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的传承与保护——杭州西兴灯笼的盛衰与反思

2012-03-20孙佳丽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佳丽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的传承与保护——杭州西兴灯笼的盛衰与反思

孙佳丽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西兴灯笼是杭州市滨江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西兴灯笼不仅是生活日用品,也是艺术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民间文化,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却随着传统灯笼业的消衰而被人遗忘。因此,保护西兴灯笼所蕴含的灯笼文化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反思。

[关键词]民间艺术手工艺品;西兴灯笼;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笼文化;族群

灯笼与传统生活息息相关,大街小巷、亭台楼阁、民宅客厅、宫廷庙宇,处处都有灯笼。西兴灯笼作为一种照明用具,究竟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以纸糊灯笼而言,至少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以照明用具而言,则最早始于战国,《楚辞·招魂》中“兰膏明烛,华镫错些”,“镫”古同“灯”[1];以蜡烛燃灯而言,则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何不炳烛乎”[2]。据《萧山县志稿》记载,西兴灯笼始于南宋[3]。西兴是两浙门户,位于浙东运河之头,人文荟萃,商业发达,又因官吏、客商过往频繁,投宿者晚间需照明用具,所以西兴灯笼业繁盛[4]。南宋时期,西兴街上除了7 0多爿“过塘行”(注:相当于现在的运输公司)以外,最多的就是灯笼店或作坊[5]。文革以后,西兴灯笼作坊就几乎销声匿迹。目前,杭州市滨江区会竹编灯笼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十位老者。为拯救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及灯笼背后蕴藏的灯笼文化,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西兴灯笼出现了复新的局面。

一、西兴灯笼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西兴灯笼是杭州市滨江区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手工艺品,以淡竹、杠竹为原材料,制作精良;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型制各一,要求甚高,故别处无法仿制,为西兴特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除了基本的照明用途外,灯笼在传统的社会中还蕴含着讲排场、敬鬼神的民俗内涵,扮演着玩具、礼物赠品的角色,使用范围极大,因而型号款式也各有千秋。传统的西兴灯笼型号很多,主要分为九种,适用于各种节庆、礼俗等场合。最大的叫大样,直径1.1m。二样、三样,做成龙凤灯,画上彩色龙凤图案,挂在庙门或衙门的大门口。四样,直径比脸盆略大,挂在船头上,戴顶箬帽,以防风雨。高灯,直径约45cm,供花轿或官轿的仪仗队用。方灯,直径约10cm,高约30cm。高口灯,比八寸略小,平时照明用,或丧事人家用。香圆,给小孩做玩具用,或“迎神赛会”的“高照”上用,也有寺庙佛事中作为香客的赠品。便样灯笼,是最廉价的一种,供平日照明用,制作简单粗糙。这九种西兴灯笼功能不一,但无一例外都在传统民俗活动中扮演着节日纪念物的角色,使传统节日、礼俗显现出预期的氛围。如过年时,家里挂上红灯笼,会营造出一种过新年的热闹、喜庆气氛,可以说年节时灯笼的恰当运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传统的节日,勾起人们对传统的回忆和体验;又如丧礼,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城市殡葬越来越文明,人死后便火化,摆满鲜花,设灵堂供祭奠,许多传统仪式与活动呈现衰弱状态,这时一对白色灯笼遥挂门口就顿时渲染了丧礼悲哀、凝重的氛围。

传统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近现代西兴灯笼的复兴,解救了作为传统的西兴灯笼的困境,无论是从保护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角度,还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西兴灯笼在当今的传承与保护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西兴灯笼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截至2010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 4项,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大国[6]。所谓的过去和传统在当今得到了充分的复兴和成长。“现代的成长”是指社会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变迁过程;“传统的被发明”是指社会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变迁过程中又不断产生自己相应的传统、新传统和更新的传统[7]。西兴灯笼从单一的照明用具发展到工艺美术品、婚丧嫁娶的样式灯、仿古街景或园林的装饰灯,从传统的样式、图案到形状各异、色彩纷呈的现代化灯笼,西兴灯笼在政府和百姓的通力合作下正不断地得到复兴和被发明。

1.传统情境下的灯笼传承

传统实际上是现代性的造物者,总是被用来表达“现在”与“过去”的割裂与接续关系,并几乎成为后者的代名词[8]。西兴这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江南城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和民俗文化,西兴灯笼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许多民风民俗中,西兴灯笼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以年节习俗、人生礼仪为甚。

