案导学中强调精心的预设,更期待精彩的生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文本,让学案有生成性的变化.如果学案教学中缺乏灵活性,排斥具体、有效的生成内容,那么学案就将成为束缚学生积极思维、限制学生创新灵性进发的僵死模式,这不是学案教学所希望的.

因此,物理导学案要树立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意识,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教师要灵活运用学案,补充和完善学案,让学案在生成和完善中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媒介.

误区5:学案“不批改”

[现象]笔者曾走进过很多物理“学案导学”的课堂,然而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手中学过的学案没有教师的批阅痕迹,原因是教师认为学案上的问题在课堂上已经解决,教师不需要再进行批改了.

[分析]初中物理“学案导学”的基本环节包括:(1)发放学案,课前自学;(2)预习展示,问题生成;(3)分组探究,展示交流;(4)先学后教,课堂施教;(5)归纳总结,反思领悟;(6)训练反馈,当堂达标.

对于学案中的反馈部分,如课前预习部分以及课堂检测部分,需要教师两次收集起来,去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它是物理学案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学案上书写出来.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有时尽管学案上的问题,师生在课堂上通过研学看似已经解决,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能及时在学案上做笔记,不能认真完成学案上的巩固训练.如果不批学案,教师就会不知道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调节教学方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应定时或不定时检查、批改学生的学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教学.如果时间不允许,教师可针对性的批改.其他学生的学案,可以要求学生组长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以便及时解决,不留遗憾.

两次批改,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案补充完善情况加以了解和评价,尤其要针对学生在预习阶段出错的问题进行批阅,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两次批改,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上的指导、做题方法技巧上的点拨,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补充,从中切实提高物理学案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总之,初中物理学案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物理学案还应与时俱进,创新形式,走进教材,贴近生活,有效生成,以养成学生良好的物理自学习惯,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素养.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