(1)年节习俗。正月十三称“上灯夜”,长河来氏家族(来氏家族是当时长河街道最大、最兴盛的族群)在宗祠里挂起祖宗像,张悬彩灯,其他大姓也有此举。各地的马灯、龙灯迎到长河、西兴等地,舞闹一番,预祝丰年。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家家吃元宵汤圆,挂灯结彩,敲锣打鼓放鞭炮,热闹达到高峰。正月十八称“落灯夜”,将灯笼取下,元宵活动结束。

(2)人生礼仪。在传统婚嫁礼仪的迎娶环节中,媒人手提拜帖盒,两人拎子孙灯(供结婚用,做工讲究,以红纱包壳,两层木底盘,以增强稳定度),两位压轿先生及行郎旗锣鼓开道,吹吹打打抬着大红花轿,前后大红灯笼引路,浩浩荡荡前进,多达三四十人,这是富有人家的礼仪;一般贫民百姓不用如此大的排场,贫困人家用顶乌篷轿披上红绸、带四盏红灯及八个行郎迎娶。在传统丧葬礼仪中,人死要用5盏丧事灯,糊白纸,贴蓝字、灯芯子全用竹而不用铁。当人一断气,主家就会烧两盏灯笼,供死者在黄泉路上照明用;长子或儿女到水边“买水”时,烧一盏;开吊(即举办丧事)时,门口挂两盏,出殡后也烧掉。总之,民间的红白两事,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西兴灯笼。现在虽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但灯笼仍在延用。

2.现代社会中的灯笼发展

西兴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并没有完全被现代人遗忘。节日用的祝贺灯、仿古街景或园林的装饰灯(如西湖阮公墩上的灯笼均出自西兴)、每年动漫节上各式动画人物造型灯,其形状、色彩不断变化,西兴灯笼正在作为一种符号化了的商品,活跃于市场。西兴灯笼的有效性在当代社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与只能靠外界推动力恢复传统事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相比,西兴灯笼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得更加具有自主性,它如火如荼地发展与其自身的优势相关,也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杭州市滨江区政府于2004年5月制订《杭州高新区(滨江)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普查)工作方案》,并成立滨江区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投资15万元将该民间艺术保留并发扬光大;为扩大西兴灯笼的对外宣传,滨江区文化馆还编排广场舞蹈《西兴灯笼》。2005年,杭州市文化局已把西兴灯笼列为杭州民间艺术手工艺品保护项目。2006年10月25日—26日,西兴街道举办题为“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西兴街道举办首期‘扎灯笼’培训班”的活动,与此同时西兴街道还编印《西兴灯笼传统工艺与民俗文化传承》一书,作为中小学、成人培训的乡土教材。目前,该项目已成为杭州市成人重点实验项目,并申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欣欣向荣的外在现象给人予振奋的同时,也带来了冷静的思考:西兴灯笼的有效性是外在的不稳定、不可控因素,它的发展势必会面临外界的各种刺激,存在被商业化定义和利用的风险;各界对西兴灯笼蕴含的传统文化保护避而不谈,流传的只是形式,致使西兴灯笼背后蕴含的灯笼文化渐渐消失。

三、西兴灯笼传承与保护的反思

传统西兴灯笼的存续失去了当时存在的历史情境。首先,用料的减少,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山林,滨江地区气候宜人适合竹子的生长,而城镇化使大片的山林夷为平地,灯笼所需的材料并非随处可见。其次,自从电灯逐渐普及后,作为照明用具的灯笼逐渐成为过去。最后,“堂号”、“郡望”等蕴含的灯笼文化随着灯笼行业的没落、家族关系的松散逐渐销声匿迹,西兴灯笼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1.西兴灯笼蕴含的族群文化未得到保护

传统得以传承与其自身的有效性与生命力相关。有效性即该传统的实用性,是物质意义的;生命力即该传统的文化根基,是精神意义的。灯笼的实用价值从古至今都存在,只是其实用价值随着时代变迁从以日用品为主发展成为以工艺品为主;灯笼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中的灯笼文化,“堂号”、“郡望”显示的是族群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所以西兴灯笼不仅是生活日用品,也是艺术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民间文化。

灯笼上“堂号”、“郡望”的使用反映的是一个族群传统的内涵。“堂号”本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后指家族的光荣称号,多源自家族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如西兴街道马湖孙姓堂号叫“映雪”,是据六朝时流传孙康家贫,映雪读书的典故而来。与“堂号”并行的另一个族群是“郡望”。“郡”是一个行政区域,唐以前州郡互称。“望”是声望,是名气,郡中显贵的姓氏往往用一个地名来表示。如孙姓自称“乐安郡”,乐安是孙武的籍贯。“郡望”显示的正是一个家族的地位、权势,因而名门望族或祖先是雄韬伟略的家庭都会在自己的灯笼上留有本族“郡望”的称号,以显示本族的身份。

地方文化传统是特定地区特定群体共享的精神生存与物质生活的传统,而地方的构成在传统上是由各个族群构成的[9]。其中,血缘维系着一个家族、族群。同一个家族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农耕,长久定居,形成了血缘之外的地缘生活,而在特定的地域内人与人之间的有机互动,就逐渐构成了当地的社区生活状态。一地的地方文化正是该地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历史记忆的写照。西兴灯笼文化反映了杭州市滨江区的族群文化内涵,传统中家家户户挂灯笼,维系着当时当地的地方文化,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保一方平安及社会正常运作提供了精神保障。但随着时代的更替,人口流动频繁,家族对于个体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植根于灯笼的生命力逐渐减少。现行政府组织对西兴灯笼的保护,并不能完全理解灯笼的完整意义。换言之,专业学科之外的工作者更多的是保护灯笼的有效性,忽视了灯笼作为传统的生命力,因此灯笼传承状况容易因环境而波动、变化,这加大了西兴灯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难度。

2.商业化手工艺品必将面临市场严峻考验

自从电灯逐渐普及后,作为照明用具的灯笼行业日渐衰落。文革时期,迎神赛会之类的活动被禁止,各大庙宇被拆除,灯笼作为民俗纪念物失去了其生存空间、场域。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俗活动的复兴,如杭州市马湖社区、西陵社区又有几十位老奶奶在编灯笼壳,西兴街道闭歇多年的灯笼店年头年尾也有几批订货。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市场效应,寂寞数十载的西兴灯笼又开始走俏,疲态的西兴灯笼市场得到应激的反映,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趋势。

西兴灯笼作为一种符号化的手工艺品,一定程度上仅重视其灯笼技艺的传承或外显的存在(形状、样式、质地等),而忽视了支撑灯笼传承背后的实在动力。商业化手工艺品,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西兴灯笼的复兴,使作为传统的西兴灯笼能够在现代化市场竞争中立足;另一方面商业总是有周期的,西兴灯笼仅作为商品势必会面临市场的淘汰,这就客观上更加要求实践者对西兴灯笼进行不断地创新,以迎合市场的需求谋得一席之地。通过这种符号化的商品开发对传统节俗确实起着一定的作用,西兴灯笼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下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宣传、保护与传承。但说到底,这种保护只是外在形式的而非内在的精神本义。传统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曾存在的传统形式,而是因为其内在生命力使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再强调或巩固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1 0]。因此,对于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与保护,也应该重视其内在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

西兴灯笼作为民间艺术手工艺品,得到了当地的重视与保护。从现今的保护状况看,对西兴灯笼的保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知识分子的有效推动、商家的极力宣传及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热衷,保护成效显著。西兴灯笼的复兴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有待于更多专家学者对其传承与保护提出真知灼见。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兴灯笼的复兴着实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明的华丽转身。

[参 考 文 献]

[1]马汉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68.

[2]刘义庆.世说新语[M].宁稼雨,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54.

[3]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萧山县志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 0:89 2.

[4]俞建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兴灯笼[J].观察与思考,2010(8):58.

[5]吴云.西兴历史故事[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30.

[6]中国34项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B/OL].(2010-11-30)[2012-05-10].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241.

[7]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J].天津社会科学,2008(3):64-68.

[8]范可.“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46-52.

[9]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J].民族艺术,2009(1):6-12.

[10]张举文.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17.

[责任编辑:朱广宇]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26(2012)04-0069-03

[收稿日期]2012-05-29

[作者简介]孙佳丽(1988—),女,浙江杭州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Folk Art Handicrafts —A Reflection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Hangzhou Xixing Lanterns

SUN Jiali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Xixing lanterns is a city-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and has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the local authorities. Xixing lanterns are the daily necessities of life as well as the handicrafts and a form of folk cultur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ehind it is forgotten with the fall of the traditional lantern industry. Therefor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protecting lantern culture behind the lanterns.

Key words:Folk art handicrafts; Xixing lanter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ntern culture; Ethnic group

猜你喜欢

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族群认同理论与个案研究述评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族群视角下时代迷思的碰撞与交融——评《大瓦山》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